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标签《石鼓文》

明清以来《石鼓文》拓本与传承

《石鼓文》为我国石刻文字之祖,为世所重。其体象卓然,殊古异今,石与形,诗与字浑然一体,古朴雄浑之气盈然。石鼓共有十件,尺寸不一,高度50至90cm不等,直径约60cm,圆顶平底,其形状略似鼓,故俗称“石鼓”。因...
书画艺术 2018-10-05 21:54 0 2830
明清以来《石鼓文》拓本与传承

体象卓然 落落珠玉

石鼓,上无年代款识,也无作者姓名。加之诗文受损严重,缺文少字,且文字古奥难识,诗意含蓄隐晦等诸多原因,于是,学者纷纷发表了各自的见解。自唐代千余年来,在历史学、文字学、考古学、文学、美学、书法艺术等方面,学者们...
书画艺术 2018-10-03 19:24 0 2386
体象卓然 落落珠玉

吴昌硕与石鼓文

吴昌硕(1844-1927年),是我国近代书画印诗史上的全能艺术大师,是一位个人风格鲜明的艺术家。他的书法,特别是篆书,被沙孟海称为“名世绝品”(沙孟海论《吴昌硕先生的书法》),他的篆书“继承石鼓之遗意,扬石鼓...
书画艺术 2018-10-03 19:22 0 4100
吴昌硕与石鼓文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专题页1-15全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专题页1-15全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是一套书法讲座教程,本课程图文教导大家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多种技法,多种理论,能让大家短时间内书法技艺大进。如果觉得我们这套教程对大家有帮助...
书画技法 2017-08-14 15:50 0 7169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专题页1-15全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14

第十四讲 吴昌硕篆书极具金石味,最大特点是率意,但率意不是随意而为,也不是唾手可得,可从三个方面来看: 1、“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勤奋。图七十为25岁临作,图七十一为46岁所作,图七十二为65岁所作,...
书画技法 2017-08-08 14:23 0 2770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14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13

第十三讲 吴昌硕独特的《石鼓文》风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经历了一个不断磨砺、吸收、锻造和升华的过程。概括起来讲,就是“一家为主,百家为辅”。除对《石鼓文》精研外,吴昌硕还吸收了相当多其它篆书的精华,如图六十五临...
书画技法 2017-08-08 14:17 0 3108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13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12

第十二讲 吴昌硕对《石鼓文》学习临摹倾注了毕生心血。他常用多种形式来书写《石鼓文》,创临结合,似临似写,非临非写,通过各种形式的应用,对《石鼓文》烂熟于胸。图六十二的对联作品,是吴昌硕创作的最主要形式。《石鼓文...
书画技法 2017-08-08 14:12 0 2331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12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11

第十一讲 这一讲主要是相同笔画、部首以及相同字形处理分析。 1、笔画处理。篆书笔画较为简单,主要有点、横、竖、弧。当有很多线条同向并立时应避免雷同,可分为四类: ① 竖线同向朝上,一般是中间缩进,两边...
书画技法 2017-08-08 14:10 0 4426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11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10

第十讲 这一讲主要是疏密关系和空间分割分析。 1、 疏密关系。图示中以阴影部分表示密,以空白来表示疏,可分为五类: ① 图四十一,上密下疏; ② 图四十二,下密上疏; ③ 图四十三,左密右疏; ④ 图...
书画技法 2017-08-08 14:08 0 2827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10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9

第九讲 这一讲主要是上中下结构分析,可分为三类: 1、 图三十八,中部宽而上下窄; 2、 图三十九,中部分窄而上下宽; 3、 图四十,上中下三部分等宽。 从第四讲到第九讲...
书画技法 2017-08-08 14:06 0 3180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9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8

第八讲 这一讲主要是左中右结构分析,可分为六类: 1、 图三十二,中部上下端伸出,左右两端对称缩进; 2、 图三十三,中部和右部平齐,形成一个整块面,整体上较左边高; 3、 图三十...
书画技法 2017-08-08 14:04 0 1601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8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7

第七讲 这一讲主要是上下结构分析,可分为三类: 1、 图二十九,上宽下窄。虽然字形上下宽窄悬殊颇多,但最终化险为夷,体现出生动性。 2、图三十,上窄下宽。和前一种情况正好相反,因为上窄下宽,...
书画技法 2017-08-08 13:56 0 1782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7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6

第六讲 这一讲主要是左高右低结构分析,可分为三类: 1、 图二十四,字形右边下半部分伸出超出左边,形成错落有致的字形; 2、 图二十五,右半部分上下两端皆短于左半部分; 3、 图二...
书画技法 2017-08-08 13:54 0 1926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6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5

第五讲 商周时代金文特征是结体的生动性,吴昌硕篆书吸收金文特点,体现出这一特征,使静态篆书有了飞动之势,有巨大的包容量,也是本讲座所要阐述的重点。吴昌硕《石鼓文》中结构大多的是左低右高型特征,但也不尽如此。 这...
书画技法 2017-08-08 13:52 0 3222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5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4

第四讲 这一讲主要是基本结构处理分析。 1、独体字。一类是不对称型,如图十五,在吴派石鼓中数量颇多。吴昌硕依据各字的特点,通过用笔提按,用墨轻重和结字造险来保持平衡对比。另一类是对称型,可再细分为四类...
书画技法 2017-08-08 13:50 0 2712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4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3

第三讲 这一讲主要是用墨和繁简处理分析。 1、用墨。原版《石鼓文》因为是石刻本,用墨之法无从知晓。吴昌硕《石鼓文》用墨酣畅淋漓,血肉丰满。虽大多用墨厚重,但其中有细微的动作和差别。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
书画技法 2017-08-08 13:47 0 3014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3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2

第二讲 这一讲主要是起收笔等基本笔画分析。 1、起、收笔。吴昌硕《石鼓文》中起笔和收笔都是自然落和提,很少有刻意逆锋的动作,从图二中所列诸字不难看出。一般说来,篆书圆弧线条可一笔写就,也可两笔完成,“...
书画技法 2017-08-08 13:44 0 1748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2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1

【第一讲】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原载《中国书画报》) ◆ 薛元明第一讲 《石鼓文》为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刻于十个鼓形石上,故名《石鼓文》。每石有一首四言诗,内容是咏秦国君游猎事,所以又称“猎碣”文字。原石高...
书画技法 2017-08-08 13:41 0 2566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1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

 吴昌硕独特的《石鼓文》风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不断磨砺、吸收、锻造和升华的过程。概括起来讲,就是“一家为主,百家为辅”。除对《石鼓文》精研外,吴昌硕还吸收了相当其他篆书的精华,如图一临《...
书画广角 2017-07-11 13:00 0 3696
 怎样临习吴昌硕《石鼓文》

王维诗篆书四条屏创作漫谈

在静谧的诗境中陶醉——王维诗篆书四条屏创作漫谈 在真、草、隶、篆各体中,我尤爱篆书,喜欢那遥远静谧、古穆瑰丽的格调,断断续续写了近十余年。选择篆书与我的性格相关。我素喜静,时常置身于自己的小天地里,读...
书画赏析 2017-06-12 16:30 0 2259
王维诗篆书四条屏创作漫谈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