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清·杨文莹书法艺术赏析

书画艺术网书画天地2025-09-28 10:06860
清末浙 江书 法大家杨文莹 ( 1 8 3 8一 1 9 0 8) 字雪 涣号 幸草道人 , 杭州人氏 , 1 8 7 7年 (光绪三年) , 丁丑科进士人翰林院 , 官授编修 、 学政使等职 。 杨 氏青年时代因避太 平军战火从杭州来到文风 昌盛 , 富 甲天下的徽州 , 在屯溪附近的汉 口 村 生活 多年 , 留下 不少 墨...

广告 各位艺友,有需要包装推广发软文的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艺术网创办21周年值得信赖点击❉❉☛ 在线办理

清末浙 江书 法大家杨文莹 ( 1 8 3 8一 1 9 0 8) 字雪 涣号 幸草道人 , 杭州人氏 , 1 8 7 7年 (光绪三年) , 丁丑科进士人翰林院 , 官授编修 、 学政使等职 。 杨 氏青年时代因避太 平军战火从杭州来到文风 昌盛 , 富 甲天下的徽州 , 在屯溪附近的汉 口 村 生活 多年 , 留下 不少 墨迹 . 笔者收藏有其中年到晚年期 间的一 些诗文作品墨宝 , 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窥见书家精深 的造诣及艺术才华 , 展示 出书家不同时期作品呈现 的不 同风貌及随着年 岁增长而达到人书 俱 老 的 过 程 。 杨氏 二榜出身 , 旧学功底深厚 , 精诗文 , 通经 史 , 这为他在书艺上的拓 展奠定了 良好基础 , 加之 勤奋进取 , 刻苦临池 , 于碑帖都曾广泛涉猎 , 在实 践 的基础上总结 自己学书体会与见解 , 力求别开生 面 , 形成 自己的艺术风格 。

清·杨文莹书法艺术赏析 杨文莹 书法艺术 第1张

《 中国美术 家 人 名 辞 典 》 已将 他收人条 目 , 称其笔姿瘦劲 , 有铁划银钩 之势 。 其 作品具 有笔意旷达高古 , 沉稳 潇 洒 的 特 点 , 极富书卷气 . 过去人们悬挂字画喜欢四条屏 , 现将 杨氏在中年 和青年所书 的四条屏介绍给读者以 飨同好 。 第一幅是行书 , 写于 1 8 7 9年时 松岁 , 内容 是研习汉 魏名碑 的体会 , 字字写的清秀峭拔 , 点画 流动 , 瘦劲精神 , 透 出真书意态 。 在 章法布局上 , 气势连贯 , 疏朗清爽 。 他对同代前贤包世臣 力倡碑学 的观点表示赞同 , 但对贬低帖学则有不同看法 .

清·杨文莹书法艺术赏析 杨文莹 书法艺术 第2张

另一幅为晚年所 书 , 约 1 9 0 4 年前后 , 时年 “ 岁左 右 , 行草书 , 内容是论时局 , 用笔生涩放纵 , 任意 挥洒 , 不假雕饰 , 笔墨随感情宣 浅老辣 雄 浑 , 字 常生敬侧而不平正 , 不注意单个字 的形体 , 不刻意 追求笔划的波折 曲直 , 而著重于整体气势 , 着重于 骨力 , 一改中年遵法守度 , 秀姿挺立 , 奕奕动人之 美感 , 而追求以拙取巧古朴雄阔的气韵 , 这无疑是 他书法 中较为精采的部分 。 这二幅作品在风貌上差 异很大 , 也说明了书家驾驭笔墨的本领 。 杨文莹 书精真 、 行 、 草各体 , 尤摘行书楷书 , 取经颜柳晋唐诸家 , 得力于汉魏碑帖 。 行书则力追 苏 、 黄 , 尤致 力于东坡书法的研究 , 孜孜以求 , 得 其神貌 。 草书则师法张旭 、 怀素诸家 , 并 别 具 风 貌 。 值得一提的是杨氏中年以后尤其崇尚苏休字 , 这在他 的作品 中特别是晚年墨迹中看得很清楚 。 他 对苏的崇拜不仅身体 力行 , 溶于 自已的 书艺中 , 而 且对其 次子杨晋影响甚深 。 杨晋字拜苏 , 是民 国期 间的书 法名家 , 一生专攻苏体字 , 造诣颇深 , 名列 《 中 国美术家人名辞典 》 , 此乃题外之话 , 关于杨 晋 的书法艺术将另行介绍 。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QingYangWenYingShuFaYiShuShangXi.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