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长安画派大家方济众

书画艺术网书画艺术2024-12-05 13:2013100
方济众(1923年—1987年),著名国画家,笔名雪农, 出生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武侯乡方家坝村,“长安画派”主 要画家之一。自幼受兄长和美术教师影响,学习诗文绘画。 20世纪40年代随赵望云先生研习中国画。1949年后任《西北 画报》编辑室主任,西北美术协会秘书,西安美术协会秘书 及创作委员会副主任。20世纪50年代在美协西安分会国画研 究室从事...

方济众(1923年—1987年),著名国画家,笔名雪农, 出生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武侯乡方家坝村,“长安画派”主 要画家之一。自幼受兄长和美术教师影响,学习诗文绘画。 20世纪40年代随赵望云先生研习中国画。1949年后任《西北 画报》编辑室主任,西北美术协会秘书,西安美术协会秘书 及创作委员会副主任。20世纪50年代在美协西安分会国画研 究室从事创作。

长安画派大家方济众 长安画派 方济众 第1张

方济众像

1978年后任陕西美协副主席,提案筹备建成 陕西国画院,并担任首任院长,开办“国画家研修班”,从 全国邀请专家学者、著名画家和文艺界的前辈为学员讲课、 示范并举行文学讲座。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 书法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书法家 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文联副主席、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 五届陕西省政协常委。

一、薪火传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形成的画派中影响最大的长安画 派,因其鲜明的革命的创新精神,在中国画坛从传统向现代 的转化中,直接影响了近代中国画的发展方向。 20世纪初,在中国社会和文化大变动时期,赵望云受到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奉行艺术应该走出象牙之塔,走向 民间的主张,开始画农村、画农民,反映战争之下的社会现 实生活,为传统中国画开拓了崭新的审美领域。40年代移居 西安,团结了一大批中国画画家,为长安画派的形成奠定了 基础。石鲁青年时期反叛地主家庭,奔赴延安,在延安的革 命氛围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长安画派大家方济众 长安画派 方济众 第2张

方济众看望老师赵望云 1973年        右起:方济众与黄胄、何海霞一起作画 197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延安来 到西安,给西安画坛带来了浪漫的革命基因,石鲁以其独树一帜的旷世才情以及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主题性美术创作中的辉煌 成就,成为长安画派的精神旗帜。何海霞从临摹入手,从《芥子园 画传》到各家各派均有深耕,在长安画派的构成里,何海霞在传统 技法方面发挥了作用。方济众作为长安画派创派画家中最年轻的一 位,他不仅是中国画的继承者,也是中国画的传薪者,他对长安画 派的贡献更多体现在薪火传承上。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美术家协会西安分会自行解散, 人员散落于各地,“文革”后,方济众从下放之地汉中回到西安, 其时赵望云病逝,石鲁病重,他承担起恢复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的重 任,积极推进陕西省美术馆(现长安画派艺术中心)的建设和落 成。

长安画派大家方济众 长安画派 方济众 第3张

方济众 终南雪霁 68cm×66cm 1980年

1979年在陕西省政协会议上,政协常委方济众联合委员罗铭共 同提交议案,成立陕西国画院,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获准 立项。1980年开始筹建,1981年元月5日陕西国画院正式成立,这 是“文化大革命”之后全国成立的第一家省级画院。陕西国画院成 立伊始即确立了“继承长安画派,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 以中国画创作研究为中心,出作品、出人才、出经验,在省内起学 术带头作用”的办院方针。首任名誉院长为石鲁,首任院长为方济 众。 十年浩劫,长安画坛的老一辈国画力量遭受了严重的摧残和 打击,“文化大革命”之后,中青年画家普遍存在中国画传统基础 薄弱,对中国画的艺术规律缺乏深入研究等缺陷,在理论上和实践 中都有待提高。方济众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主动承担起延续长安 画派精神和文脉的重任,亲自出面向省委省政府打报告要经费,联 合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由于石鲁病重,方济众是省美协实际主持工 作者),于1982年2月15日至4月17日,在陕西国画院举办了中国画 研修班。学员汇集了全省各地区的优秀美术工作者55名。

长安画派大家方济众 长安画派 方济众 第4张

方济众 岩畔 88cm×67cm 1980年

方济众一 封又一封地写信,在全国范围内邀请了34位著名画家、理论家、文 学家前来讲课,其中有蔡若虹、吴冠中张仃、黄胄、陆俨少、何 海霞、崔子范、周韶华、程千帆、刘文西、王子武、刘自椟、杜鹏 程、何正璜、霍松林等,目前陕西许多老一辈著名画家都是当年研 修班里的学员。 改革开放初期,大量世界现当代艺术涌入中国,在一些年轻的 前卫艺术家眼里,中国画成了保守落后的代名词。1985年7月李小山 在《江苏画刊》发表文章,开篇第一句就是“中国画已到了穷途末 日的时候”,一语激起中国画坛的大震荡。 

长安画派大家方济众 长安画派 方济众 第5张

方济众 千里冰封 70cm×59cm 1982年

中国画到底该何去何从,为了理清思路,1986年6月22日到26日 陕西国画院联合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中国画研究院(现国 家画院)、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在陕西省杨陵举办了中国画传统问题 (杨陵)学术讨论会,会议代表来自全国各地,以理论家为主(当 时全国顶级的理论家几乎全部参会),也邀请了部分画家,会议期 间举办了传统和现代两个风格鲜明的对比展——黄秋园中国书画遗 作展和谷文达画展,会议讨论中主办方给不同观点的代表以充分表 达的自由,让与会者在多重声音中自己去思考去分辨,为大家后来 艺术创作方向的选择起到了促进作用。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ChangAnHuaPaiDaJiaFangJiZhong.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