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我们受鲁迅美术学院委派去中国美协参加“最美中国人——庆祝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型美术作品展”主题创作会。之前也只是知道这是一次重要的创作任务,会上,中国美协徐里书记向参会的艺术家介绍了此次创作任务的内容,这真是一次比想象得还要重要的创作。

出席主题创作工作会

出席主题创作工作会

这次主题创作任务被命名为“最美中国人”,是为了庆祝党的十九大召开而组织的。受中宣部、中国文联委托,中国美协集中了鲁迅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以及部队的几十位优秀艺术家,创作21件尺幅巨大的精品力作,可谓是时间紧、任务重。

深入生活搜集素材

深入生活搜集素材

深入生活搜集素材

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接受了《边境线上活界碑——魏德友》《伟大时代的记录者——高思杰》《最美基层干部——菊美多吉》三件作品创作任务。创作小组由油画系系主任牟达器、青年教师付巍巍、张贯一组成,承担了油画作品《边境线上活界碑——魏德友》的创作任务。

我们接到并确定创作任务和创作主题时已是三月下旬,此次画展将在十九大召开前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国博巨大的空间要求作品的尺寸不能过小,中国美协的领导和各位艺术家经过商讨后确定作品的尺寸统一为三米高、八米长,这个尺寸对于架上绘画来说可谓“巨大”。要在短短半年时间里构思创作出如此大尺幅的命题作品,其难度可想而知。

  魏德友,这个名字并不算陌生,但也不算熟悉。只是泛泛知道,同了解乃至于深入了解,并为之创作一件艺术作品是有着天壤之别的。也就是说,我们首先面对的是如何全面了解魏德友这个人,了解对我们来说完全陌生而魏德友却默默守护了大半辈子的那片草原。

进行草图创作

进行草图创作 

1964年,24岁的魏德友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六一团原兵二连工作,随后从老家接来了年轻的妻子刘京好,在边境安下了家。1982年,一六一团原兵团二连归裕民县吉也克镇管辖,原兵团二连百余户群众陆续撤离。魏德友并没有随着大伙离开,而是主动选择留了下来。他买了3头牛、20只羊,在这片广阔的无人区里开始一边放牧一边巡边。半个多世纪以来,昔日战友陆续离开这里回到了家乡,边防战士也换了一茬又一茬,就连世世代代在这片草原放牧的牧民也都搬到了条件更好的定居点。只有魏德友毅然选择留下来,和老伴一起,带着几十只羊守在静寂的草原深处,这一守就是53年。2002年,魏德友夫妇退休,在山东工作的4个孩子力劝父母回乡养老,但他就是不肯,还说服老伴留在萨尔布拉克继续义务戍边。2003年,中哈两国边境界碑、围栏设立,国防公路贯通,魏德友成为兵团二连唯一见证这一庄严时刻的人。那一刻,他抚摸着中国173号界碑泪流满面。53年来,魏德友夫妇在辖区西巴里坤、萨尔布拉克、额敏河南畔,构筑了长达20公里的移动“界碑”,义务巡边近20万公里,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堵截临界牲畜万余只。不忘初心,为国戍边,是这位古稀老人一生的坚守。

读着这些事迹,看着这张布满沧桑的脸,一些词语浮现在我的脑中——“平凡”“执着”“信念”。魏德友老人是一位最普通不过的共产党员,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他的每一次巡边也再平常不过,陪伴他的是一台老旧的半导体、一架望远镜和一群羊。可就是这样一位普通老人却在一片无人区里执着地沿着一条边境线巡守了53年,时间将这一单调而漫长的巡守升华成了一次伟大的坚守,一位普通基层党员对于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

中国美协专家组审查大稿并提出修改意见

中国美协专家组审查大稿并提出修改意见

抽象的词语慢慢变成了画面,茫茫的草原一位瘦削但矍铄的老人,引导着一队年轻的边防战士在清晨第一缕阳光中开始了新一天的征程。中景是被称作“永不换防的哨所”的魏德友老人的家,门前旗杆上飘扬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升起这面红旗,便是魏德友每天清晨要做的第一件事。

细读魏德友的事迹,慢慢品味他那张被草原的风沙刻满皱纹的脸,无不使人体会到一种朴素的伟大,这种朴素触手可及,但又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在画面构成上,我们尝试将地平线放平,放到同观众的视线一致的高度,希望可以使观者感到这位令人尊敬的老人就走在我们身边,是我们每个人身边的一名普通共产党员,让人感到踏实而又亲切。就像人们欣赏罗丹的著名作品“加莱义民”一样,仿佛成为这个行列中的一员。

萨尔布拉克草原位于中哈边境,人迹罕至。一座土屋,两个老人,几十只羊,差不多就是构成画面的全部因素了。画一个人、两个人、还是几个人成了画面构成的首要问题。画一或两个人(也就是只表现魏德友或是老两口),突出了草原的苍凉,以及老人的孤独和寂寞,表现了环境的艰苦,体现了魏德友在53年漫长的巡边路上所克服的常人不能忍受的困难。但是,反复衡量,这样的构图和内容并不能全面反映魏德友老人的事迹,画面内容显得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最后,我们选择在画面中加入一队边防战士,让魏德友老人引导着边防战士开始一次巡逻的场面。魏德友作为一名最基层的共产党员,凭着对党的忠诚和对祖国的无限热爱,支撑着他完成了53年守边之路,人民解放军象征着国家这一坚强后盾,魏德友老人正是凭着这一坚强后盾,决心为国家守卫边疆。所以,他的家才被边防官兵称为“永不换防的哨所”。

《边境线上活界碑—魏德友》-牟达器 付巍巍 张贯一

 作品创作期间,鲁迅美术学院领导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院长李象群多次给予指导,并对作品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正。中国美协徐里书记、孙向阳教授、吴云华先生也都在作品创作期间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他们的指导和建议是这件作品得以顺利完成的坚强基石,在此致以深挚的谢意。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