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璋画于乾隆十五年(1750)的还有《潘是稷卷纶图》卷,此图作于该年 “夏四月”,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潘是稷字南田,号墨痴,又号剑门山人,常熟 (今属江苏)人,擅长画花卉,乾隆十一年(1746)由张若霭推荐奉敕作画。根据徐璋的经历和活动,这一年潘是稷应仍在京师。

《松江邦彦图》册之“吴嘉允像”

 此外,北京故宫博物院还收藏有徐璋的另一件肖像画《石星源像》卷,纸本,设色,纵42厘米、横58.5厘米。图中的石星源,名海,满洲镶白旗人,擅山水、花卉,笔致清秀,长于临摹。与僧介庵最契,每作图必请其代为落款。年七十余犹能作工致工细笔墨。徐璋所画石星源,独坐于大槐树下,身穿便服,足登朱履,身后放置一琴囊,背景中有树木坡岸云水。人物的面部画得非常细致,鼻翼和面颊两侧多有渲染,使之富有立体效果,衣服则以简单线条勾勒。此画卷后有沈德潜、李锴、李世倬、释介庵、史深义五家题记。题记大小不一,分隔装裱,看来不一定是同时题写的。沈德潜所题为:“囊却弦琴独坐时,静参六法此心知,荆关董巨皆陈迹,大地山川是我师。题为星源长兄正”李锴的题记为:“白云游空天,抚琴生遐想,秋风吹高林,好月为君上,奇古爱虫鱼,冥心寄无象。星源先生嘱题,豸青山人李锴。”李世倬的题记为:“适忆花宅握手初,如何睫转白头颅,囊琴坐树逍遥甚,瑶圃萦思写作图,不薄名场也爱闲,蹑残阛阓缅邱山,精家奥业还通释,绘事常欣世事删。徐瑶圃星淞善写照者,此其杰作也。为星翁先生,李世倬。”

《松江邦彦图》册之“沈犹龙像”

其中唯独介庵的题记有纪年,内容为:“不将真性染尘埃,何况吾兄六十身,以道养舒犹自适,素风清白至今贫。(其一)风流空想旧仪容,谁敢轻量傲世纵,慷慨莫夸心似铁,不缘宦达性灵慵。(其二)趣入幽深旨不疏,不妨公退尚清虚,荣枯事过都成梦,长共僧游懒读书。(其三)巧者多为拙者资,终非稽古致身迟,知音自古称难遇,落落长才负不羁。(其四)恬然无事可成忙,外却尘嚣典绪长,笔砚近来多自弃,些些疏懒亦何妨。 (其五)动即施功静亦眠,更教何处认愚贤,多才依旧能潦倒,官散无忧即地仙。(其六)乙亥夏四月为石星源老友六旬大寿,介庵富集唐。”史深义题记为:“丘壑腹撑柱,冷音弹向谁?息心吾林泉,天籁娱吟和。题奉星源学长兄,史深义。”其中介庵所题书于“乙亥夏四月”,此乙亥应为乾隆二十年(1755),此年是“为石星源老友六旬大寿”,那么石海的生年也可据此推知,即生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比画家徐璋小一岁。一般来说,古人请画家为其画像,是为祝寿用,也即此图应作于乾隆二十年。该年徐璋为61岁。从石海生活的地方亦应是在京师来看,那就是至迟到这年的春夏之交,画家徐璋仍然还在京师,并没有回到南方家乡。

石星源像

 文献资料中未见李锴和石星源二人的足迹到过南方,徐璋为他们画像只可能是在北京。那么,从徐璋为李锴和石星源画肖像的事情中,我们可以知道徐璋当时并没有马上就回到南方去,而是在北京逗留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起码他于乾隆二十年(1755)时仍然还在北京。这两件作品还可以说明,画家徐璋在京师宫廷之外,也曾从事过很多的艺术活动。

 从内务府造办处档案的记载来看,画家徐璋在宫中仅仅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所以很难说这位画家曾经供奉过内廷。至于是什么原因,导致乾隆皇帝叫“徐璋回去罢”,目前还并不清楚。现在南京博物院收藏有徐璋的一套册页,名《松江邦彦图》,目前尚存99帧。据彭蕴璨《历代画史汇传》所记,“摹云间往哲像,始于大学士全公思诚,终于陈黄门子龙,共一百十人,凡胜国二百七十年中,忠孝、廉节、文章、理学,悉登于册”,就是指的这套册页。有关这件作品张启亚有专文研究,叙述甚为详尽。这套册页最后所画的均为晚明的抗清人物,如陈子龙、夏允彝父子、乔一琦、沈犹龙、吴嘉允等,他们都是抗清时战死或自杀的节烈之士。在文网极严的时候,徐璋画了这些人物的画像,那是要有些胆量的。而且这样的事情,乾隆皇帝未必不知道,没有追究徐璋就已经算是宽宏大量了,难道还会将他召进宫廷中重用吗?(下)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