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忠贤 1955年生于安徽宿州,现为苏州科技大学教授,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

马忠贤把中国画的语言形式与版画相结合,通过版画形式表现出来。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正是其作品的特点与魅力所在。他的题材多样,形式多变的作品,展示了画家对历史文化的品位和对生活的态度。对于打破传统绘画技术的桎梏,寻求更广阔的艺术发展空间的决心。

在他看来,美术不是一种谋生工具,而是提高自我修养的一种手段,艺术的代代传承不仅仅是单纯的记忆传递,更是一种理念的承继。同时,传承不是照单全收和简单重复,不断地纳入和吸收新鲜元素,才能使艺术抱有持久的生命力。

马忠贤 秦琼卖马

古人云:“境由心生。”马忠贤先生的很多画作,像一首首无韵的散文诗,形象明晰,情感深挚,意境淡雅,足以动人心旌。他的写意小品,擅长以淡雅的笔调,把寻常景致绘写得轻松、随意、闲适、萧散,而不乏韵味。我想,若非画家对自然、生活、人情、世态等有细致观察和深刻体会,想必难有此般“流美”笔下的闲适艺境。

马忠贤 华容道

马忠贤先生的闲适小品画,意味是醇厚的,余韵是悠长的。他乡土气息浓厚的山野小景,如《蒙山小景》《话秋图》 《金秋》《秋车图》《深山高秋》等作品,足以见出画家对乡土题材的熟悉与喜爱。这些作品多以黄淮地区的乡野景致为素材,马忠贤先生用松灵而随意的笔调,勾勒出农家劳作、闲谈、休憩、娱乐等不同的生活场景,显示出画家对淳朴民风的眷恋和深情。他的写意画善于通过刻画人物神情,来表现形象的个性特征和不同心境,如《荷塘秋色》等作品,重在画意与诗意结合;《秋郊听琴》《霜叶红于二月花》《后园听小曲》和《踏秋》等作品, 可以感受到:秋日景致下,凭栏送目的女子凝眸处那份闲愁和感伤;在看似萧散闲适的高士中,眉宇间却带着挥之不去的愁绪,及其所传达的落寞和孤独之感;以及作品《兰花花》《采葵》《采莲》《秋云》中的“美人”“花草” “游云”等意象,洋溢着一种清纯、欢快、明朗和健康的气息。总之,这些题材多样、形式多变的闲适小品,皆是画家心念的表征,传达的是画家对生活的观察、对世态的思考, 以及对生命况味的深刻体识。

马忠贤 话秋图

马忠贤先生小品画的表现手法是多样而又颇具个特色。他善于将现代绘画中“构成”的因素融入作品创作中,画面还经常运用肌理、渍染等综合手法,其中的部分画作略有经营之感,反映出画家不拘成法的多元化创作观。例如,《皇陵故道听花鼓》《故乡小夜曲》《棋》《乐》 等画作中,文字的“构成”意味很强,文字与画面交相呼应、 关联,并成为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机的衬托了画面, 增强了画面的张力,又颇具装饰意味。在上述创作中,画家借鉴了民间美术的一些表现手法,同时运用画面分割和物象变形等技法处理,加上古朴的设色,营构出一个个意味悠长的意象空间。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马忠贤先生的戏剧小品,如《关云长》《秦琼盗马》《白水滩》等系列作品,皆以“有意味”的意笔手法,对戏曲人物作别具情趣的表现。在《华容道》 《徽班谱京韵》等作品中,画家主要是运用意象化、符号化的手法处理“云”的形象,画面灵动,又不失朴拙意趣和装饰 韵味。这种带有程式化的表现方式,亦是值得写意小品创作者借鉴的。在马忠贤看来,作为一名优秀的画家,不仅要有娴熟的技法功底,还要有对作品内蕴的开掘能力,因此,他的写意人物画,不仅表现了对人物形象的处理,更表现在对特定“环境”下的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塑造”上,作品既有民间美术中朴拙自然的装饰意趣,也善于以文人画灵动洒脱的笔调,表现人物萧散淡泊的精神意象。

马忠贤 高粱红红

宋代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境界已熟,心手已应,方能纵横中度,左右逢源。”马忠贤先生静观万物,感悟人生,深味着人与自然和谐律动之美,并把这种关系提升到艺术的层次与高度,作品带给人更多的是随性、闲适、萧散之 感,易于引发观者的美感回应与心理共鸣。而在闲适淡逸的画 面背后,应是画家对宁静、平淡、淳朴之境的自觉追求。也正 是因为如此,观者欣赏马忠贤笔下凭栏送目的多情怨女,垂钓 或听曲的闲逸高士或闲坐“话桑麻”的淳朴农夫等等形象时, 不能简单对应为人物形象模特般的“写照”,或者是某种生活 状态的浅显再现。事实上,这些“形象”已经承载着审美意趣 和心象,甚至已经物化为画家对于某种人生境界的意象化表 达。

马忠贤 长坂坡

长期的绘画实践与对传统文化的深层次体悟,加深了马 忠贤作品的精神含量,提升了画作的艺术品位:在愈来愈多画 家注重市场效益、艺术日趋浮躁的当下,马忠贤先生却能以清 逸萧疏之笔,绘写艺术与人生适意、悠游之态,体现出一位执 著为艺者的守望与自适,实现着“游心”艺术的精神历程。

总之,马忠贤的画以游戏的笔墨,抒写人生的“戏性”。营造出诗意化的人文图境,这与通常的人物画家们往往围绕着主题性、塑造性、刻画式的人物画创作模式相比,就显出了一定的创意,虽然还在探索之中,却已经令人可喜。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韩干与周昉为郭会公婿赵纵侍郎画像一事,赵夫人评其优劣曰“物画皆似,后画为佳。”令公问“何以言之?”对曰“前画者空得侍郎状貌,后画者兼移其神气,得赵郎情性笑言之姿。”后画者乃长史周昉。赵夫人“移其神气”“得情性笑言之姿”的评论可谓知画之音,也是人物画家创作可遵循的美学典范。马忠贤的人物画与众多花家地区别,就在于他不空得状貌,而能写人之情性笑言之姿耳!

更多的书画精彩内容,更多的书画人物介绍,请继续关注:书画艺术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