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凌云健笔意纵横 ——孙克纲大写意泼墨山水画放谈

书画艺术网书画广角2025-09-11 10:28200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山水画发展史 上,以擅长泼墨山水画传世的画家极为 罕见,也殊为可贵。据朱景玄《唐朝名 画录》记载,唐代王洽“凡欲画图障,先 饮,醺酣之后,即以墨泼。或笑或吟,脚 蹙手抹,或挥或扫,或淡或浓,随其形 状,为山为石,为云为水,应手随意, 倏若造化,图出云霞,染成风雨,宛若 神巧。俯观不见其墨污之迹,皆谓奇异 也”。唐代张彦远论画...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山水画发展史 上,以擅长泼墨山水画传世的画家极为 罕见,也殊为可贵。据朱景玄《唐朝名 画录》记载,唐代王洽“凡欲画图障,先 饮,醺酣之后,即以墨泼。或笑或吟,脚 蹙手抹,或挥或扫,或淡或浓,随其形 状,为山为石,为云为水,应手随意, 倏若造化,图出云霞,染成风雨,宛若 神巧。

俯观不见其墨污之迹,皆谓奇异 也”。唐代张彦远论画时提出“运墨而五 色具”,有“吹云泼墨”之说。明代李日 华《竹懒画媵》云:“泼墨者用墨微妙, 不见笔迹,如泼出耳。”清代沈宗骞《芥 舟学画编》云:“墨曰泼墨,山色曰泼 翠,草色曰泼绿,泼之为用,最足发画中 气韵。”纵观历代画作,在大写意泼墨人 物画方面,有南宋梁楷《泼墨仙人图》传 世。

在山水画方面,现藏美国堪萨斯美术 馆的北宋许道宁《渔父图卷》,挥写群山 环抱、长川起落、渔舟泛波的意境,笔酣 墨饱,淋漓畅快,可视为古代大写意泼墨 山水画的杰作。进入20世纪之后,在中西 文化冲撞的同时,中西文化交流互鉴的成 果也日渐增多。

凌云健笔意纵横 ——孙克纲大写意泼墨山水画放谈 第1张

孙克纲 李白诗意 1979年

一些卓有建树的中国画 家,奋力弘扬中国画的优秀传统,寻求足 以应对西画冲击的思维与策略,坚守中国 画本体的笔墨气韵与形神意趣,在大写意 泼墨山水画领域,涌现出张大千、刘海 粟、傅抱石、孙克纲四位大师级名家。 张刘傅孙四位现代大写意泼墨山水画 大师,在山水创作上各有千秋,但也有共 同的特点。其一,四位大师对祖国河山都 充满深挚的爱恋。他们生于斯,长于斯, 画于斯,寄情言志于斯。皆心系中华,壮 游万里。胸有丘壑,意在笔先。气概成 章,神采飞扬。观物取象,出神入化。随 心所欲,无法而法,俱达自在自如之境。

其二,四位大师熟谙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笔 墨气韵,对勾皴点染等状物写神的笔墨理 法有深厚的功力。对历代山水画各家皆有 研习,皆受到石涛画论和画法的深刻影 响。其三,四位大师皆具有开放的时代情 怀和大胆的创新意识,表现出惊人的艺术 胆魄和鲜明的创作个性。他们在广泛吸 纳古今中外艺术营养的同时,不拘某家 某派,在丰富的生活实践和生命体验中 激发灵感,自出机杼,不断超越自我, 将崇高的艺术志向化入每一幅即情即景 的创作之中,如张大千《画说》云:“画 家自身便认为是上帝,有创造万物的特权 本领。”

“造化在我手里,不为万物所驱 使。”孙克纲也谆谆告诫学生:“中国画 最怕的就是完全写实。真正的艺术形象是 大空间和大感觉的和谐统一,是想象和物 象的合而为一。千万不能使自己作品成为 照相技术的附庸和翻版。”其四,四位大 师都是德高望重、成就卓著的美术教育 家。

凌云健笔意纵横 ——孙克纲大写意泼墨山水画放谈 第2张

孙克纲 金秋观瀑 1988年

他们教画育人,循循善诱,因材施 教,不辞劳苦,经验丰富,成果丰硕,美 术桃李满天下。另一方面,张刘傅孙四位 大师的成功之路和具体创作又有许多不 同。张大千(1899—1983),名爰,号大 千居士,四川内江人。其遍仿唐宋元明清 历代名作,皆能惟妙惟肖,临甘肃敦煌及 印度佛窟壁画,衣冠裙钗俱得神理。赴巴 西得牛耳毫制成大笔,所画大写意泼墨 山水画,借鉴了西方抽象派的“自动画 法”,将画碗内调好的墨汁或色彩泼洒到 裱于画板的熟纸上,然后晃动画板,让墨 彩在纸上随自己的意识流动成形。待其半 湿半干之际,以笔添画树木房屋。

其《长 江万里图卷》《黄山文笔峰》《泼墨山 水》等作品,皆气吞山河,新奇豪纵, 彩墨纷华,令人惊绝。刘海粟(1896—1994),江苏常州人。早年以研究谢赫国 画六法名闻中外。游学欧洲时,深受塞 尚、凡•高、马蒂斯等西方印象派画风影 响,一度以擅画印象派油画闻名。

凌云健笔意纵横 ——孙克纲大写意泼墨山水画放谈 第3张

孙克纲 漓江晨雾 1980年

新中国 成立后,他专心于中国画创作,以大写意 山水表现“童心”式的纯真和坦荡,追求 生命的顽强与活跃。其创作时,喜欢将画 碗内调好的墨汁或色彩,按构思泼洒到熟 纸上,然后用笔相势挥写形象,努力表现 意象的苍劲与厚重,常常用积色制造对比 强烈的审美效果。其晚年创作的纸本水墨 《五龙潭》《黄山一线天奇观》等作品, 皆可作如是观。傅抱石(1904—1965), 名瑞麟,号抱石,江西新喻人。他5岁捉 笔学画,酷爱文墨。20岁步入美术之路, 在研习中国画史论理法之后,30岁赴日本 留学,在郭沫若帮助下,在东京举办书画 篆刻个展,大获成功。

他喜欢用羊毫大笔 挥写山水画,自觉对传统的中锋用笔进行 突破,创造性地将散锋、侧锋、逆锋、拖 锋、转锋等笔法灵活运用,巧妙将各种 皴、擦、点、染等技法与疾徐、刚柔、轻 重、直曲等行笔轨迹含蕴其间,在挥毫泼 写中状物传神,抒写情志意趣,以描述山 水云树的动态之美和飘逸幻化之境。其散 锋大笔的抱石皴,实际已经转化为用水 墨进行点线面体综合表现的大写意泼写 方式。在其笔墨韵味气势表述中,观者 可以领略画家的神意、胸怀、学养和风 骨。其代表作《江山多娇》《延安颂》 《不辨泉声抑雨声》《万竿烟雨》等杰构 均为适例。 

孙克纲(1923—2007),字景张,号 人溥,是地地道道的天津籍山水画大师。 其自幼在父亲家锐公督导下习书练画。每 天除书写三行小楷外,还要写一张柳体大 仿,然后便是临摹《芥子园画谱》或各种石印画谱。在读完两年私塾后,进入国学 氛围浓厚的文昌宫学堂。及长,父亲借来 亲友藏画供他临摹,使其十余岁便能用卖 画的钱购买笔墨纸砚。

支付0.1元,才能查看本内容!立即支付查询订单

他认为中国历代有成就 的画家,皆是富于创新精神的画家,所谓“可贵者胆、魂、神也”。其印文“集 众长”“笔底烟云”“造化在手”“有 我”“风景这边独好”等,虽系自勉自 励,也是夫子自道。他还大胆将中国花鸟 画先色后墨的技法移用于山水创作中。他 巧妙借鉴西方水彩画技法,特意用“大水 头”等方式赋色。

他敞开包罗万象的胸 怀,将商周青铜器的浑厚、秦汉雕塑的气 势、钧瓷色泽的高雅等传统意趣,皆以自 己的方式贯注于山水画创作之中。其1979 年创作的大写意泼墨山水画《李白诗意》 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并获三等奖,由中国 美术馆收藏。其后所作《青城朝阳洞》 《青城春雨》《峨眉仙峰寺》《黄山劲 松》《叠嶂飞流》《树杪百重泉》《燕山 小雪》《清泉石上流》等许多精品力作, 都受到国内外观者极高的赞誉。 

中国书画大师孙其峰教授将孙克纲 大写意泼墨山水画法称为“大笔泼墨法” 或“大片泼墨法”,认为“无论是泼墨 法、积墨法还是破墨法,孙克纲都在传统 的基础上做了新的探索和运用”,并具有 “不同于古人,也有异于今人”的艺术特 色。(引自《中国美术家作品丛书•孙克 纲》,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天津大 学王学仲教授评论孙克纲山东巡回画展时 认为,孙克纲“40岁以后在冲破现有的格 局上,努力有二:一是大笔泼气势,小笔 成点染;二是致力于写意金碧画在宣纸上 泼金沥青,在古法中创造出山水画中的另 一道风景线。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LingYunJianBiYiZongHengSunKeGangDaXieYiPoMoShanShuiHuaFangTan.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