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春光创作札记
以韦应物的诗句“怀君属秋夜”为创作 内容,拟用元朱文印的风格。元朱文印静雅 秀逸、工致隽美,是工稳一路的代表形式之 一。“工”是元朱文印实践的技术准则及基 本的技术手段,“雅”则是追求理想境界上 和形式上的表达方式。我初学篆刻就被唯美 的元朱文印所打动,从而先取法近代元朱文 大家陈巨来的印风,并承袭宋元,上溯隋唐 之风,追其源头,并将隋唐官印中的圆融、 宽博的气象纳于其中,把握“工”和“雅” 这两个元朱文印创作的最基本要素。
由于“怀君属秋夜”五个字的繁简不适 合两排布局,为了整体的和谐,章法采用三 排布局。篆法上用“删繁就简”的方式, 将第三个字“属”拉长,独占一排,重心 微提,保持小篆基本的体势结构;将“怀” 字简化,去掉“忄”旁,“衣”下半部作内 扣且对称的装饰化结构,使“怀”字重心居 中,并与“君”相连,“君”字结体上紧下 松;第一竖排“怀”“君”形成一个字的结 构。
第三排“秋”字增加横向短横,减少纵 向竖画,平均安排,重心居中;与“夜”字 穿插,视觉上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并将 “夜”的一部分进行变化;与“怀”的下半 部分装饰结构相呼应,营造出整体上三排上 下可分可合,可视为三排三字,也可三排六 字的效果。
刘家汇创作札记
此印主要以黄牧甫印风作为主体风格, 加之以秦汉金文的字法形式进行创作。印文 “散步咏凉天”为五字奇数,对于流派工稳 印风来说,章法的排布较有挑战。数次易稿 后将“天”字迂回到首尾两字之间,粘连两 侧笔画,似有回文之错觉。且“天”字上方 留空,以求整印有喘息之地,这种章法模式 在传统流派印章中较少使用。
从字法上看, 长短线的区别应用也是避免重复乏味的有效 方法,如“散”字上方叠字的区别改造,避 免了过多纵向长线与“永”部、“水”部的 重复。从边栏上看,此印不宜全包式边栏, 需以接边、断残等手段概括出边栏范围,虚 实相生,有呼之欲出之感。但是这方印仍有 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用刀方面还是不够确 定,使部分线条缺乏爽利之感,丧失了一部 分石与刀之间自然发生的金石气,仍有再为 精进的空间。
文佐创作札记
“空山松子落”出自于韦应物《秋夜寄 邱员外》一诗,诗人虽寥寥五字,却凝练了 东方美学中至为深邃的意境与禅思,所以在 创作时,我采用了写意古玺印风来设计是非 常吻合诗境的。这既打破了秦汉印匀整的思 维定式,又保留了刀锋游走的即兴感。加上 该句文字结构疏密对比鲜明,容易营造“疏 可走马,密不透风”的空间节奏,这种看似 失衡实则动态平衡的布局,正是古玺的天真 烂漫处。
用字上,我个人观点是常以《古玺 文编》为镜,又不必完全拘泥于某一国别的 风格,可将六国文字各自的峻利与浑厚相 互交融,只要注意文字系统的内在统一即 可放胆为之。印稿设计更无需太多预设, 我常常是以篆书为基,兼用行、草、楷书 的笔意,这样可增添一点松弛感。既有理 性又有偶然,刀石相激时保留些许“意 外”,反得天真之趣。
樊江涛创作札记
因协助许雄志先生编纂《秦印文字汇 编·增订本》,见到了大量的秦印印花,于 是喜欢上了秦印。为了追求秦印的独特面 貌,我选择用铜刻制,金属凿刻能出现独特 的线条,铜的硬度及韧性加上比较钝的凿 刀,凿出来的线条会形成自然的翻边效果, 在石头上是不太容易表现的。 对秦印的学习,应该是全方位的,端庄 典雅的秦官印可以学习到字法的严谨、流 畅,以及书写性,秦封泥可以补充对秦官印 字法的学习。在秦私印中,可以学到恣肆、 夸张,以及秦人的想象力。 篆刻的核心在于字法,而获得字法的核 心在于书写,只有长期大量的积累,才能拥 有对字法使用、变形的能力。
刻秦印风格不应拘泥于秦文字,而是在 古玺文字、秦汉文字中杂糅,追求所用的篆 字,要有精神,要有古意,更要有书写性。 我觉得这才是秦印的精髓。 摹古是对古典学习的必要过程,但不 是最终目的。汲古出新,只有深入传统, 深掘深挖,才有可能出新,这是一个很漫 长的过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MingKeJingDianWeiYingWuQiuYeJiQiuYuanWai.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