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 丨空无之镜:倪瓒的精神与生命镜像
摘要:倪瓒作为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文人画代言人,他以太湖为母题,其象征性不言而喻:空茫、虚无的审美意境正是倪瓒内在的
生命与精神的镜像;不断强化的具有符号化意义的沙汀之树、寥廓的水面、渲淡的远山从某种意义上可以...
画里画外
2025-09-07 11:48
0
88
倪瓒“一河两岸” 图式演进历程研究
摘 要:元末明初政权更迭,社会环境恶劣,以倪瓒为代表
的江南文人画家皆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人生历程的
推进、内心思想的转变,倪瓒寄情书画,运用独特的“一河
两岸”图式创造属于自己的画风,并蕴含独特韵...
画里画外
2025-03-11 14:09
0
704
“文人书法”需要特定环境
“文人书法”的产生和发展,需要一个特定的生态环境,而这一生态环境目前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是文人的独立人格问题。衡量一个文化人是否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文人”,一个重要标志,应该看其是否具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
书画艺术
2017-08-20 21:03
0
2036
传统文人画的审美倾向
文人画是指一种绘画的风格或流派,陈师曾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指出“文人画非谓文人所做之画,而是指画里面带有文人的性质,含有文人的趣味”。而文人谈学论道的风尚,也使中国传统文人画的教育倾向于对玄禅意味的追求、对墨戏...
书画艺术
2017-08-17 16:37
0
2461
文人画中国画的评判标准
“中国画”概念的正式提出与“西学东渐”的历史文化背景直接相关,就像“国学”虽然存在了数千年,但特地提出这一概念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文化大量涌入的清末民初时期,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急需一种示别、示异的称呼...
书画广角
2017-07-30 17:03
0
2182
当宣纸成了“包装纸”
谈论“明星舞文弄墨”的话题,就有可能陷入某种圈套,成为明星的“捧角”,无论赞否,都是明星们所需要的。但作为国画创作者,自己的“领地”被外来者“侵犯”甚至亵渎,心中总有不悦,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这里,笔者从画家自...
书画广角
2017-07-30 11:32
0
2113
文人画对中国画创新的影响
每当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眺望浩瀚苍莽的千里林海,仰视雄然耸立的万仞奇峰,便会如醉如痴。天公造化的鬼斧神工使人惊叹、折服,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感到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这种物我交融的精神观照,每一位山水画家在采风...
书画广角
2017-07-29 11:40
0
2692
并非背叛的选择(下)
并非背叛的选择(中)并非背叛的选择(上)就表现形式和手法而言,秦汉求雄浑朴拙自不必说,唐宋求工整谨严:山水画求沉雄奇伟,画风求实,构图多以满实为主,笔墨注重骨力,讲求笔笔有交代;人物画丰腴华贵,画风求真,笔墨劲...
书画广角
2017-07-26 17:42
0
2245
并非背叛的选择(中)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社会环境的变迁、政治制度的更替、时尚风气的转移、科学技术的进步等都刺激、影响、改变着绘画艺术这个传统体系的发展,所以衰微淘汰者有之,失传消亡者有之,而以极强的生命力冒出来者也有之,文人画...
书画广角
2017-07-26 17:39
0
1723
并非背叛的选择(上)
当代中国画如何定位?未来中国画又将怎样发展变化?回答这两个问题显然是困难的。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去诠释,结论也会大相径庭。本文试图从中国画传统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即观念精神、形式技法、工具材料来对此进行论述。一&n...
书画广角
2017-07-26 17:36
0
2016
从中国文人画到印象派革命
中国的文人画逐渐摆脱形似的制约,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画出的物或人 的外形似乎自虚中来,或者似乎行将消失,从而为绘画创作及其发展开辟了一条独特的、终极的、无与伦比的道路。这使他们的画能够再现“变化着”的世界。世界...
书画赏析
2017-06-10 23:03
0
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