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简单-李可染

1947年夏初,刚到北平不足一年的李可染就在中山公园办了一个画展。这是他到北平后办的第一个展览。当时,北平艺专校长徐悲鸿和学校的诸多同仁都前往祝贺。看了展览,许多原来对李可染不太了解的人都大为诧异,没想到平时言...
书画艺术 2017-08-23 17:06 0 2505
原因很简单-李可染

深蕴的文化,徐锡澄

作为当代重要的书法家,徐锡澄是尊古者,因此,清晰、深入的文化记忆,落实到他的笔端,自然产生的是与传统一脉相承的艺术表述。当书写的真实与记忆的真实相一致时,所构筑起来的艺术世界当然生动、完整、进退相宜。这是典型的...
书画艺术 2017-08-23 16:59 0 3166
深蕴的文化,徐锡澄

李可染钟爱画钟馗

李可染早年画过许多历史人物,有的取材于唐宋笔记小说,有的取材于《世说新语》。不管是画哪一个人物,他都要经过深思熟虑才动笔。 另外,李可染还比较喜欢画钟馗。原因有三:一、他的老家是徐州,他跟许多徐州当地...
书画艺术 2017-08-22 15:23 0 3106
李可染钟爱画钟馗

王个簃与古琴

古琴,亦称瑶琴、七弦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弦乐器之一。有关琴的文字,早在《诗经》中就有,比如“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等,从中可看出琴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八音之首”的琴,被列为“琴、棋、...
书画艺术 2017-08-22 15:06 0 3307
 王个簃与古琴

吴茀之亦擅山水画

众所周知,吴茀之(名谿,以字行)是一位写意花鸟画名家。其实,他不但在花鸟画领域成绩卓著,山水画也出手不凡,只是因为他创作的山水画数量很少,故而未得到太多的关注。1928年刊印的《茀之画稿》中就收录了六幅山水画,...
书画艺术 2017-08-22 14:36 0 2302
吴茀之亦擅山水画

书奴不枉

自成一家方为贵。既然从艺,都有这种想法,似乎不这样就无艺术理想可言。成不了书家而成为奴,历来为人所忌。书奴代表了不思开拓、创造,因循守旧、泥古不化等非活化素质,也是缺乏才气、能力的体现。因此人人皆有成书家之念,...
书画艺术 2017-08-22 14:25 0 2010
书奴不枉

写竹

竹是中国画中技法最为讲究、笔墨结构最为严格的题材之一,花鸟画中尤以兰、竹最难出彩。古人常说:“一世兰,半世竹。”言下之意,就是说写竹要笔笔见功夫、叶叶讲理法。竹子历岁寒而不凋、虚心劲节、刚而兼柔的品性和儒家、道...
书画艺术 2017-08-22 14:10 0 2032
写竹

雁画诗的八个妙用

人到老年,自然会产生一种紧迫感。古人有“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的佳句,白石老人也有“画者工之余,诗者睡之余”之说,可见前贤对时间、读书的重视。今日兴浓,且暂无绘事,欲在题画诗上作点小文章,以求教于诸位...
书画艺术 2017-08-22 13:47 0 2077
雁画诗的八个妙用

如入仙境唐光元山水画

作为一位画家,不能靠理论观念与观众对话,而要靠自己的作品说话。只有精彩的画作才能真正同观众沟通。前段时间,同唐光元通话,他在电话那头笑着说:“过两天给你用特快寄本画集看看,多多指点!”果然,三天后,我就收到了他...
书画艺术 2017-08-22 13:35 0 1841
如入仙境唐光元山水画

任庆明的工笔人物画艺术

在中央电视台、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首届全国电视中国画大赛上,一位画家的作品《绿荫》引起了专家们的一致称赞。他就是天津画家任庆明。任庆明自幼酷爱绘画,1974年上山下乡插队到农村,受河北省画家陈继荣先生启蒙,...
书画艺术 2017-08-22 13:30 0 4030
任庆明的工笔人物画艺术

沈墨与他的画马艺术

伊犁州美协副主席沈墨,本名沈邦富,浙江建德人,于上世纪50年代来到新疆。他在中国画领域自学成才,用笔大起大落,随性抒写。其作品大气而不失灵秀,雄奇而不失柔美,可谓风韵独具。沈墨  绘画作品欣赏沈墨在西...
书画艺术 2017-08-22 13:16 0 3429
 沈墨与他的画马艺术

发自心灵的讴歌《铁军勇士》

5·12汶川大地震是历史上一次罕见的灾难。“国难当头日,军人请命时。”5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河南省焦作市某部两千余名官兵奉命奔赴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执行抗震救灾任务。广大官兵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数十...
书画艺术 2017-08-22 13:11 0 1855
发自心灵的讴歌《铁军勇士》

场景热闹主角抑郁,顾闳中

珍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韩熙载夜宴图》卷(下两图为作品局部),出自五代南唐顾闳中之手,且是他的唯一传世作品。此卷为绢本设色,纵28.7厘米,横335.5厘米,是一幅反映当时贵族阶级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此卷是顾闳中奉...
书画艺术 2017-08-22 12:40 0 2655
场景热闹主角抑郁,顾闳中

诗人觅句之神态一一毕现

古代人物名画《文苑图》(见下图)因无作者款印,画左又有宋徽宗瘦金体书题的“韩 文苑图,丁亥御札”,故曾被认为是唐代韩 所作。《宣和画谱》中著录的韩 作品有36件,流传至今的仅有《五牛图》,所以,我们无法将《文苑...
书画艺术 2017-08-22 12:32 0 2520
诗人觅句之神态一一毕现

董源《潇湘图》

五代、宋初的“三家山水”,为我国绘画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后世难以逾越。关于“三家山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其一是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所谓的“画山水唯营丘李成、长安关仝、华原范宽,智妙入神,才高出类,三家鼎峙,...
书画艺术 2017-08-22 12:26 0 4505
董源《潇湘图》

于苍老中见俊秀,柯九思

“帷幔翠锦,戈矛苍玉。虚心异草木,劲节逾凡木。”这是宋代墨竹画家文同《咏竹》中的诗句。竹子清新、高雅、恬淡的气息,让人神清气爽;其坚韧、顽强、挺拔的品性,又让人由衷折服。中国人喜竹、爱竹、写竹、画竹,在魏晋时期...
书画艺术 2017-08-22 11:51 0 1952
于苍老中见俊秀,柯九思

朱德润的《秀野轩图》

在山水画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元代是一个画风转变较大的时期。从写实到抒情,从“可游”到“可居”,无论意境还是笔墨,都从一种风格向另一种风格转变,新旧风格的交替与冲突、吸纳与融合在绘画中随处可见。当时的画坛领袖,也是...
书画艺术 2017-08-22 11:46 0 2346
朱德润的《秀野轩图》

华喦《天山积雪》能使江山面目新

清代华喦的人物画成就突出。近代吴湖帆曾高度评价华喦的人物画“在十洲、老莲外,独具机杼,堪称鼎足”。华喦近学王树榖,远宗陈洪绶、李公麟等名家,用线似马和之的“兰叶描”,用笔简练,自成一家。华喦所绘的人物形象虽有些...
书画艺术 2017-08-22 11:17 0 2675
华喦《天山积雪》能使江山面目新

贾占强和他的书法艺术

古城西安沐浴在温软的阳光里,有些许沉潜后的骚动。一幕大戏即将上演。 这时,一个背着大包、身着羽绒服、从渭北黄土高原来的青年撞进我的视野。他低着头,猫着腰,拐进展厅里,也不言语,脸上泛着经炉火或风沙侵袭...
书画艺术 2017-08-22 10:42 0 3883
贾占强和他的书法艺术

书法应有“朦胧感”

诗有“朦胧诗”。“朦胧诗”,顾名思义,应有“朦胧感”,读时感到朦朦胧胧,其旨趣常于朦胧中得之,要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凭读者意会。“朦胧诗”在诗坛上曾一度引起争议,但本文无意对此发表或褒或贬的意见,只是从“朦...
书画艺术 2017-08-22 10:31 0 3393
书法应有“朦胧感”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