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美术界的十大套路评论
不知从何时起,助力美术创作的美术评论这一块,竟变得有些恶俗与媚俗。纵观眼下的美术评论,许多都落入俗套或说落入了一个无法评说的黑洞之中。几年前,就这种现象写过文章,但都不成体系;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套子,让余乐...
书画史论
2018-10-12 23:19
0
2235
潘天寿“拉开距离”的当代意义
今年是潘天寿诞辰120周年, 潘先生的人格、艺术和思想,很多方面值得我们纪念。但我认为, 潘先生的“拉开距离”,是对于我们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的问题。 这个时代的世界,趋于世界化,即所谓地球村,是平铺化(...
书画史论
2018-10-12 23:00
0
3027
谢稚柳 老去粗豪是本师
谢稚柳出生于江苏常州一个书香世家,他爱好读书也爱书画,从私塾开始,课余便临习书法绘画。19岁那年,谢稚柳便告别父母到南京谋生,白天上班,晚上就在官署宿舍里临习古画。他在上海南洋中学任教的兄长谢玉岑来信,说结识了...
书画广角
2018-10-11 23:52
0
3781
有感于杭城的两个画展
潘天寿画展是继去年在中国美术馆展后移师杭州的又一次大亮相,虽然他的作品我多次看到过,但展厅正中悬挂出巨大尺幅的作品依然让我怦然心动。潘天寿是当代中国四大家之一,对于他的学术成就和历史地位,早有定论,无须赘言。我...
书画市场
2018-10-10 22:26
0
2799
南宋人 如何装裱 书画
宋人周密《齐东野语》中有《绍兴御府书画式》一节,记述了南宋宫廷装裱历代书画名迹的规范和要求。如其所言:“装裱裁制,各有尺度,印识标题,具有成式。”那么南宋人究竟如何装裱书画?所谓的“成式”又是什么样呢?宋人的修...
书画市场
2018-10-10 22:21
0
2919
启功 诙谐精炼 坚净翁
启功幼年时看到祖父书案边墙上挂有大幅山水,又见其在扇面上几笔画成竹石,感到非常奇妙,便产生做一个画家的愿望。经长亲带领,拜贾羲民先生学画。贾先生博通画史,对于书画鉴赏也极有素养,见解卓识。他常带启功到故宫博物院...
书画天地
2018-10-10 22:16
0
3661
何绍基展带给我们的思考
何绍基一生临池之功至老不废,每临一通,意必有所专属,或取其神、或取其势、或取其用笔,或取其结构分布……一通有一通的用意,而无一通与原碑全似;他兼收并蓄,融汇碑帖,对于尊碑之风既非一味盲从,对于帖学不足也非全盘摒...
书画史论
2018-10-10 22:13
0
2397
唤醒自然生发的“真山水”
利用今天的创作对山水进行思考和探索,如何能够唤醒我们骨子里面自然生发的那种对“真山水”的经验,用创作去唤醒经验,而不是说使用一种既有的外在附加修饰手法。马良 二手唐诗 胶片 2008年 之前在天目山里...
书画广角
2018-10-10 22:10
0
2403
当代漆画材料语言实验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漆画受千年来传统漆工艺影响,“平、光、亮”被作为评判漆画的标准,而新时期漆艺术所能承载的文化容量早已超出了传统漆艺的范畴,需要更加丰富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来体现漆艺家精神层面上的思考成果。因此,...
书画广角
2018-10-10 22:08
0
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