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十七帖》字形结构剖析

 在书法史上,理论家们一向把王羲之书法的用笔和结构归为“内敛”的代表,这是不够全面的。王羲之用笔不仅有内敛的一面,也有外拓的气象,尤其表现在用笔上。如《得示帖》(见附图左者)中的“触”、“雾”等字为外拓,“明”字写法又为内敛,其他字法皆兼而有之,不然就不会称之为“中庸”了。王羲之所体现的“中庸”之意是全方位的,在圆转自如的用笔中蕴藏着拓展之意,并不像欧阳询所体现的用笔———内敛而拘谨。王羲之的用笔还是比较活泼的,这在笔画与笔画的连接上表现得更加明显。跳跃、腾挪、急转等方法使其笔画显得沉着而意含灵秀,如《远宦帖》中“救命”二字的笔法与字法的组合(见附图右者)。所以,尽管在羲之的用笔中有“内敛”之意,但笔法所蕴涵的“笔势”,意味悠长而有纵横之感。这一点“纵横”之感后来被其儿子王献之应用得淋漓尽致并有所发展。

 不仅这样,《十七帖》的结构特征与唐孙过庭、宋米南宫的草书结构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孙与米的草字结构整体呈长方形,已经没有了朴素的一面,显得相当“现代”。《十七帖》的结构特点是由章草而来,秉承隶书的结构法则,以扁平为主,取横势。因此,《十七帖》尽管是今草,但去古未远,其“肇变古质,理不应减钟”(唐李嗣真《书后品》)。而钟书皆取“扁态”,右军自然为其泽被,更何况他也是章草高手,又精于隶书!所以,王羲之书法带有明显的章草、隶书意味,字形呈扁势是自然中的事,而非故意取舍。我们一般觉得王羲之的书法流便、质古、意足,就是这个原因。其实,王羲之书法的结构不仅有别于孙、米的书法,也有别于王献之的书法。因此,在学习《十七帖》时,还应该对章草有所了解,或者临习皇象、陆机等的章草,这对《十七帖》气息的把握、结构的掌握有一定的帮助。而我们学习古帖的目的,没有比得到古帖的意味、气息更为重要的了。

 另外,《十七帖》的字形结构总体上趋于“中庸”态势,是草书中的“中正”之体。也正因为这样,它是自古以来人们在学习草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经典范本之一。这一点也是唐太宗极力推崇王羲之书法的缘由。唐太宗曾云:“心正气和,则契于玄妙;心神不正,字则欹斜;志气不和,书必颠覆。其道同鲁庙之器,虚则欹,满则覆,中则正。正者,冲和之谓也。”

 (《笔法诀》)所以,《十七帖》的字形少有夸张的笔画、张扬的形体特征,“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孙过庭《书谱》)。“中庸”之意贯穿着《十七帖》的全过程。甚至可以说,没有了“中庸”就没有了王羲之。为什么日本“三井本”所体现的清晰字口反而不像王羲之书法的真实面貌?其原因就是过分清晰的字口夸张了王羲之在书写过程中的用笔起讫,消解了自然和朴素的意趣,从而缺失了“中庸”之意。上海图书馆藏本则过于“中庸”,甚而呈现出“迂态”。其笔画过于浑圆,没有了该有的锋棱,从而也就没有了俊逸与流便。因此,只有把“三井本”和“上海图书馆藏本”进行综合比较,才能准确把握《十七帖》的结构特点了。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十七帖》点画的结构特征如真书一般,字中连绵不多,但组合默契。其挪让、平衡相互照应,使得结构不仅有着真书的谨严,而且也体现出草书组合性和情感性的一面,所以李嗣真讲:“元常每点多异,羲之万字不同,后之学者恐徒伤筋膂耳。”(《书后品》)(12)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