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惠女水墨人物画创作意象生成思考

书画艺术网书画广角2025-09-12 10:26210
摘要:当下多元文化语境中,继承和梳理传统意象画学思想,使之指引惠女水墨人物画创作,把民族观照自然的意象思维方式和经 验融入创作的审美结构中。探究以意写真的过程及意象生成规律,更多地关注对人性的关怀和本真的追求,形成独特的表现方式。 关键词:惠女水墨人物画;意象;思考中国传统意笔画的内涵精神是“意 象”理念,是以“传神写照,写心,抒 情,比兴,...

摘要:当下多元文化语境中,继承和梳理传统意象画学思想,使之指引惠女水墨人物画创作,把民族观照自然的意象思维方式和经 验融入创作的审美结构中。探究以意写真的过程及意象生成规律,更多地关注对人性的关怀和本真的追求,形成独特的表现方式。 

关键词:惠女水墨人物画;意象;思考

中国传统意笔画的内涵精神是“意 象”理念,是以“传神写照,写心,抒 情,比兴,诗化”为本质特征的创作方 法。它借助物象进行抒发,追求主体情感 和物象的契合,达到形与灵的统一,即 “主观之精神与客观之灵得同时超越而高 举”[1],最终达到宇宙的最高真实,回归 生命精神,抵达“道”的境界。在当下惠 女水墨人物创作“笔墨当随时代”的探求 中,应以传统意象画学思想引导艺术创作 规律,把民族观照自然的意象思维方式和表达经验,融入惠女创作语言的审美结构 中,从而形成独特的表现方式。 

一、意象的源起 

意象源起于《易传•系辞传》的“立 象以尽意”,此是意象论的源头。这里的 “象”强调主观意愿和情趣取向,认为借 助形象可以充分表达人的意念。老子的 “大象之象”进而把“意象”的“象” 的概念发展到“道”的哲学层面。魏晋南 北朝的刘勰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 斤”,从艺术构思的角度提出了“意象”的美学范畴。

惠女水墨人物画创作意象生成思考 惠女水墨人物画 第1张

赖兴才 磐石无语 福建省美术馆收藏

他说“神用象通,情变所 孕”,把创作主客体结合起来,主体依据 客体展开想象,客体又在创作主体的情境 中生发成审美意象。可见“意象”是在主 观意念与客观现实之间升华而成的。在道 家文化的影响下,中国艺术家追求的是 “天人合一”的超自然的精神境界,多以 “借物抒情,情景交融”的方式进行艺术 创作。于是意象成为中国画中情感的表现 载体,掌控着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 

意象生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是审美主、客体的高度统一。意象的生 成更离不开主体的心灵孕育与生发,所以 创作主体面对客观物象时要具有纯净的 审美心胸。南朝宗炳在《画山水序》中 说:“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味 象之外,畅情而已。”“澄怀味象”就是 审美主体以清澈纯洁、无私无欲的情怀和 通透的审美心态品味、感悟审美对象深层 的意蕴,展开联想,合成意象。

惠女水墨人物画创作意象生成思考 惠女水墨人物画 第2张

图2、3 赖兴才 磐石无语 局部

石涛说: “我写此纸时,心入春江水。江花随我 开,江水随我起。”认为在直接的照面 中,一切俗念、欲望、理性控制的欲望都 退出,心为眼前的物所感发,物为心意所 晕染,心灵随着外物的起伏潆洄而运动, 强调感受是心物契合的前提。[2]人物画创 作时保持以纯澈的心灵体悟人物群体的生 命本真状态,不带任何个人的成见和想 法,不以任何他人之法去套用,纯粹以内 心的虚静去感受,不考虑法,着力创作意 象的捕捉。当外物刺激引起情感的激发, 于是在情感和感觉的共同推动下产生创作 意象。 

二、意象画学思想的继承 

顾恺之在《魏晋胜流画赞》中提出 “迁想妙得”一词,这是中国画的立意 原则和创作方法。体现了中国画画家对客 观物象的思维与表现其精神状态和内在深 度的本质特征。“迁想妙得”提出绘画创 作要发挥主观想象,因为绘画意象的生成 离不开创造性的想象,如果没有想象,便 不可能把自然物象转化为审美意象。在艺 术家体察、认识、表现客观世界时,经过 自己思维的迁移、想象、升华、顿悟,把 主观与客观统一起来,通过对“形”的迁 想,妙得于“神”,从而实现真正的写 心。

惠女水墨人物画创作意象生成思考 惠女水墨人物画 第3张

图2、3 赖兴才 磐石无语 局部

这种思维主导创作才能使画家对现实 的感受不流于视觉表层,也不止于满足表 达自然物象、自然形态的“神”似,而是 要“心”与自然物象达到“神交”,使精 神上的相互交汇形成艺术上的意象。[3]从 而完成“象外之象,弦外之音”的创建。 惠女水墨人物画创作继承意象画学 思想,充分发挥意象思维和意象造型方法,融入想象,对客体进行寓意、比兴、 诗化的表现。

惠女特殊生命境遇及生存状 态,使她们生命精神中具有坚韧、抗争又 有热烈、向上的特点。我在进行惠女水墨 人物画创作时运用意象思维方法展开联 想,挖掘惠女生命中的特质,通过对时光 与生命的感悟来表达悲悯情怀,运用意象 造型手法,把惠女精神与磐石、闽南石头 建筑中蕴含的特质建立异质同构关系。运 用比拟、象征等手法进行表达,借鉴雕塑 和版画语言特点进行笔墨实践,搭建抽象 的笔墨形态,通过悲剧主义手法营造出拙 实、深沉、神秘的笔墨意象,表达对生命 的思考。

这种艺术创作手法,让主客体相 互交汇,情与景相互交融,从而达到主体 心灵、境界、精神层面的主观“意象” 表达。使作品形象产生超于象外的意蕴之 美,是中国艺术的独特表达方式,也是其 精髓所在。所以只有观照生命,关注内 心,充分发挥艺术想象,笔下的人物形象 才能超越现实得到升华。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HuiNvShuiMoRenWuHuaChuangZuoYiXiangShengChengSiKao.shtml

发布评论

  • 获取随机昵称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