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汉《祀三公山碑》清拓本

汉《祀三公山碑》全称《汉常山 相冯君祀三公山碑》,俗称《大三公山 碑》,刻于东汉元初四年(117年)。 原在河北元氏县西北封龙山下的三公神 庙内。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元 氏县令王治岐在城外野坡重新访得,迁 于县学,始有拓本传世。翌年移至龙化 寺,著录于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 咸丰年间,又移至文清书院。1972年, 与《白石神君碑》同时埋于正定隆兴寺 内。1989年,元氏县旅游局和文物保管 所掘得,移置于封龙山南麓封龙书院汉碑堂。碑高170cm,宽70cm,厚25cm,碑文10行,行字多 寡不等,共200字。

据碑文记载,陇西冯君到元氏县就职时, 遇到该地连遭羌人骚扰和蝗旱之灾,后祈祀三公山,甘露屡 降,连年丰收,于是立碑纪念。 汉《祀三公山碑》为篆书,亦兼隶意,字体介于篆隶之 间。从隶书的角度上说,是由篆入隶;从篆书的角度上说, 则是以方直的隶势作篆。方圆兼备,峻利茂密,与汉印、瓦 当文字如出一辙,具有很强的装饰美感,同时又展现出一种 深邃悠远的高古意境。字体势开张,气魄雄强,为汉碑中不 可多得之上品。此拓本“熹”字不损,为清中期拓本,颇为 难得。 题识: 1.旧拓汉元初四年《祀三公山碑》。

北魏《曹望憘造像记》清拓本 纸本 禇德彝 凌宴池 韩天衡题识 154cm×67cm

阳湖左权藏并题。 2.鉴家著录称此大三公碑,为乾隆三十九年甲午王治 岐于河北元氏野陂访得,然故宫存有颜光敏乐圃藏本,考 颜氏卒于康熙廿五年丙寅,可证此碑之椎拓宜上推百年, 今复以颜本与诗舲题本校勘,国字存而熹完整品相意韵时 似过之,故益见其珍罕可宝也。夫前人之为前人,自有捷 足先登之利,而后生之为后生,则有综览博证之便,审定 是碑,有感慨也。戊子(2008年)六月于海上味闲草堂南 窗,豆庐韩天衡。 3.是碑拓之宝贵,本无须赘述,而其为泥足践踩,又经 火焚,竟绝处逢生,历劫不磨,此乃碑拓之幸,亦藏者之 幸,以小显巨,百折不挠,否极泰来,亦昭示吾华夏文明古 国之幸也。天衡又记。 4.乾隆甲午间,三通馆辑《金石略》,长史搜集古碑, 上之朝,元氏令王君得此刻于城外。按汉元氏有名山六、三公 其一也。后汉《郡国志》:常山国元氏注云有三公塞,即此山 也。

南朝《爨龙颜碑》清拓本 纸本 淳法 韩天衡题识 229cm×121cm

《集古》《金石》二录载有《三公山碑》,乃隶书,立于 光和四年,元氏左尉上郡白土樊玮子义所立。额旁有封龙君灵 山君六字者,是后此刻六十五年,《河朔访古记》:三公神庙 在元氏县西北三十里封龙山下,榜曰天台,三公之(都)庙, 有汉《三公山碑》一通,即此刻,县西故城西门外八都神坛亦 有《三公山碑》一通,则光和四年所立也。此刻体兼篆隶,与 嵩岳三阙略同。泰室系元初五年立,冯君祀三公亦为起堂立 阙,时同事同书亦同,可以稽一时风尚并可征一时书体,但嵩 岳篆意多于隶,此刻隶意多于篆耳。诗舲并志。 5.第二行三公下一字赵晋斋释御,不误,第五行治东下 一字,赵疑龙,似非。

当是就字,汉碑“就”多作“ ”。 若《造桥碑》改奢就俭,《鲁峻碑》“就”改口,载尧庙兰 然成就是也。第四行乃来“道要”玉兰泉释“道叟”,误。 杜少复释“求”,亦非。来字与上来字无丝毫异也。三行高 并二字,壬释鬲我,亦误。《汉书》:安帝时尚书仆射隔, 陈忠上书云鬲并屡臻,当是高并。鲁国颜下是浮字,慶是庆 字,非荐之省,不做㐬,与《韩仁铭》《郙阁颂》同,诗舲 又志。 6.此本国字存,熹未泐。初拓也。 钤印:左权私印(白文),左权之印(白文),绮蕅闇 (白文),诗舲审定(白文),博泉书画之章(白文),左 氏[残](白文),左权(朱文),诗舲(朱文),遐叟鉴定(朱文),恭绰之印(白文),天衡铭心之品(朱文)。 

七、北魏《曹望憘造像记》清拓本

《曹望憘造像记》,全称《襄威将军柏仁令齐州魏郡 魏县曹望憘造像》。刻于北魏正光六年(525年)。四面刊 刻,三面为画像,一面为题记。造像正书22行,行9字, 末刻一“大”字。风骨俊秀,稳慎精当,系魏碑精品。清 光绪年间在山东省临淄县桐林庄发现,后归陈介祺收藏。 

1921年售与法国巴黎博物馆,现藏美国费城大学博物馆。 拓本外高154cm,宽67cm。曹望憘造像雕刻精彩绝伦,具 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装饰效果,代表了中国古代精湛的最 高雕刻艺术水平。 此拓本立轴154cm×67cm,为陈介祺、凌宴池、韩天衡 递藏,上有凌宴池、禇德彝、韩天衡长题,钤“凤”印。周 边有德彝之玺、禇德彝印、祖诒审定,凤、夕薰楼藏、天衡 铭心之品等钤印。 题识: 1.魏《曹望憘造像》石坐。癸卯年六月,籀巢题。 此造像石坐画像最精,车马、人物、衣冠、节盖,俱 可考见当时制度,盙斋谓即曹望憘夫妇之象,洵考古有得 之言,非谰语也。六朝以前,多尚画壁,故所画皆取谨严茂 密。此刻画像布置工密,与汉画石刻存世者正复相同,南朝 顾陆遗迹,讬于缣素者既不可复见,而北魏之画,反赖造像 石刻得窥梗概,亦幸事也。

乙卯年九月,禇德彝记。 2.此为陈簠斋藏石,今在美国。汉魏石刻画象,当以此 为最精。此种画皆以位置停匀、疏密得当,于拙中见巧擅 长,今非邃于金石学如金寿门者流,几乎无从学步,盖时代 使然。考各国古代石刻画象,未必皆出名手,而笔法、章法 及其佳处,大略相同,岂画系天籁,自然流露,有不约而同 者耶。礼堂没后,所藏书籍拓片尽散,此纸余得诸估人手。 宴池。 3.雄狮子甚有威。雌狮子。古连钱骢兆毛文。五花马乃 鬣饰缨,如是乃可五就十就。节。障曰。盖。曹望憘象。 

曹望憘妻像似写真。侍从之髻与吾邑魏映房寺造象同。 御车亦女也。 小载侍轨在轼前,而以板横侧揜之阴映,此轨余尝为图 如此,今险之益信。今之《武渠祠画》、阎立本《职贡图》 外,无古于此画刻矣。石见《山左金石志》,陈介祺记。 4.余旧藏盙斋精拓本。

辛亥在津失之。顷孟薲道兄以此 本见贻,毡椎工致,墨光如漆,不觉顿还旧观。因郑重界装 藏之。甲寅(1974年)四月德彝记。 5.乙卯(1975年)正月见丹徒高䍩之藏本,有陈簠斋先 生亲笔标题。因假归迻写于上方。松窗记。 6.是碑原为簠斋所藏。一九二一年其后人售于欧法,今 存巴黎。此拓禇氏秘藏且效介祺书体录出文字,故益见珍 贵。丁酉(2017年)元日,七十八拙叟天衡。 钤印:禇德彝印(白文),寒灯释篆雪屐寻碑(白 文),祖诒审定(白文),凤(白文),德彝之玺(朱 文),天衡(白文),夕薰楼藏(白文),天衡铭心之品 (朱文)。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