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欣赏吴玉珩的书法作品,是在1979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东北三省书法联展上。囊括了东北三省书法精英的这次联展备受关注。时在延边大学政治系读书的吴玉珩,以一幅行书作品入展。这件作品胎息文徵明,劲利、洒脱、遒媚、简远,引起青年书法爱好者们的热议。当年我16岁。仍然记得几位学书法的朋友对这幅作品表现出来的热情和向往。应该说,在这次东北三省书法联展上,我明白了书法艺术的实质,也记住了青年书法家吴玉珩的名字。

 大学毕业后,吴玉珩先在某大型国有企业供职,后调入政府机关工作。紧张和繁忙的工作节奏,未能影响到他对书法的喜爱。在国家、省、市的书法展览上,经常可以看到他的书法作品

 吴玉珩自幼习书。1971年,13岁的吴玉珩参加了吉林市青少年书画作品展,其书法作品被《江城日报》选发。“文革”期间,学习书法的最大难题是缺少学习资料,书店里摆放的基本是当代书法家所书的字帖,如周慧珺、刘炳森、张森的行书和隶书字帖。吴玉珩别无选择,只好对当代书法家的字帖视若拱璧,认真临习了若干年。随着自己书法审美水平的提高,也随着古典字帖范本日趋多起来,吴玉珩开始临写唐楷、汉隶和明清行草。上世纪80年代,吴玉珩宗法文徵明的行书引起书坛的广泛关注,屡次参加国内外书法大展,也屡次获奖。那种朗俊、飘逸的风采,让一些青年书法爱好者心驰神往,甚至刻意模仿。我也是其中一员。我着迷文徵明《滕王阁序》多年,从少年写到青年,几乎可以背临;渐长,始知文徵明的书法不够“沧桑”,于是又走进魏、晋、唐、宋的深处。

 从1979年至今,30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当年那个羽扇纶巾的青年才俊,以自己扎实的工作业绩,进入了“知天命”的人生阶段。而这时,他仍然拥抱着书法,审视着书法,思考着书法。每天,他仍坚持临池。而广泛读帖,又让他深刻地感受到历史的分量。日复一日,吴玉珩的书法人生渐趋充实而美满。

现在,他的书法一洗往日的“优美”,线条与他丰富的人生经历一起走向更加成熟的境界。于是,在吴玉珩的行书近作里,我们窥见了他基于历史深度的理性表达和源于艺术激情的率真表现。也许是吴玉珩愿意在沉稳中进行细致的思考,所以他近期对清隶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我看来,他大概是想在隶书的创作中平息自己的烦躁,以使自己有效地进入书法审美的核心领域。

吴玉珩写金冬心,取其苍茫的意趣、沉实的笔调和静穆的韵致,克服其隶书用笔的恣意,使书写成为一个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精神呈现。如果说,吴玉珩的行草书体现了他在书坛跋涉的艰苦历程,那么其隶书则更多地是个人心路历程的表述。前者是生命的抒情,后者是生命的感喟。

  “艺无止境”,吴玉珩常常书写这四个字来自勉。他当然知道,艺术的探索没有尽处;自己的孜孜以求,是探求书法大境界的过程。因此,他依旧往返于丰富而神秘的书法史中,以独对古人的那份真诚与淡然,修炼着自己的艺术心境。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