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代董其昌的南北分宗在讨论和质疑中一直被人们持续关注。尽管艺术多元化发展的今天,画家们多不论及南北,大都整而 化之,但分宗对今日画坛的影响仍是实际存在的。南宗一脉发展至清末四王及其余脉,这一封建社会的文化产物在清灭亡后,已然失 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条件,已不可能继续作为主流绘画形态成为彼时中国文化的代表。中国绘画的前途何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 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中国绘画的变革,也必将顺应时代的变革。这一时期,时代对写实主义的选择,成为北宗院体写实一脉复兴的 前提与必备条件。绘画社团的出现改变了中国古代绘画的格局,陈少梅凭借中国画学研究会与湖社画会的国际艺术平台,使沉寂已久 的北宗艺术如星星之火呈现出足可燎原之势,并通过自己的作品使“北宗”笔墨翻出新意,演化成时代的新篇。本文试析北宗艺术在 长期的被“贬斥”声中,不但没有断绝,反而在新中国的美术事业中,在画家陈少梅的笔下,成为为人民服务的、新兴的写实主义方 法,以期重新审视陈少梅与北宗山水的价值,使今人能够认识北宗图式在当下艺术语境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陈少梅;北宗山水;写实主义
中国绘画自古形成南宗文人与北宗 院体两大脉络。宋苏东坡、米芾等文人 倡士气,轻形似,至元代以禅入画,以写 胸中丘壑为尚的文人主观主义攻击北宗院 体写实为匠画,遂形成了元至明清近五百 年间摒弃写实一脉的事实。南北分宗后的 画坛崇南贬北的现象甚嚣尘上,北宗艺术 价值遂遭蒙尘。
陈少梅 西园雅集图
清朝不乏有识之士批判南 北宗观念,试图复兴北宗艺术,如山水 画家李修易、绘画思想家戴熙等人,均 曾撰文反对把北宗斥为异端。李修易指 出:“北宗一举手既有法度,稍觉疏忽, 不免遗讥,故重南宗者,非轻北宗,正 畏其难尔。”[1]戴熙发出“士大夫耻言北 宗,马、夏诸公不振久矣。余尝欲振起北 宗,惜力不逮也”[2]的感慨,认为“有志 者不当以写意了事,刮垢磨光,存乎其人 耳”[3]。
陈少梅 小姑山
由于当时北宗的优秀作品大部分 在宫廷,有些已经流失海外,他们甚至没 有机会看到北宗的优秀作品,发展和复兴 更是奢谈。这些试图复兴北宗山水的传统 主义者只能在董其昌提倡的南宗山水一统 天下的优势面前绝望地哀叹。 然而艺术的发展与彼时的中国国情 是密不可分的,正如林风眠所言“时代的 变化就应当直接影响到绘画艺术的内容与技巧”[4]。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政治 骤变与西方文化艺术的传入,分别对绘画 的内容和形式方面给予中国画发展与变革 巨大的震荡。清朝的灭亡打破了南宗长期 处于画坛主流地位的局面。明清以来绘画 摹古之风盛行,以致造成近三百年来天下 绘事者不为石谷牢笼即为麓台械杻,酿成 了家家大痴人人一峰的局面。[5]因此“我 国美术之弊,盖莫甚于今日,诚不可不极 加革命也”[6]。
一、时代对写实主义的选择
20世纪初的中国国势衰微,最先想 到的就是引入西方的民主与科学。这也 是五四运动的两面大旗,尤其把科学推崇 到至高的位置。泰戈尔也曾十分诚恳地劝 告:“我只有一句话劝中国,就是:快学 科学!东方所急需的就是学科学。”[7]胡 适曾感慨:“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 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 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 敢公然对他表示轻视与戏侮的态度,那个 名词就是‘科学’。……没有一个自以为 新人物的人敢公然毁谤‘科学’的。”[8] 蔡元培发起组织“北京大学画法研究 会”,其宗旨把“科学美术”提到“新教 育之纲”的高度,继之又以研究美术“不可不以研究科学之精神贯注之”[9]。
陈少梅 海屋添筹
在这种把科学推崇到神圣不可侵犯 的位置的时代氛围中,科学的理性精神在 当时对中国艺术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同时 造就了一批有新思想的有志青年与学者。 这种新思想的接受与传播是当时的艺术家 们在时代大环境的转变中做出的顺应时代 的选择。事实上这对于中国画的改造以及 时下萎靡不振之风气皆大有益处,是一个 大的转折。 在科学主义风气的笼罩下,中国画 坛以引进西方写实主义作为改革中国画最 科学的方法。西方的古典写实美术是西方 民主科学的产物,刚好用以改革中国画当 时萎靡颓废的精神产物及符号化的文人形 式主义。
因此康有为、金城、徐悲鸿、林 风眠、刘海粟等人到欧洲吸收的西洋写实 艺术正是中国人这个时代需要的,留学日 本的岭南三杰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同 样提倡科学的写实主义。加之各地美术学 校开展的西式科学的美术教育,20世纪初 的中国美术界几乎无人不科学不写实,写 实之风可谓势不可挡。
甚至向来喜爱文人画的沈从文也 同样赞赏写实的宋代院画,他在写沅陵时 就称“在自然景致中见出宋院画的神采奕 奕处”[16]。足见北宗院体写实一脉是具 有相对广泛的受众群体基础的。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对现实、对 自然的如实描写就是“唯物”的、科学 的,就是符合新中国科学的唯物主义哲学 观。描写现实与自然的写实主义就理所当 然地成为当时中国画革命的、先进的、科 学的创作方法。“因心造境”的文人写 意传统被列入“唯心主义的个人形式主 义”,与科学的、写实的唯物主义是相对 立的。因而董其昌、四王们被视为封建主 义的没落艺术而遭受批判。
在今天看来虽 有过激,但这种矫枉过正的确使北宗写实 艺术得到正视、高扬与发展。 来自社会各界及画坛领袖们的多方 面肯定使得注重写实的、比较忠实于自然 的、有风骨的、曾遭文人画贬斥乃至几成 绝响的北宗院体艺术再次受到重视。从这 个角度来讲陈少梅喜爱的北宗艺术有了重新崭露头角的机会,这同时也是陈少梅艺 术发展的机遇和成功的重要前提。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ChenShaoMeiYuBeiZongShanShui.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