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超用中国画来表现现代工业题材

80年代以来,江西画家蔡超的名望,渐在画界传播。他的许多反映当代现实生活,尤其是工业题材的人物画作品,在全国美术展览会上展出,并屡获好评和奖励。在当代跨世纪中青年画家中,蔡超头角峥嵘。他1944年出生,上海嘉定人。曾任南昌画院院长、南昌美术馆馆长、南昌市文联主席,现为江西书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等。

 蔡超自幼性喜绘画,具有良好天赋。1963年以后从事美术工作,孜孜不倦,自学钻研,终成当代名家,走的是一条自学成才努力奋斗积极进取之路。早在60年代即有作品获奖并被报刊发表。至80年代他创作的连环画已有30余种。历年来在中央及地方报刊发表作品千幅以上,其中获得奖项6类,作品获全国性奖26件,省级奖30余件。如此丰产并保持高水平的创作成果的背后是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劳动。他的成功几乎没有捷径,只是靠个人坚强的毅力,才换来了不断的成功并得到美术界的认可。

蔡超作为一位画家的可贵之处是他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对普通人民生活的关切。多年来他深入生活,细心体察,寻求创作的灵感和契机,在不为人们注意的平凡的场景中寻找不平凡的出奇制胜的切入点。他创作于1989年的《杂货铺》,画面是南方小镇上的普通一景,在古老的屋檐下,小杂货铺应有尽有:雨伞、农具、日用百货、还有高挂着的年画。上年纪的售货员亲切地接待一位来自乡下的妇女,一切都那么平凡而又亲切自然。该作品入选七届全国展并获得省美术展一等奖。

用中国画来表现现代工业题材,是蔡超反复进行探索的课题,多年来去得很突出的成绩。如他1990年创作的《吊装》、《钢筋铁骨》,1993年创作的《顶梁柱》,都是在现代工业生产环境中寻求创作灵感和画面的构成。中国画历来只表现山水、花鸟等自然景物,这是长期农业社会的结果。画出现代的工业社会的力量、速度、空间等不是容易的事。蔡超却力图从钢铁巨人般的支架上、从电焊的火化中、从那些横横竖竖的线条交叉中,从线、面与块的对比中得到全新的绘画节奏与韵律感。建国以来有不少画家作了这方面的尝试,并积累了经验,但

始终坚持不懈的去画、去探讨并得到成功的首推蔡超。在这类作品中,人物造型生动,构图稳定饱满,布局疏密自然,水墨韵味十足。浓墨淡墨、尤其是破墨法的运用十分得当。

蔡超是个多面手,不但能画严肃主题的大画面,也善于画轻松抒情的古代人物、山水花鸟小品等,颇具欣赏性。他画思敏捷,笔墨娴熟,落笔成章画风潇洒,甜而不俗,深为难得。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