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成国内各类青年美展弱项 国画在国内各类青年美术大展的比例在下降,一些从事国画的年轻人对自己的作品能够入选缺乏信心。最近,已正式向全社会正式征稿的“2009上海青年美术大展”主办方表示,在本届美展征稿评选中,将进一步完善措施,以推动国画... 书画艺术 2017-08-20 20:38 0 1773
奉献精神和批评高度—靳尚谊访谈录 贡献在理清油画的基础问题上面对好评如潮和令人惊叹的艺术成就,靳尚谊非常理性地说道,这次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捐赠活动,是个小展览,不是很重要的。算起来我是中国第三代油画家。油画在中国是个年轻的画种,中国最重要的画种... 书画艺术 2017-08-20 17:24 0 1920
俞庆在,轻舟已过万重山 不论何处,只要有华人处,差不多都有中国书法,这是中国书法的艺术魅力所在,也是中国书法有顽强生命力的表现。就连远在南太平洋的岛国文莱,也有书法学会和书法家俞庆在。 俞庆在,1943年生,文莱留台同学会汉... 书画艺术 2017-08-20 16:48 0 3620
墨象书 1945年随着二战的结束,日本的战败,使得当时日本社会的形态发生了彻底的转变。以大众个体来说,人们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压抑,且生活上的衣、食、住、行皆不如意;惨败的战后遗留,使人们的自由行为受到极大的限制。又正是... 书画艺术 2017-08-20 16:44 0 2491
高山流水李克柔 1993年癸酉中秋节前,越南华人画家李克柔的第一次个人作品展在越南胡志明市巴斯德街美术协会公开展出。《越南解放日报》的“文艺版”用大块版面报道了这项活动。据介绍,为了筹备这次画展,李克柔走遍了越南的名山大川,搜... 书画艺术 2017-08-20 16:40 0 1833
记山东画家姚三石 中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在当今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中国画不仅能陶冶人的性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还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哲学思想。鉴于此,古往今来的众多文人雅士都钟情于绘画。 山东画家姚三石天资聪慧,酷... 书画艺术 2017-08-20 16:38 0 2266
竹之气节兰之柔劲, 赵雍 一部中国绘画史所承载的是中国文化特征下的那一幅幅烟雨迷蒙、婉约典雅的诗性图画。在中国绘画史上,一批批饱览诗书、满腹经纶的文化人凭着自己执著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最终达到了艺术的至高境界。不管是主张诗、书、画一体,... 书画艺术 2017-08-19 20:55 0 2455
摩擦艺术 古人的书法术语中,有著名的“屋漏痕”和“锥画沙”。它们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即用笔要有摩擦感,要有涩势。“屋漏痕”是一种生活现象,雨淋墙头,沿墙壁由上而下缓缓垂落,墙壁不甚光洁,阻碍漏痕的快速下行,于是一边缓进,一... 书画艺术 2017-08-19 20:37 0 2084
赵无极幸得林风眠赏识 赵无极是法兰西艺术院院士,著名的抽象画家,名重西方艺坛。鲜为人知的是,他早年在杭州艺专学习时,却险遭开除,幸亏林风眠慧眼识才,竭力保护,否则,很可能就不会有后来的大画家赵无极了。 1935年,14岁的... 书画艺术 2017-08-19 20:18 0 3209
才情与性格的写真 我们这里要欣赏的是南京博物院所藏祝允明楷书《致顾箬谿书札》(上图为作品局部)。作品纵22厘米、横69.3厘米。书札后有朱文名印“晞喆”,另有白文印两枚,分别为“吴兴下若生人”和“情深怀古”。书札右下方有一枚“墨... 书画艺术 2017-08-19 19:59 0 2068
质疑“颜筋柳骨” “颜筋柳骨”概括的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特点。这一观点被当做“至理名言”,流传甚广,影响深远,以至近期还有学者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中予以肯定和褒扬。但是我认为这种观点并非十分准确,而是“半对半不对”。也... 书画艺术 2017-08-19 19:43 0 4529
心中有真情,宣家鑫 前不久,上海静安书画院院长、中国书协会员宣家鑫在上海图书馆举办了自己的个人书法展。展览开幕式上,当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杨益萍宣布,宣家鑫出资300万元通过市文联设立“上海市青少年书法艺术奖”,用来鼓励、帮助有志于... 书画艺术 2017-08-19 19:28 0 1840
千里寻访青云谱 从山东去黄山旅行,本不需经过南昌。为访青云谱,我特意拐了个大弯,去了南昌,多走了一千里路。 青云谱在南昌南部,始建于春秋时期。相传,周灵王之子晋曾在此筑基炼丹。西汉末年,南昌尉梅福弃官隐钓于此,后人还... 书画艺术 2017-08-19 19:15 0 1979
妄言书家 1979年,我由报社调往江苏省文联,任省书协秘书长,干了七年,因之见到了不少书法大家,如林散之、胡小石、萧娴、费新我、钱君匋、启功等。自然,也就在各位大家案前,我亲见了他们执笔挥毫。现在,这许多的书法大家都已谢... 书画艺术 2017-08-19 18:33 0 2094
拂拂欲动款款生情,杨建臣 在我的印象中,上海书法家杨建臣的书法虽四体皆工,但使他声誉鹊起的却是他的草书。他的草书在对孙过庭、张旭、怀素、王铎深入研讨的基础上,糅以北碑雄强的笔法,别成奔放潇洒而又矫健峻拔的境界。这次,他的小楷书扇面结集,... 书画艺术 2017-08-19 18:04 0 2629
陆师道行书《赠绍谷诗》 明代中叶以来,“吴门书派”的崛起,改变了明初低靡单调的书法审美趣味,成为明代中期书法发展的主流,影响达百余年之久。“明四家”之一的文徵明作为多才多艺的长寿书画家,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都是巨大和深远的。文氏的后裔,... 书画艺术 2017-08-19 17:55 0 2133
曹知白的《溪山泛艇图》 我第一次知道曹知白是二十多年前刚收藏字画时。那时曾过手一件吴湖帆临仿他的墨笔山水立轴。我当时不玩古画,只知道吴湖帆名气大,但并不知道曹知白为何人。我想,既然连吴湖帆这样有名的人也临仿曹知白的作品,想必曹的绘画水... 书画艺术 2017-08-19 17:45 0 4427
唐代篆书复兴简述 历时千年的“篆学中废”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篆书的实用价值为其他更简易、更便于书写的书体替代。后人“学书者惟真、草是攻”而不曾省其本源,亦是必然。而于篆体留心不多,用力必少,偶作小篆亦不循秦时旧制,再加上不精文... 书画艺术 2017-08-19 17:41 0 3413
对艺术完美境界的追求,孙其峰 天津的孙其峰先生是大家公认的美术教育家。他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的美术教育工作,且已将其艺术理论与实践构建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全国各大美术学院中,天津美术学院的花鸟画教学出类拔萃,而这离不开孙先生的一份功劳。&nbs... 书画艺术 2017-08-19 17:00 0 2216
天地广阔气概恢弘,盛懋 盛懋的《秋舸清啸图》(见上图)为绢本,设色,纵167.5厘米,横102.4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此图描绘的是秋季景致,展现出一派悠闲的情调。远山连绵起伏,山形平缓柔和,层层推远,最远处只露出朦胧的山影。一片平... 书画艺术 2017-08-19 16:49 0 2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