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坚净无尘 —忆访启功先生

书画艺术网书画广角2025-09-16 09:001280
十四五年前的一个冬夜,我独自走进一家位于街边的小书店。主人是 两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或许是因为天气的缘故,书架前只有我一个人。 一册名为《启功书画留影册》的书映入我的眼帘。书自然印得极好,还包 着塑封,上边写有“贵重书籍,非买勿动”的字样。我向店主说想要翻翻, 便得到了允许。打开扉页,一个拄杖徜徉山间、满面笑容的老头儿映入眼 帘。“见说前头山更好,...

广告 各位艺友,有需要包装推广发软文的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艺术网创办21周年值得信赖点击❉❉☛ 在线办理

十四五年前的一个冬夜,我独自走进一家位于街边的小书店。主人是 两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或许是因为天气的缘故,书架前只有我一个人。 一册名为《启功书画留影册》的书映入我的眼帘。书自然印得极好,还包 着塑封,上边写有“贵重书籍,非买勿动”的字样。我向店主说想要翻翻, 便得到了允许。

打开扉页,一个拄杖徜徉山间、满面笑容的老头儿映入眼 帘。“见说前头山更好,且留好句未须吟。”这不是那位探山寻诗的杨诚斋 吗?再往后翻,先是几幅法追宋元、格调高古的画,接下来便是许多气息 雅逸、用笔极精的字了。我一页一页贪婪地翻看着,花了当时一个月的工资 买下了这本书。

坚净无尘 —忆访启功先生 启功 《双蛙图》 第1张

启功题《双蛙图》

一直到现在,它仍常常在我的案头。 之后的若干年,我买了不少他写的书和有关他的书,逐渐知道了这个 叫启功的老头儿的许多事,并且爱上了这个小老头儿。 有机缘见到启先生已是多年以后的事了。甲申年(2004)的新春过后,我有机会到中国书法家协会进修,认识了一位名叫张铁英的老师。

这时候 我喜爱书画已经到了痴迷的境界,常抽空去逛潘家园、报国寺,还老跑拍卖会 的预展。碰到一些诸如真伪之类的事儿,就抱着图录去请教铁英老师,他总能 轻描淡写地给我说个明白,使我佩服极了。直到有一天,我向一位在书协工作 多年的老师说起对铁英老师的无限崇拜时,那位老师不屑地看我一眼道:“那 是,启先生的学生,能不厉害吗?”我顿时瞠目。 

终于到了四月初的一天下午,铁英先生急匆匆地对我说:“学成,你不一直 想见见启先生吗?快!车上还有个空位,赶紧来!”我一听就乐坏了,急忙随他 去。我们先去燕莎购物中心为启先生买了花篮和水果。从东三环到启先生居住 的北师大有一段路,看到我紧张得手足无措的样子,铁英先生便笑着对我说: “你别这样,启先生其实就是很普通一老头儿。”从谈话中得知,太平洋拍卖 公司即将上拍一件李可染先生的绝笔精品—《九牛图》,十年前,启先生曾为 这幅画题诗,这次想让启先生再看一下,拍两张照片,而启先生年事已高,许多 客人已不再接待,所以请铁英老师一同前去。 

坚净无尘 —忆访启功先生 启功 《双蛙图》 第2张

陈佩秋绘《双蛙图》

车子很快拐到了我心仪多年的北师大6号小红楼。暖春午后,小青松、迎 春花掩映下的浮光掠影楼(启先生住所)显得那样静逸而有生机。我们轻轻敲 开门,一行三人鱼贯而入,缓步来到启先生的房间等候。章景怀先生(启先生 的内侄)把我们领到启先生的房内。此时里面已经有两位公安部的领导在看望 启先生。

我看到迎面东墙靠北是一张单人床,很老旧的原木书柜比床而立,上 面几层摆放着各种样式的布衣玩具,书柜上方镜框里挂着一件弘一法师的楷 书横幅:南无阿弥陀佛。西墙挨着门挂着一件陈佩秋先生的手笔,画的是两只 鼓腹对鸣的绿蛙,两蛙均呈欲扑状,蓄势而发,旁无杂物,很是生动,上有黄苗 子、杨仁恺、王世襄等诸多名家题跋。

画幅左上启老自题《南乡子》尤为有趣: “青草一池宽,鼓吹声高雨后天。恰遇南楼工写照,空前,兄弟图成貌一般。 相对语悠然,论画评书富胜缘。共祝江湖多岁月,加餐,白出从今总不翻。”并 加题注:“仆与谢兄稚柳,鼓腹而嬉,有双蛙之目。谢嫂陈夫人为作此图,因题 《南乡子》一首。”挨着《双蛙图》挂的是一件二玄社石涛山水大条幅。

 启先生此时腰悬“紫金鱼袋”(在启先生生命的最后几年里,身体愈加 衰弱多病,后来只能用两手撑着四条腿的助步器行走,兼又做了手术,在腰间 挂一尿袋。对此,启先生却仍和别人开玩笑说:“我现在是八条腿,快成螃 蟹了,腰上还挂着‘御赐紫金鱼袋’。”)端坐桌前,铁英先生刚说明来意,他 就高兴地吟诵起那首诗来:“李君画师古,笔端金刚杵。细者如一毛,大者兼 二虎。

匹夫心匪石,拉转徒自苦。韩滉枉驰名,平生才画五。”待把李可染《九 牛图》徐徐展开,启先生手持放大镜就着台灯笑呵呵认真观看,当看到卷后 自己的题诗时,他抬起头扭过脸对我们说:“韩滉枉驰名,平生才画五。李 先生最喜欢这两句,每次见面都夸。”接着就吟出一首五律诗来:“李公画师 古,笔端金刚杵。

细者如一毛,大者胜二虎。袒卧桃树林,晨耕梨花雨。韩滉 枉称雄,生平才画五。”正是十年前为这幅画的题诗。我不禁惊讶已是91岁高 龄的老先生思维竟如此敏捷。这时,我看到启先生的表情开始凝重起来。我 想他是回忆起了和可染先生的一些往事。《九牛图》手卷被缓缓打开。

启先生 边看边不停地竖起大拇指,连连说好,并为我们讲述他和可染先生之间兄弟 般的友谊。透过薄薄的镜片,我分明看到了启先生眼中那噙着的泪花。 因为启先生身体的缘故,大约十五分钟以后,我们便告辞了。启先生仍执 意要像往日那样起身相送,我急忙按住叫他不要起来。

他便艰难地侧过身来 向我们一一抱拳相送,脸上洋溢着孩子般纯真的笑容。之后的岁月里,每每忆 起,便会在眼前浮现,久久不能散去。 有人说,启功先生的远去代表着一个纯文人时代的结束。在我看来,启 先生的意义远远还不止这些。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JianJingWuChenYiFangQiGongXianSheng.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