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帖之祖《淳化阁帖》(之七)
清乾隆帝嗜晋人书,相继得右军《快雪时晴帖》、大令《中秋帖》、王珣《伯远帖》(见附图上者为局部),以为稀世之珍,于内廷养心殿西暖阁温室专贮,颜曰“三希堂”。乾隆帝亲书联匾并作《三希堂记》,联曰“怀抱观古今,深心托...
书画赏析
2017-06-09 21:34
0
2651
法帖之祖《淳化阁帖》(之六)
西晋书家,作为“二王”的先导,有一位在书法史上极有地位却又常常为人们所忽视的重要人物,他就是陆机。陆机之所以被忽视,大概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他的作品传世的只有一件———《平复帖》(见上图),寥寥数行,至少在数量...
书画赏析
2017-06-09 20:54
0
2549
张旭名下三帖笔迹辨异
所谓张旭名下三帖,指的是《草书千字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古诗四帖》 (以下简称《千文》、《心经》、《古诗》)。 据元骆天骧《类编长安志》载,宋时京兆知府吕大防曾将唐张旭草书《千字文》...
书画赏析
2017-06-09 20:51
0
3103
法帖之祖《淳化阁帖》(之五)
五、两晋书家 《淳化阁帖》以“二王”法书为精华。以在书法史上的地位而论,《阁帖》具有开山之功;以艺术价值而论,《阁帖》无疑因其汇集了面目多样的“二王”法书而独尊。 《阁帖》以一半篇幅摹刻&n...
书画赏析
2017-06-09 20:22
0
2842
法帖之祖《淳化阁帖》(之四)
四、王献之的行书 王献之的行书,受自家学。那个“背后掣笔”的故事,妇孺皆知,虽然荒谬之极,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右军对大令的器重和父子的默契。事实上,王氏昆仲之中,也以大令最能传右军家法,其成就足以与其...
书画赏析
2017-06-08 19:52
0
2750
法帖之祖《淳化阁帖》(之三)
三、王羲之的行书 王羲之《十七帖》格调醇雅、篇幅宏大,为右军草书的典范,在《阁帖》中占有重要地位。或可说,《极寒帖》局部 《阁帖》因为有《十七帖》而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相对而言,右军的行...
书画赏析
2017-06-08 17:10
0
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