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熊,1949年2月1日生于西安,陕西当代书法家。是二十世纪陕西印坛第三代印人的代表人物之一, 现为中国书协会员、中国书协篆刻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陕西省书协名誉主席、西安终南印社社长、陕西书学院专业书法家

赵熊是陕西书坛思维敏捷,博学多识的实力派艺术家,在书、画、印创作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融众艺为一体,大器晚成。赵熊在篆刻艺术上下的功夫最大,取得的成就亦最高。他从金石文字学入手,在对传统印章艺术形与神的研习和体味中进行了极扎实的训练,练字炼意,求形取神。他的篆刻取法广泛,战国古玺、秦汉印章及明清各家,莫不潜心研习,具有深厚的艺术积累和造诣,使作品既有浓厚的传统韵味,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他的书法功力扎实,诸体皆能,尤以篆隶和行书著名。赵熊在书法创作上的成功创造在于集多年深厚的篆、隶基础,创作出别具一格的“五分书”,即以篆书之形,表隶书之神,篆隶笔法各取一半,入古出新,气势磅礴而旷达。

赵熊 题秦瓦当王 137cm x 59cm

我每每与人言,赵熊是陕西书画界灵人里少有的那两三个灵人之一。他的灵秀不止在敏捷,更在 智的敏感,反映出一种智者的慧根。他的敏感不是一般的芸芸者众,而是对于节令物候和自身灵性的警惕,是屈原以来中国士阶级一脉相承的因日落月升、惊蛰闻雷般的敏感,而这些,都摇撼着他的心身。他口中是不说的,经常是顾左右而言它的潇洒,而他内心的窃动却实在有一种敬畏,对生命中的有些节骨隐隐的存着些惶惧,而他又会一一的将之赋与诗情。

赵熊 隶书

总括而言,赵熊的诗宗法杜甫、白居易,远绍屈原,因为他的诗情感动并不在一己之身的得失荣宠,而是有关国事而来的民生疾苦,如《风过耳堂吟稿》的第一首《病房老妇叙》三百字可为代表作,诗中的哀婉曲折,语句的平实,描写的入微和切近,诗里老病夫妇的恩爱和艰辛,对女儿的谅情和呵护,分明叫人想起“三吏”“三别和《观刈麦》等等的气骨和法乳,读来是颇令人唏嘘的。但赵熊的诗并非只是以一种心境显示,他的诗也有野逸疏狂的一面,如《五十八岁自问》即是:“懒作王侯怕做贼,盘诘造物我为谁?此身许是遥天雁,空印泥痕便复回。 五十八岁口占二十八岁自问,丁亥春首,风过耳堂主人,赵熊并书。”乍一看,懒作王侯,是他有作王作侯的才能,但他懒得去作王侯,是对王侯没有兴趣;怕做贼,是因为贼是被人鄙弃的一类,怕遭良人白眼,为人所不屑。然而细细品味,回过头再看, 其实在他的心底里,王侯和偷人的贼在人格品行上并无二致,那么他懒做的就不只是王侯,也是贼了;他怕做的就不是贼,也是王侯了。这贼是贼民之贼,而王侯,和王侯的附属官宦,也是虐民之贼;粪土当年,或者竟是今年了。王侯和贼追根问底是在一类,而他,心念苍生,是另一类,与之绝不相容。这王侯与贼都不是他要做的,他期望于自己的是遥天雁,“此身许是”是一个疑惑,但是实是一种自许。试想一下那只遥天雁,飘飘渺渺,玄衣素裳,无挂无碍,却能空印泥痕,这不是远过于粪土王侯和人人得而诛之的乱贼么?

赵熊 题秦瓦屏 138cm x 34cm

收在篆刻集中的文章都不长,如果将印章的边款成文的也算在内,那么纯粹的文章一共16篇,最长的是2006年的《默翁三记》,最短的是《大愚华发以后》,37字,下来是《长辔远驭》印边款,53字,而最长的是《印香斋印》边款,长达276字。这 么长的边款,通印人自己心曲,若促膝把酒,短檠一穗,灯火费 然,娓娓细数,是否古今来最长边款?愚见者盖寡,不能定论。然以之作文章论,简质通赅,冗繁删尽,是许多以文字作稻粱谋 者也要兴叹的吧。但是我最为感慨的还是他的《西湖纪游》:全文225字,录如下:“丙戌十二月初七曰,余在杭州,晨起, 念及近岁两次来杭而未及谋于湖,遂步出客舍,呼计程车直驱西湖。车载余至六公园处,行百步则已驻足湖畔,烟雾渺浩,水波无光,可见者不过三五长而已,再远,则水天不辨矣。白堤一线,似有似无,宝俶淡影,若悬半空,鸥鸟孤飞,翩翩无声,此情此景,仿佛百年前之默片,灰白有致, 苍茫无垠,心遂静而神愈安。天光稍曦,景色渐显,余恐心随境变,转身离去。近处,有古钱塘门遗址,残壁断垣,古木萧疏,石碑镌字,详述历史,知为人工修复,亦足以发思古之幽情,重返客舍,则同行人尚在梦中矣。”在我的心里,还不是赞赏赵熊的文字之美,笔触的细腻,而是感叹他的这份用心,这种久久以来集结下的情愫,简直是一个结晶,鼓动他一个人早早地去撵着看西湖的晨景,那种尚未沾染上一日来的人迹气味的晨光。尤其是他的那种细心,战战兢兢,怕被转变的细微至极的对自己感觉的呵护,令人心里砰然而动。

赵熊 篆书

赵熊的散文显然是明清以来的韵致,有着挥之不去的情怀,近的是延续陈继儒、张宗子一线,远的则是唐宋八家中人物,而他喜欢的似乎是唐人中刘禹锡、柳宗元,而于韩愈殊少亲近,对于苏拭,却又是特别的亲切些,有些私淑的味道,像《西湖纪游》,就能寻得出《记承天寺夜游》的路径。他的潜心,对文章之道走得近的是洒脱又古雅一条脉路。而就赵熊的本质来说,他是长安城里有文有采的一个儒者。

赵熊 隶书

他的书法在陕西已是尽人皆知,深得陕人的尊重,并遥许他居其所之后的捧拱。他对书法有一种自觉。1986年,他37岁,是年迁入西安南四府街新居,因窗对古城墙,他自 题“对墙斋”。他的先生陈少默为他改为“面墙斋”,兼 取“面墙而立”之意。就在这一年的年初,他尝试以隶书形体及用笔融于篆书,自己名曰“五分书。”不过他很快就放弃了这种叫法,因为他自己意识到这种过分著痕迹的努力 太形而下了些。但他依然从汉篆系统中研究探索,追求自己 书体在自然流变中达到一种从形式到精神真实显现。从那时 至今,27年过去,他的这种书体已臻成熟,甚为爱好书法的 人殷殷激赏,亲切的呼之为“赵熊的扁扁(biabia)隶”。 这种隶书视觉形体呈扁伏状,有早年《曹全碑》的烙印,然而结体实为槽书方正之形,用笔非篆非隶,亦篆亦隶,饱满中和,内力鼓蓄,蕴藉雅致,中规中矩,然而却又具欹仄之态,有情有趣,耐看好看。他从5岁开始在家人的耳提面命下写大字仿红,13岁从《汉碑大观》开始习隶,15岁自己购得文物出版社的《曹全碑》字帖,勤学苦练,之后楷隶草行间杂,因为篆刻,字里又镌着刀法的金石。因为金石的形状太显赫,看他的字,似乎能听见战阵厮杀里金铁的交鸣。又因为在陕西,我私下里以为他的扁扁隶也曾受到过寇遐和楚帛书的启发。2009年4月18日,几家联合举办了他的“境由心造——赵熊诗文书法篆刻展”,在陕西美术博物馆,我看到了严谨而才华熠熠的赵熊,把他60年的沉淀挥发得满壁生辉,璀燦绚烂。他的巨幅篆书8尺对联“有风过耳无事面墙” 神采逼人,风范泱泱,令人一望而心悦神怡,觉得陕西有这样的字,有这样的人,不枉碑林在长安城里,也不怯唬外面会有人携了毛锥要凌逼关中。有他在,我们心里会踏实。而这幅字,也正是《境由心造》的压卷之作。可以想见那风, 以后还会过耳;那墙,他以后还是要面对的。那些时间,那些风事,那些事跟风,是有的,也都是没有的。事在风中, 风卷风旋风翻事,似是而非。虽然这副巨联带着些机锋,但可以说,赵熊也不会是老僧,只能是儒服。

赵熊 行书

书法而外,支撑他生命,使他的生命饱满的,就是印。 他的印章自12岁开始阅读,13岁操刀,17岁集第一本印谱 《代代红》,1978年和老一辈人发起成立“四人帮”倒台后 全国第一家民间印人组织“终南印社”,这一年他29岁,逼近而立。而他却确确实实的已 经先而立之年挺立起来了。之 后傅嘉仪英年弃世,他接任社 长,直至于今,他的印人生涯 已整整50个春秋。集子收入他 从1977年17岁时为自己刻的自 用印“赵熊”名章始的印一共 90枚,集子设计为左开本,书 法一律趋右,篆刻一律靠左, 编排用心,精微广大,讲究之 至,眼福者,莫过于欣赏此类 书籍。读这些印,有一种喜, 有一种苦,有一种淫,有一种 执拗,还有一种放纵;旁敲侧 击,通往他的“野狐禅”的不 安分的巷道。他的印应该是中 国印坛支撑着西北甚或黄河流 域的砥柱吧。

赵熊 题唐麒麟蔓草纹方砖

现在,在他的风过耳堂里,多数时节他会署款“老墙”。陕西人爱把谈话闲聊 叫“谝。”我们在他的风过耳堂里谝着谝着,他有时会说:“我有时就想诀一声。”他的老家本来在山阴道上,可是从他先祖占籍祥符取中进士,分发到陕西坐官,就变成了陕西人,在他,是西安城里人,却是一口的陕西方音。此时,指着编印精整的新出的《案头刈青——赵熊诗书印》,他拿完全的陕西方言说:“人心幻变水何如,冷雨和风配马驴。才別贫寒草庐所,便思富贵帝王居。平章焉知甚麟鱼。”落款是“癸巳春日口占 老墙信手”。是春天才写的。 当年是2013年,干支癸巳。这 首七言律诗平平仄仄、抑抑扬 扬的表达着他的诀意,沉婉而 不伤,保持着一贯的体面,读 过了,在呵呵的笑声里,觉得 他的诀,就是大珠小珠年过花 甲的春风过耳,秋风过耳。

赵熊 作品

赵熊的印艺独具一格,他是西安印坛最有影响的终南印社社长,却与时风不太同流:“因为我不太和官场联系,和企业家联系也不太多。这是我性格中的缺点,所以这个印社的发展现在也有很多困惑。我一直有一个想法:文人雅事,好像也不宜跟钱和权离得太近。如果跟钱和权离得太近,人文的精神和风骨可能要受点影响。但是不跟钱和权离得太近,客观上肯定影响这个社团的发展,得到的支持可能不够。”

赵熊曾写过《砚边有思》:“濡朱染墨此生残,换取霜丝意坦然。成败丑妍皆幻象,人褒人贬是因缘。”他觉得在“风过耳堂”最好的状态是没人敲门,没有电话,安安静静地沉浸在艺术世界里。他笑道:“如果中央台来采访我,问我幸福不幸福,我肯定要说幸福。我比较容易满足,也没有什么大志,所以感觉还是很幸福。

更多的书画内容,更精彩的书画人物介绍,请继续关注:书画艺术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