在传统的 狂草中,上下两字的笔画相 连是常例。但在她笔下改为 借笔后,改变了下一字的结 构,犹如下一字缺了首笔。 所以,不知其借笔者,往往 难以卒读。但这种笔断意连 留出的空间,是与寻常的连 中之断、断中之连一样,显 现了新的时空变化统一,它 不仅使作品产生新的变化, 显得更有生气,同时也是对 生命另一种新的体验。正是 这一借笔的运用,可以看出 她的智慧与气魄,也可理解 她在狂草中率性张扬的用 笔,字字欹侧的变化,墨色 躁润的转换,章法擒纵移位 的取险,这与王羲之在《笔 势论十二章》中比喻其取 势:“勇士伸钩,方刚对 敌,麒麟斗角,虎凑龙牙, 筋节拿拳,勇身精健,放法 如此……。”
靳慧慧 草书 杜甫《望岳》 70cm×139cm 2022年 释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何等的相 仿!她在用笔中运用的一连 一断,一正一反,转左侧 右,粗细对比,欹侧取势, 打破了平直匀称的规范,做 到了“违而不犯,和而不 同”,实中见虚,敧中见 平,虚实相生,最后又复归 到自己所要追求的自然平 正。 在这幅作品中,还可 以看到她在章法中变通了 王铎的分组法,她的借笔 法构成了一个新的空间秩 序,彰显出新的意象。她在 “法”“意”“气”的通变 中,显示出自己的思想情感 与风格特点,别开了自家的 风貌。 再如她写的王汝骐《南 园》这幅中堂,可谓字字 间、行行中,灵心独运,笔 飞墨舞,气韵连绵,一泻千 里。
靳慧慧 草书 文徵明《画兰》 22cm×65cm 2022年 释文: 至日闲弄笔,为君写幽兰。 潜阳知己复,生意满毫端
这种狂中显雅,柔中带刚,劲中藏意的狂草,张扬的不仅是酣畅的力度,淋漓的节 奏,骤雨般的笔势;更重要的是,将开张的字形以及连绵的 字组生发出不同的意象,在道发自然中形成和谐的意趣与韵 律。显现她在狂草中所要追求的三个重要方面,即“心中有 意”“笔下有情”“形无固态”。 心中有意,我们可以看到她书写《南园》诗时,整体 上她心中取的意,是向左下方取势。通过以奇为正,不主故 常,心手达情,发泄意气。这种由激情生发出来的气,粗看 满纸曲线,行气亦曲,然而曲中有直体,呈现的是一种富有 弹性、力度、挺拔的曲线美。
靳慧慧 草书 王羲之《兰亭序》 50cm×237cm 2022年 释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 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 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
老子云:“天下之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意思是天下最柔的东西,可以驱使天下最坚硬 的东西。故汉末蔡邕强调:“书之大局以气为主。”气由势 生,她就是在作品中运用一正一斜、一快一慢、一粗一细、 一润一燥等阴阳变换的取势,生发出激情与气势,使之形成 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显露其不可抗拒的力量,让人感到生机 盎然。
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 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 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笔下有情,是在狂草中运用了取势技巧及诗意般的笔墨 语言,表露其性格、情味、精神。故其笔下十分重视创作中 的情兴表现,如“妙”“事”两字极情的夸张与舒展,使之 书情散朗、姿态超逸。这种强调任情恣性,点画的对比,大小的夸张,虚实的灵动,将其本源性的情感语言符号,发泄 并转化为可见的作品形式,使作品如同“笔走龙蛇”,整幅 意气相聚,精神挽结,给人一种笔势流畅、气息贯注、神完 势足的审美享受。
形无固态,是指其熟能生巧、随机应变的能力,通过点 画结构的欹侧、大小、粗细、燥润、连断等创变,表达出旺盛 的气息,活泼的形态,呈现出有创意的风格。如此幅作品中的 “旧”“欲”“重”“追”“宋”“香”“父”“我”“有”等 字,她在处理上下字相连的一笔时,亦减省一笔,写成为共用一 笔的形式。
如“旧”字的起笔一撇,即是上面“园”字收笔的一撇;“欲”字最后的一撇,即是下面“追”字起笔的一 撇,两字共用一笔。这样的处理,应是一种创举。好处在于 能更好地借势,便于挥洒的连续,调节字形的开合,改变文 字的固态,形成新的形式。如“温”“临”两字完全改变了 合体字固有的先左后右的笔顺,改为先写右边,再写左边, 使上下的笔势更连贯,更有新意。这种改变,用传统的眼光 看,似不合常理,但打破了前人的格局,将常规荡涤一空, 显示出勇于创新的禀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