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康有为以其政治家、经学家、碑学家等身份广为人知,其对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均有着墨,《万木草堂藏画目》作 为其生涯中少数艺术著作之一并未受到学界太大关注。本文以康有为蒙难时期书信、《万木草堂藏画目》所藏作品信息以及同时期创 作的《万木草堂所藏百国古器图画记》为主要依据,还原《万木草堂藏画目》的创作背景,并进一步推测《万木草堂藏画目》的创作 意图。因《万木草堂藏画目》中有大量康有为论画文本,故本文一并探讨康有为的画学思想及其对画学改良运动的影响。
关键词:康有为;《万木草堂藏画目》;《万木草堂所藏百国古器图画记》;画学改良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中极具争议和 影响力的人物,他发起了公车上书、戊 戌变法等维新运动,进行了清末制度改革 的初次尝试,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 改制考》《大同书》《广艺舟双楫》等经 学、政治、文艺领域的重要著作,对中国 清末民初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诸多 领域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万木草堂藏画目》所载金李早《白 描回部骑兵大阅图》一则
然而康有 为的仕途并不平坦,从百日维新失败后潜 心书法著成碑学经典《广艺舟双楫》,到 逃亡国外参看西方各国美术馆博物馆有感 记录论艺文章于《海外游记》,再到张勋 复辟失败蒙难期间编写《万木草堂藏画 目》,每每遭受政治上的挫折,康有为都 会醉心艺术,“神游目想,聊以自娱”。
《万木草堂藏画目》是康有为丁巳 年(1917)避居美国大使馆美森院时以行 书所作私藏画目,原作现藏于广东省南 海区博物馆,并被定名为《康有为行书万 木草堂画目卷》。[1]全卷以历史朝代为章 断代编写,共划分为唐、五代、南唐、后 蜀、吴越、宋、金、元、明、清(原文为 “国朝”)十章,因为全文以行书长卷的 形式完成,在1918年上海长兴书局初次出 版时也是以手书原迹石印印制,所以并未 分册。
康有为在唐、五代、宋、元、明、 清六章画目之前写以叙论,以断代画史的 形式抒发自己对各朝绘画艺术的见解。 除了正文外,在全卷前后又分别有序言、 跋文各一篇,大量的论画文字使得《万木 草堂藏画目》兼具作为画目和画论的研究 价值。
《万木草堂藏画目》创作背景
万木草堂藏画目作于丁巳十月(1917年12月),是年夏历五月,康有为参与了 军阀张勋的反革命武装运动,张勋兵变 拥立年仅12岁的宣统帝溥仪复辟,册封群 臣,康有为被委任以弼德院副院长一职。
图2-4 李早 白描阅兵图卷 局部
但是原本同为共商此次复辟行动的十四省 军阀之一、徐州会议与会者的军阀段祺瑞 却在溥仪上台仅两天后便倒戈相向,张勋 的“辫子军”在皖系军阀段祺瑞的近代化 陆军面前不堪一击,随着“议政大臣”张 勋的主力部队在正面战场的溃败,于夏历 五月廿四日(7月12日),这场仅仅维持 了十二天的轰轰烈烈的封建帝制复辟运动 便宣布破产。段祺瑞在夺取政权后以“讨 逆”为由追捕这场运动的参与者,康有为 与张勋被一道列为罪魁祸首,康有为只得 躲入北京的美国大使馆美森院,并开始了 为期半年的避居生活。
康有为 跋李早《白描阅兵图卷》
值得一提的是,张 勋躲入荷兰兵营以及溥仪躲入日本大使馆 的时间都为夏历五月廿四日,而康有为住 进美森院的时间则是在二十日,要比前二 人早了四天。李云光在《康有为家书考 释》中提出,康有为的政治理想与张勋的 利益诉求水火不容,弼德院副院长一职也 并无实权,康氏仅仅是“封建政权的点缀 品”。[2]这无疑攻破了许多学者认为康有 为在经历创办“保皇会”以及支持张勋封 建复辟两次政治失败后一改早年“求变” 初衷的论断。
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藏画目》的跋文 中记录了寓居美森院时创作画目的情况: 丁巳五月蒙难,避地美使馆。院前 槐樗交荫,名之曰美森院。杜门半载, 一身面壁,室中空空无一物,欲邮所藏画 来,恐被封没,欲冒险出未能也,惴惴恐忧,兼一身不自保,何况他外物?然性癖 书画,戊戌抄没,旧藏既尽。
中外环游 后,搜得欧美各国及突厥、波斯、印度画 数百,中国唐、宋、元、明以来画亦数 百,有极爱者。思之既不可得见,乃邮画 目来,闭户端居之暇,乃写所藏目录。[3] 康有为称在自己慌忙避乱之中无法 将收藏带在身边,也曾想过将所藏书画邮 寄至美森院悬挂欣赏,但奈何身份敏感, 恐怕自己的收藏会被查封没收,只得作 罢。所以《万木草堂藏画目》是以委托 学生邮递参考的旧有藏画著录为蓝本写 就的。
南海阅之,必叹赏不 置,且为评其甲乙,曰某神品,某逸品, 某第一,某第二。肆主亦喜形于色,请 其留购,南海曰:贬价始可。肆主请教其 数,南海郑重言之,某三元,某五元,肆 主竟允售焉。当时在旁者未尝不以忍笑为 难。而南海则昂然持画归,其万木草堂藏 品,大率此等物也。”[6]启功对康有为鉴 藏的多次批驳让人不禁为康有为万木草堂 的藏画质量打上了一个问号,也正是因为 康氏收藏中伪作过多,质量普遍较低,使 得《万木草堂藏画目》的藏品流传研究不 被重视。
康有为明知书画肆主所藏作品为伪 作,依然以低价购买作为收藏,那么康有 为的绘画收藏以及《万木草堂藏画目》作 为画目编写而成的目的何在呢?
1教学资料的目录
康有为的学生刘海粟在《忆康有为 先生》一文中有这样的记载:“他送我 一本《万木草堂藏画目》,很真诚地说: ‘一切收藏,旨在用于研究。凡是著录上 面的作品,都希望你随时借去,认真揣 摩,从中获益,不可见外!’”[7]蒋贵麟 于《景印万木草堂藏中国画目序》也提及 康有为有时会拿著录于《万木草堂藏画目》中的藏品展于桌上,与学生共同参 阅,为学生讲解作品作者,所处时代风格 及画作源流。
康有为在西方各国游学时除 了搜集中国画也不忘收集异国古器,从希 腊的古尊罍到君士坦丁的摩色金盘,从金 石浮雕到油画挂毯,数量繁多,单是从 海外运回国内的包装费用都用去了两万余 元。康有为的这批古器物藏品本意是作为 其开设的博物馆的展品,但是开博物馆的 计划并未成功实行,于是这些古器物便大 部分被存于康有为在杭州的别墅中,时常 以从国外搜罗的古器物为对象为学生和子 女讲解欧洲历史文化。
可见,康氏的收藏 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作教学用,虽然未 能开设博物馆以实现其最初增广大众见闻 的意愿,但是这些藏品切实地投入了康有 为对学生及其子女的教育当中。也正是康 有为藏品的教学用途使得《万木草堂藏画 目》的功能不局限于传统书画著录记录作 品题跋、印鉴等信息以帮助学者考订名迹 真伪、递藏,更成为其学生、子女借阅藏 品时所需用到的工具目录。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KangYouWeiWanMuCaoTangCangHuaMuYanJiu.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