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刘俊的《三仙戏蟾》

书画艺术网书画赏析2017-05-20 21:4630480
——刘俊的《三仙戏蟾》在明代,道教文化传播广泛,对其信仰也深入民间,反映到绘画里更显示了世俗化的生活气息。因此,像“刘海戏金蟾,步步洒金钱”这样的传说,就成为画家们笔下常表现的题材。画家通过对各个神仙人物形象的塑造及性格的刻画,来传达和体现他们所追崇的道教思想。明代刘俊的《三仙戏蟾》(见右图)就是这样的作品。  ...

 刘俊的《三仙戏蟾》 书画赏析

 ——刘俊的《三仙戏蟾》在明代,道教文化传播广泛,对其信仰也深入民间,反映到绘画里更显示了世俗化的生活气息。因此,像“刘海戏金蟾,步步洒金钱”这样的传说,就成为画家们笔下常表现的题材。画家通过对各个神仙人物形象的塑造及性格的刻画,来传达和体现他们所追崇的道教思想。明代刘俊的《三仙戏蟾》(见右图)就是这样的作品。

         此作为纸本,设色,纵133.6厘米,横83.5厘米,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这是一幅以人物为主的画。在这个竖式的以山水为背景的构图中,三个人物的活动占了画面的大部分:画中右侧前边手舞足蹈的人是刘海,其腰间拖铜钱一串,有的散落在地上,他的双眼凝视着地上正跳跃的蟾蜍。刘海的背后,有一个身背葫芦、手持萧管的仙人,对面的仙人手拿拍板,他们一个吹箫,一个打板,仿佛是在给眼前的情景伴奏。好一个生动、传神的场面。刘海是道教传说人物之一,他蓬发撒钱,所戏三条腿金蟾,被认为是灵物,寓意放弃名利,淡薄修行,刘俊以此表达了他的精神追求。        

此图人物造型的线条极其灵动,宽袍大袖及衣带飘舞飞扬,衣纹线条的粗细转折变化多样,起受顿挫有力,呈钉头鼠尾状。这种表现风格与元代颜辉的画风相似。该画在衬景上的处理也很巧妙。画的上部,有一块大的山崖探出,以大斧劈绘就,与水相接处用深墨晕染,这和表现水的浅淡形成对比。斜插的老松枝杈弯曲,松针遒劲如铁丝,呈车轮状。画面丰富的水墨渲染效果也显现了典型的浙派风格。刘俊是活跃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的宫廷画家,字廷伟,官锦衣都指挥,山水、人物具能,用笔劲健,人物衣褶方折,屋宇精整,论者谓“入能品”。传世作品有《雪夜访普图》轴,现藏故宫博物院;《刘海戏蟾图》轴,现藏中国美术馆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liu-jun-de-san-xian-xi.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