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绘画的略想(下)

然而历史将前进。一种“回摆”的趋势正在出现。当然,这里所说的“回摆”,不是指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向写实主义表现手法的回摆,而是指被上述精神矛盾困扰的人类向和谐自然的精神生活的复归。而这种“回摆”的重要形式,就是东...
书画艺术 2017-08-16 16:47 0 2359
绿色绘画的略想(下)

绿色绘画的略想(上)

一、差异互补观念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是一种早已形成的历史存在。 东西两大文化体系在本质上代表了人类精神生活的两大基本倾向,或者说两大基本类型(模式)。它们在两千余年的世界历史中互相补充,构成了...
书画艺术 2017-08-16 16:44 0 2316
绿色绘画的略想(上)

清寒迹象

欣赏绘画作品,我们很容易地感受到笔墨的艳丽和清寒。以花鸟画为例,牡丹总是浓艳张放的,花枝招展,色泽富贵,春意盎然。画面给人的审美指向是十分明确的,那就是带有明显的倾向性,体现着喜爱圆满、富足、祥瑞的精神向往和需...
书画艺术 2017-08-16 16:39 0 1858
清寒迹象

饶有雅趣残缺字

闲暇到茶馆里喝茶,偶然听到一则有关残缺字的笑话。说是某市中心有一“双汇牌火腿肠”的霓虹灯广告牌,因广告牌做工不好,不久变成“双汇牌人腿肠”,后又变成“双汇牌人腿”,再后来成为“又一片人腿”。此类有碍观瞻的残缺字...
书画艺术 2017-08-16 16:36 0 2087
饶有雅趣残缺字

王一亭与关东大地震

在日本东京的横纲公园(陆军被服厂旧址)内,有一座纪念关东大地震的东京都复兴纪念馆。一走进该馆二楼的展示厅,就能看到墙上挂着四幅绢画(见图),分别为《拾得大士图》、《寒山大士图》、《铁拐仙人图》、《蛤蟆仙人图》,...
书画艺术 2017-08-16 16:35 0 2280
王一亭与关东大地震

不循常理的“写意”之作

与徐渭并称“青藤白阳”的陈淳,其书风与徐渭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放荡不羁的书法取向、不拘成法的自我革新、不循常理的大胆创造……凡此种种,使得陈淳的书法,无论是在风格上,还是在整体的趣味上,抑或在体察、表现内心深处的...
书画艺术 2017-08-16 16:30 0 2164
不循常理的“写意”之作

围绕主题创作,名家当率先垂范

2008年,某书法专业报以10个版面推出“年度巨献”———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著名书法家邀请展作品选刊。89幅大作一展89位书坛名家的风采,令人目不暇接,获益匪浅。然而,在领略名家风范之余,不免心存遗憾。一...
书画艺术 2017-08-16 16:04 0 2165
 围绕主题创作,名家当率先垂范

我论美术高考

美术高考持续高烧不退,的确是我国高等美术教育中的一种独一无二的奇观。但在这种美术高考的“牛市”表象下,却潜藏着许多弊端和巨大危机。一、美术高考先天不足 首先是中学美术教育具有方向问题。中学美术教育的主...
书画艺术 2017-08-16 15:58 0 1694
我论美术高考

山花已到烂漫时,孙其峰

今年是美术大师孙其峰先生从艺82周年。他8岁习画,24岁考入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科,先后师从汪慎生、王友石、黄宾虹、李苦禅、徐悲鸿诸位大师,苦练书法、花鸟、山水诸艺。现孙先生虽已90高龄,但仍文思敏捷、砚田挥毫...
书画艺术 2017-08-16 12:54 0 2481
山花已到烂漫时,孙其峰

元代黄公望的《仙山图》

元代的山水画多被画家当做言情寄兴的手段,以表达画家的自我人格与个性。元代黄公望的《仙山图》(见右图),便是通过描绘山林秋景来抒发画家淡泊、清逸的出世思想。此图为绢本,纵74.9厘米,横27.5厘米,现藏于上海博...
书画艺术 2017-08-16 12:41 0 6345
元代黄公望的《仙山图》

废画三万,骆风

废画三万,是我自勉的豪言壮语,惭愧的是如今只有废画三百。三万当然是虚数,但苦心笔耕、磨穿铁砚方能有所收获。齐白石、黄宾虹作画的数量是惊人的。大师的勤奋由此可见一斑。 写意花鸟画,除了巨幅的创作外,一般...
书画艺术 2017-08-16 12:10 0 2477
废画三万,骆风

逸笔淡墨抒心境,李苦禅

李苦禅的大写意花鸟画,充满了性灵、率意、学养、见识,是画家本人的情感图录。 纵观古今画坛,凡卓有建树的前辈大家,无不历经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漫长,而且寂寞。李苦禅就拥有这样的人生经历。与...
书画艺术 2017-08-15 22:31 0 2530
逸笔淡墨抒心境,李苦禅

清香发后万里春

那是22年前的事了。 1987年阳春,一个星期天的傍晚,我按约定准时来到广东省人大代表下榻的京西中组部招待所,刚用过晚餐从大餐厅回来的关山月先生已经沏上茶,在房间里等我了。75岁高龄的关先生精神矍铄、...
书画艺术 2017-08-15 22:22 0 1896
清香发后万里春

戴着镣铐跳舞

在所有的书体中,草书创作最难,因为它是书家全面修养和功力的展现。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它又是最容易上手的书体,因为它能充分表达个人的性情,因而深得许多人的喜爱。 当今存在一种现象:有的人基本不下临摹的功...
书画艺术 2017-08-15 22:19 0 1828
戴着镣铐跳舞

最后的讲演

任何人皆无法决定自己生命的开始,死亡有时却可以选择。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因为无法解释厄里帕海峡为何每日多次改变水流方向而投海自尽。而每个人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声音,亦是千奇百怪。有的人可能是默默无语,不...
书画艺术 2017-08-15 22:16 0 2125
最后的讲演

书坛秋实晚

以乡翁之声名,九旬高龄始享誉当代书坛者不多,陕西省高陵县的魏含章就是一位。他以自己精湛高深、卓然自立的书艺生发出不少奇事:他是西安碑林博物馆创建九百多年来唯一一位以乡野身份受聘的研究员;他还未成为陕西省书协会员...
书画艺术 2017-08-15 22:10 0 2525
书坛秋实晚

陶醉在古韵与灵气交织的世界里

品读中国书法,无疑是一种大美的享受。历史上,书法家们凭借自己的悟道灵感和创新精神,创造出了篆、隶、楷、行、草等多种字体,使中国书法辉耀云天,为中华文化增光添彩。走进济南市文联副主席、书协副主席张国英的书法园地,...
书画艺术 2017-08-15 22:06 0 2563
陶醉在古韵与灵气交织的世界里

“字不要好时,便好”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入编小学生课本、言浅意深、脍炙人口的诗作出自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朱熹之手。在中国历史上,朱熹可谓国学大儒。他是“二程”(程颢、程...
书画艺术 2017-08-15 21:59 0 2426
 “字不要好时,便好”朱熹

书法改写了她的人生

两年前初识翟庆芳大姐,是在课后切磋书法的时候。当时我很惊奇,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站在条案前,挥笔自如,不抖不颤,字写得浑厚有力,颇有《张迁》的韵味。后来熟悉了,方得知老人的一些故事。 人寿多舛,翟大姐...
书画艺术 2017-08-15 21:57 0 1822
 书法改写了她的人生

一幅画填补了一段历史

前不久,在武汉市江汉区档案馆举行的捐赠仪式上,83岁的王业信将自己精心绘制的水墨长卷《汉口帝主宫》郑重地捐赠给了江汉区档案馆。经过有关专家认真考证,这幅水墨长卷再现了武汉市闻名于世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汉正街的一段历...
书画艺术 2017-08-15 21:53 0 2193
一幅画填补了一段历史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