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浑孤伟  浩然千古

_____眭嵩年《书前赤壁赋卷》

   翻开中国文化人的历史,你会惊奇发现,有这样一些文化人,在当世他们未必幸运,遭受着冷遇与坎坷,然而一旦改朝换代,他们又突兀而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旧时代的呵护者、呐喊者。他们既不是皇亲国戚,又不是奉朝臣吏,仅为忧国忧民的文人志士,在历史发展的规律面前,这些文人演绎着一幕幕悲剧。明末清初自绝于世的书画家眭嵩年就是旧文化人的悲壮人生。

眭嵩年、字明永,江苏丹阳人,生年不详(据有关资料记载,其60岁于崇祯十五年中举人推算,出生年月应为1582年),卒于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眭嵩年生性慷慨,为人好义,勤奋努力,以身师表,矢志为仕而不改初衷,楷书以颜鲁公法为基础,亦擅行草。为人放浪诗酒,因屡试不中,常随意戏谑悲歌。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眭嵩年终于在花甲年中举,上春官,不第,谒选华亭教谕,楷模多士,为一时所称。清顺治二年(1645年)眭嵩年听说明王朝江山在北方多被清军占领,就曾遗子书日:“生无以报先帝,吾所以不死者, 丧君有君故也”。乙酉八月三日,松江城破,书明伦堂日“明命其永,嵩视何年!生忝祖父,死依圣贤”遂自尽,未遂。又投水,被人救起。后被清军俘虏,不屈而被杀,享年63岁。

《书前赤壁赋卷》是眭嵩年49岁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书写的横幅作品,纸本,横270厘米,竖32.3厘米。此幅为眭嵩年用羊毫笔濡墨而书。此书虽前段残缺,可见的后边部分行草书写的颇显特色。当时眭嵩年年近半百,含辛茹苦奋斗一生,虽所向仕途仍迷茫天涯,但生性浩然不拘泥于小节,用笔自由驰骋,点画流畅,前无古人,字里行间洋溢着潇洒灵动,大气磅礴,融会前古于笔端,无刻意习谁摹谁,且不乏百家汇聚我为先的自主特色,在变易笔法、结体、点画形质等诸方面都有突破,书风奇逸、高古,然耽奇不失规矩,古奥而饱含新意,以孤伟率真之姿独立于书坛。如首行“兮兰浆、击空明兮沂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字字随形而异,穿梭在章法中大小由之,自由组合,妙趣天然。第三行中:“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鸣鸣然”,尽随胸臆而挥洒,错落有致任翩跹,气韵生动自连绵,似歌似舞奏一曲。直至倒数三行“相与枕籍乎舟中,不知东方既白”与前面所书前后呼应,天衣无缝,浑为一体,足见眭嵩年书法基础稳健扎实,静默如水,胸怀千山,心雄万夫。落款“祟祯辛未明永”,如自然大写意图画,“崇祯”为历史年号,故写的大而不野,紧随整幅字体,“辛未”是年号之标记,字小而不弱,“明永”二字则更是左右开张,互为呼应,与“崇祯辛未”排列一起恰到好处,拾遗补缺,绝佳天配。两枚印章“眭明永印”“崇年”阴阳互映,画龙点睛,使整个《书前赤壁赋卷》生机勃勃,万象无疆!

眭嵩年《书前赤壁赋卷》是个性极度发挥的展示,是一件难得珍品。不足之处:有的笔画过于草率,个别结字在整幅作品中也显拙劣,如“也”“照”“何”“是”“更”等字,不同的笔划都有过于放任,有过度放松之不足。个性与共性,特殊性与普遍性,有机的协调是天然之美意。过于个性化的东西如果把握不住度,就会失之为弊。

总之,以英勇不屈,宁可掉头志不移垂名青史,烙印书坛的眭嵩年,以极富个性的文字表达为中国书法史留下了精神果实。也为我们今天在新时期如何继承与发扬传统的审美上提出了全新的思考,值得我们去有机的学习与借鉴。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