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怀素帖子研究 五

书画艺术网书画赏析2017-05-18 18:3215740
《论书帖》关于《论书帖》 “为其山不高,地亦无灵,为其泉不深,水亦不清,为其书不精,亦无令名,后来足可深戒。藏真自风废,近来已四岁,近蒙薄减。今所为其颠逸,全胜往年。所颠形诡异,不知从何而来,常自不知耳。昨奉二谢书,问知山中事,具也。”怀素《论书帖》中的这个“戒”字,写法很独特,乾隆乙亥年御笔释文中误解为“感”字。然而相同写法特征的这个低频率的“戒”字,又...

怀素帖子研究 五 书画赏析

《论书帖》

关于《论书帖》

  “为其山不高,地亦无灵,为其泉不深,水亦不清,为其书不精,亦无令名,后来足可深戒。藏真自风废,近来已四岁,近蒙薄减。今所为其颠逸,全胜往年。所颠形诡异,不知从何而来,常自不知耳。昨奉二谢书,问知山中事,具也。”怀素《论书帖》中的这个“戒”字,写法很独特,乾隆乙亥年御笔释文中误解为“感”字。然而相同写法特征的这个低频率的“戒”字,又出现在《小草千字文》中(见西泠印社版《唐怀素草书千字文》倒数第六行第三字),说明这两个帖子是同一人所书。因为只有怀素本人,才会牢牢地记住每个字的习惯写法,而伪作

者很可能就忽略了低频率字的“怀素特征”。

  根据《论书帖》的内容来判断,该帖大约写于公元795年以后,地点可能是在永州。公元793年的时候,怀素在长安创作《圣母帖》,朋友邀请他参加“兴善会”,所以他又写了《食鱼帖》来表明自己“久病不能多书”,“当得扶羸也”。创作完《圣母帖》后,怀素可能是因为病情加重而不得不回到家乡永州。根据《论书帖》中“藏真自风废,近来已四岁”句来看,如果病情从公元793年前后算起,《论书帖》应该是写于公元795年或公元797年前后。所谓“问知山中事,具也”,是否表明怀素在准备自己的后事了?《小草千字文》的落款是公元799年,此后不久怀素可能就去世了。

  六、关于怀素的生平活动

  怀素的生平大致可分成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0岁到20岁之间,活动范围在零陵(今永州),勤练书法,小有名气,受到地方官员的称赞;第二阶段,20岁到30岁之间,活动范围在湘中一带,交朋结友、遍访名士,以“狂”的面目示人;第三阶段,30岁到40岁之间,前五年在长安活动,后五年在南方云游;第四阶段,40岁到55岁之间,以《自叙帖》为标志,书艺成熟,后十年史料不详;第五阶段,55岁到63岁以后,在长安完成《圣母帖》,生命的后期完成《小草千字文》。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huai-su-tie-zi-yan-jiu-wu.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