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标签行草书

宜兴 魏 敏

魏 敏  1963年生,80年代初师从储云先生学书,80年代末在河南书法艺术函授学院研修,2007年《中国美术报》专题介绍,同年出版《魏敏书法作品集》。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宜兴市文化局副局...
宜兴书画家 2018-12-27 14:57 0 6658
宜兴 魏 敏

从汉字形态说到书法美学

“人不仅在意识中以理智的方式,而且也以实际工作活动的方式,表现了他自己,从而在自己所创造的那个世界中观察他自己”。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说的这段话,深深地启迪我们在自己所创造的书法文字形态中观察其美...
书画艺术 2018-11-09 10:55 0 4823
从汉字形态说到书法美学

“行草十家展”看当代草书发展

中国书协名誉主席沈鹏题署的“行草十家展”在全国有着广泛影响和独特魅力。由中国书协展览部、贵州省书协、贵州美术馆主办的“黔行翰风——行草十家展”于9月2日在贵州美术馆开幕,中国书协副主席包俊宜等出席。本次参展的1...
书画广角 2018-09-13 18:41 0 2163
“行草十家展”看当代草书发展

小析行草书的发展方向

 发展应建立于行草书传统之上     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告 诉我们成功不仅来源于自身的努力,我们还要学会运用...
书画史论 2017-12-07 21:51 0 3422
小析行草书的发展方向

最爱行草

 “虽篆、隶、草、章,工用多变,济成厥美,各有所宜。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孙过庭《书谱》)一直以来,书法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国文化的瑰宝。她以其独特的意境美...
书画创作 2017-10-16 19:03 0 2526
最爱行草

浅谈王祥之和他的行草书

艺术是和科学一样伟大的学科,其最本质的喜悦存在于不断的发现中。戊子年的春天,王祥之先生以一贯沉静的口气对我说,他想把行草书再细致地梳理一下。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在这个国家大悲大喜的山河岁月中,我开始收到他飞舞茁壮...
书画艺术 2017-08-30 13:08 0 2505
浅谈王祥之和他的行草书

临习《前后赤壁赋》笔法分析

     对于用笔,赵孟頫有句名言:“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前后赤壁赋》为行书长卷,其用笔的娴熟、精湛一览无余。赵字在笔法上直承右军,以流丽挺健为主,线条温润凝练,外秀...
书画赏析 2017-05-15 23:23 0 2666
 临习《前后赤壁赋》笔法分析

临习《前后赤壁赋》的结字特点

  在这里,又要提及赵孟頫“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的名言。对于笔法,古人是有一套相对谨严的规则,今人孙晓云的《书法有法》一书对此此亦作了专门论述。  但结字都不同,它随着时...
书画赏析 2017-05-15 23:20 0 2750
临习《前后赤壁赋》的结字特点

临习《前后赤壁赋》笔意创作

  当我们对《前后赤壁赋》(附图为作品局部)的笔法、字法特点有所把握后,便可以试着以此笔意来进行创作了。  创作相对于临习,无疑在难度上增加了一层,但只要我们有耐心,就会完成这一过...
书画赏析 2017-05-15 23:17 0 2676
临习《前后赤壁赋》笔意创作

临写《前后赤壁赋》准备

  准备下笔临写前,我们应当做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是准确的思想切入,二是相关的工具选择。《前后赤壁赋》卷(附图为作品局部)为赵孟頫47岁时所作,艺术上正值其深研“二王”书风的阶段,已对行草技法有了相当高...
书画赏析 2017-05-15 23:14 0 2721
临写《前后赤壁赋》准备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又号水精宫道人,浙江吴兴人,为宋皇室赵德芳的后代。赵孟頫于元至元二十三年应选入朝,一生为官,逝后追封魏国公,谥文敏。  ...
书画赏析 2017-05-15 23:11 0 1855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