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书法被称为“书道中兴”的时代。观清代书法艺术发展轨迹,早期盛行帖学,中、晚期碑学兴起,这从流传下来的众多清代书法作品中可以寻觅到。清中期书法名家辈出,虽风貌不同,但各具特色,或运笔酣畅,内涵刚劲;或貌丰骨劲,拙中藏巧;或严谨沉厚,笔力雄健;或秀逸飘洒,风姿绰约。翁方纲、刘墉、梁同书和王文治等均为集帖学之大成者,并称为乾、嘉时期书法之“四大家”。其中,王文治(1730—1802),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今江苏镇江)人,是乾隆十三年殿试探花,曾任翰林院侍讲,官至云南临安知府。王文治能书擅画,尤擅淡墨行草,其书法与刘墉浓墨饱满、字体丰肥的字体风格形成鲜明的反差,一起在书法上并重,时称“浓墨宰相,淡墨翰林”。

王文治的《行书词》

 王文治的书法先学米芾董其昌,后法二王、楷法河南,行书效《兰亭》《圣教》,尤领董其昌书法之神髓。王文治的行草最为有名,深得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邕行草之法。武汉博物馆有一幅王文治的《行书词》轴(见左图),纵167厘米、横45厘米,纸本,品相完好。四竖行内容为:“熏风吹绽满池莲,晓云楼阁鲜。绣阁珠帘嘉会,齐拜玉炉烟。斟美酒,奉觥舡,祝芳筵。宜春耐夏,多福庄严,富贵长年。”自识:“临米海岳词文治”。钤白文“王文治印”、“曾经沧海”二印。

 王文治平日作书特别喜用青黑色的淡墨和长锋羊毫,以表现其天然、萧疏、秀逸之书风。整幅作品章法疏朗整齐,用笔左规右矩,字体娟美飘逸,秀润淡雅。米芾为北宋书画家,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山人为他的另一个号。这幅《行书词》轴上的书法内容为米芾词作《诉衷情·献汲公相国寿》,词曰:“熏风吹绽满池莲,晓云楼阁鲜。绣阁华堂嘉会,齐拜玉炉烟。斟美酒,奉觥舡,祝华诞。宜春耐夏,多福庄严,富贵长年。”这首词曾在张凭《渔歌图》镜心、张照行书扇面中出现过,与宋代晏殊的《诉衷情》极为相似,只是前两句有所不同,晏殊为“秋风吹绽北池莲,曙云楼阁鲜”。王文治十分推崇米芾,改动了他的这首词中数字,就成了一幅咏荷赏景的画面。

 这幅《行书词》轴整体结构疏淡而内敛,章法平稳,笔力遒劲舒展,结体匀净洒脱。每个字侧、仰、背、折均十分到位。用笔转少折多,以折为主,转折顿挫间,显得果断有致,浓墨少,淡墨多,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和淋漓尽致的风格。字与字之间疏密有度,大小错落,行间布白,“风”与“吹”、“阁”与“鲜”、“宜”与“春”、“长”与“年”自然相接,跌宕起伏,犹如被暖风吹开的片片莲叶,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王字的起笔偏重,特别是每行的第一个字,都圆润丰满,粗细有致。字的转折之处提笔侧锋干净利落,提按顿挫交代清晰,毫无拖泥带水之感。

 清代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认为王文治书法“专取风神”,俊爽豪逸,有一种风流倜傥之美。观此幅词轴,书法秉承帖意而不拘泥于传统帖学的圆媚轻滑,笔端毫尖流露出才情和清秀的特色,而且将诗词意境融于作品之中,显得和谐自然,体现了其书法艺术的精湛,是一幅难得的佳作。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