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魏晋南北朝篇(之二)

书画艺术网书画赏析2017-06-03 16:5323470
卫瓘《州民帖》拓片索靖《月仪帖》拓片局部《平复帖》,晋,陆机书,纸本,手卷,纵23.8cm,横20.5cm 。草隶书9行84字(一说82字),藏故宫博物院。卫瓘 索靖 伯玉行间腾六翮, 幼安毫底有余姿。 一台二妙凭章草, 筋骨相承异本师。【阐说】 内乱不止、动荡不安的社会秩序,“风俗淫僻,耻尚所失”的社会风气...

魏晋南北朝篇(之二) 卫瓘 《州民帖》 索靖 《月仪帖》 陆机 《平复帖》 第1张

卫瓘《州民帖》拓片


魏晋南北朝篇(之二) 卫瓘 《州民帖》 索靖 《月仪帖》 陆机 《平复帖》 第2张

魏晋南北朝篇(之二) 卫瓘 《州民帖》 索靖 《月仪帖》 陆机 《平复帖》 第3张

索靖《月仪帖》拓片局部

魏晋南北朝篇(之二) 卫瓘 《州民帖》 索靖 《月仪帖》 陆机 《平复帖》 第4张

平复帖》,晋,陆机书,纸本,手卷,纵23.8cm,横20.5cm 。
草隶书9行84字(一说82字),藏故宫博物院

卫瓘 索靖

 伯玉行间腾六翮,

 幼安毫底有余姿。

 一台二妙凭章草,

 筋骨相承异本师。

【阐说】

 内乱不止、动荡不安的社会秩序,“风俗淫僻,耻尚所失”的社会风气,倒使得西晋短短的五十余年里,骋笔弄姿成了一种流行时尚,由此也促成了“一台二妙”的产生。“一台二妙”,是由卫瓘与索靖这两位大书法家都曾在尚书台为官而得名。卫瓘(字伯玉)是尚书令,索靖(字幼安)是尚书郎;卫瓘书风“天姿特秀,若鸿雁六翮,飘飖乎清风之上”;索靖书风是“银钩虿尾,妙有余姿”。卫、索二人均学书于张芝(字伯英),“瓘得伯英筋,靖得伯英肉”(见《晋书·卫瓘传》)。

 出身河东望族的卫瓘,以及他的父亲卫觊、儿子卫恒,都是立于时代潮头的大书家。细读卫瓘的《州民帖》,分明感到与《平复帖》同样高古的气息,少有刻帖惯有的圆融。这在当时是一种“特秀”的风格。与他相比,索靖虽然十分幸运地留下了较多的刻本书作,然而气息都有些失实。即便是其赫赫有名的《月仪帖》和《出师颂》,也不能令人深入地领会其“余姿”的妙处。

   陆机

 逸笔匆匆细雪飞,

 浑然高古洒幽晖。

 楼兰残纸遥相合,

 羲献新风已见微。

【阐说】

通篇领略《平复帖》,它冷而碎、静而逸,颇似初冬纷飞的细雪。千载岁月、辗转递藏所赋予的那份沧桑,与秃硬的毫锋、简淡的用笔,共同调和出高古的味道。明代董其昌在此帖后跋道:“右军以前,元常以后,唯此数行,为希代宝。”当我们瞩目这吴士书风的遗情逸韵,还需放眼西北楼兰古道的残笺,分明相似的笔势印证着时空的交融。同样的历史沧桑感中,《平复帖》只是多了一些江南文士的情怀,有一点儒雅的气息。这些似乎也预示着羲、献书法新风的到来。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wei-jin-nan-bei-chao-pian-zhi-er.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