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仁(1610—1664),本姓江,名韬,字六奇,一作名舫,字鸥盟,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明末诸生。清顺治四年(1647)从古航法师为僧,居建阳报亲庵,法名弘仁,号渐江学人、渐江僧,又号无智;死后,人称梅花古衲。善山水,师法黄公望、倪瓒。兼工写梅、双勾竹。常云游名山胜地,往来于黄山、雁荡山之间。擅画黄山,是“新安画派”的开路人。与汪之瑞、孙逸、查士标并称“新安派四大家”(即“海阳四家”)。与石谿、朱耷石涛合称“清初四僧”。传世作品有《黄山图》册、《松梅图》、《陶庵图》、《黄山树石图》、《江山无尽图》等。著有《画偈》。
        自古文人逸士多喜山水。古人云:“尽天下之大观以助吾气。”对画家来说,游山玩水不仅是一种消遣方式,而且还是感悟自然神采与神韵的一种途径。黄山景色优美,具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正如清代徐霞客所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文人逸士无不醉心于黄山之美,对其大加宣扬。弘仁更更是“岁必数游黄山”,甚至临死时还为无法去黄山而“缁素号恸,吴越凄悲”。
 我们现欣赏的《黄海松石》(见右图)是弘仁晚年的成熟之作。此作为纸本设色,纵198.7厘米,横81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弘仁取黄山一景,将主要物象安排在画面中心偏左的位置。画面左侧峭壁直冲云霄,右侧尖峰如剑出鞘。峭壁的缝隙中,几株古松倾斜而出,或俯身下探,或昂首向上。松树主干苍虬,松枝萧疏,松叶苍润。山顶上,怪石突兀,也生长着几株奇松。怪石嶙峋的山峰由一些不同形状的石块构成,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山石的内部比较滑润,没有皴笔;石间以重墨皴出。他先以中锋细笔勾勒出山石的轮廓,再以渴笔焦墨皴擦出山石间隙处,线条简洁,皴笔刚劲;以浓润的细笔写树,用笔冷峻、劲峭。山顶、树枝、青苔皆以浓墨渲染,石体主要施以淡墨,偶施浓墨。画面用笔简括、秀劲,设色清淡、优雅,水墨虚灵、蕴藉而富有变化,气象荒寒、幽寂,意境疏简、冷峻。
      弘仁足迹遍及黄山、武夷山、金陵、扬州等地。只有在黄山的怀抱中,他才会适然忘情、恣意汪洋。他醉心于黄山的雄奇、秀丽之姿。在对黄山奇景的游历中,他找到了表达自身情感的载体,也找到了传统笔墨技巧与自然造化结合的新方法,以传达自己的空净之心。黄山的特殊地形对弘仁画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黄山的山峰大多由巨石构成,且形状比较规整。《黄海松石》中,画家用淡墨和极少的皴笔很好地表现出黄山巨石的光洁严整。
 弘仁的绘画从宋人入手,出家后,又师法元人,尤法倪瓒、黄公望,且自出机杼。正如《图绘宝鉴续纂》载:“僧弘仁……善画山水,初师宋人。及为僧,其画悉为元人一派,于倪、黄两家,尤其擅长也。”他取宋人用笔的精谨而去其繁缛,融元人的意象笔墨而强其结构、风骨,形成了刚正、清醇、高洁、空旷、宁静的画风。倪瓒的画淡远,有一种冷寂、凄凉的格调;而弘仁的画深邃,于寒光冷韵中透出苍凉悲壮、坚强不屈的气息。弘仁曾曰:“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他在《黄海松石》中融入了佛家空旷、虚无的意念,故其画静谧而单纯。他画中的“空”与“静”来自他内心的清静、淡泊,可谓“湛然寂静,法尔如此”。
       弘仁在画中把黄山升华到了高旷奇伟、宁静肃穆、清冷恬淡的高古意境。他以画参禅、以笔墨礼佛,追求一种“高流净土,胸无纤尘”的至高境界。他笔下的黄山已融入自己的性情与体悟,正如崇拜他的画家石涛所言:“渐公游黄山最久,故得黄山之真性情也。即一木一石,皆黄山本色,风骨泠然生活。”(石涛跋渐江《晓江风便图》)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