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铺毫与弹性

 从前面所讲来看,《十七帖》中的用锋特点、笔法间的组合与唐以后的行草书用笔有着很大的不同,就是与唐代孙过庭《书谱》中的用笔也有很大差异。为了解释这一情况,我们不妨把《十七帖》与《书谱》在用笔上做比较分析(附图上者为《书谱》局部,下者为《十七帖》刻本局部)。

 临习《十七帖》上手容易,但所临往往与原帖的气息大相径庭,其原因就是今人用笔习惯与魏晋时有很大的偏差,这也是我们临习王羲之其他字帖时很难临像的原因之一。

 《十七帖》的用锋主要以铺毫为主,少绞转用笔,更没有米芾的“刷”笔。而宋以后的书家一般都是铺、绞、刷并用,以致古法尽失。以前林散之老人说过,学草书要多临篆、隶,这初看似要学习篆、隶的形体,从形体上得其“古意”。实则不然。学习篆、隶的最重要目的就是得其用笔,从而改变草书的结字等诸多方面。对于篆、隶的用笔方法,我们可以从出土的大量简牍中看到,其用笔以铺毫为多,并不像现在很多写篆、隶书的作者那样应用绞转。不过,对于书法的创作来讲,这确实又是一种独特的创造(这是有关书法创新意识的问题)。由于铺毫用笔,致使笔尖、笔杆平动居多,可以看出作者是在运腕、运肘,而不是像很多现代人那样习惯地“运指”。以“运指”来书写《十七帖》不是不可以,但是会造成面目完全不同。对于“运指”,我们可以在从临摹过渡到创作的过程中来感受。由于运腕、运肘的结果,笔画间的弹性连接、笔法与笔法间的弹性组合相当于在相对平缓的层面上进行,有着平面趋向。

上者为《书谱》局部

 而再看《书谱》的用笔,它是立体的,“运指”较多,从而呈现上下震荡的特点。这种上下震荡的用笔特性是孙过庭很好地继承了王献之的用笔特征,并有所发展的结果。这种震荡也直接导致了宋人“大坏”笔法,以至于不求笔法,而一味追求写意。像米芾的“刷字”、苏轼的“画字”、黄庭坚的“描字”、沈辽的“排字”、蔡襄的“勒字”等,都是笔法变异的结果。元代赵孟頫力挽狂澜,使得《十七帖》中这种平动的用锋得以复兴。赵书气息平和,没有了宋人的妖娆。因此,在学习《十七帖》前可以去临习一番赵孟頫的小草作为过渡,而不是去临《书谱》。

《十七帖》刻本局部

 弄清了这一点,对于临习《十七帖》就顺利了许多。这也是前面再三强调该帖势扁、有隶意、使转注重提按而不是震荡的原因了。(11)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