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线质”基因对当下中国画创作生态的鉴知

书画艺术网书画史论2025-09-05 10:04360
传统绘画中的“线质”基因,对当下中国画创作生态的鉴知摘要:在中国画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线条始终是造型的基本元素。线条质量的高低,线质韵味的优劣已经成为品评作品格调高低 的重要标准,在中国画所有的造型语言中,是“骨”的存在。因而,强化笔线质量,提升线条本身的线质韵味,已经成为画家终生追 求的目标。反观当下中国画的现状,部分画家只注重画面形式,不注重对线条...

传统绘画中的“线质”基因,对当下中国画创作生态的鉴知

摘要:在中国画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线条始终是造型的基本元素。线条质量的高低,线质韵味的优劣已经成为品评作品格调高低 的重要标准,在中国画所有的造型语言中,是“骨”的存在。因而,强化笔线质量,提升线条本身的线质韵味,已经成为画家终生追 求的目标。反观当下中国画的现状,部分画家只注重画面形式,不注重对线条质量的淬炼,已经敲响了中国画健康发展的警钟。这正 是笔者作此文的目的所在。 

关键词:中国画;传统;特质;线条;创作;继承

中国画,古称丹青,它是中国传统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绘画艺术之 林中,中国画风格鲜明,独树一帜,是我 国民族艺术的瑰宝。3000多年前周代出现 的人物造像,是中国画发展的萌芽期。魏 晋时期佛教文化传入,大量人物壁画的出 现,以及书画理论的萌发,也催生了中国 画作为独立的审美品评艺术的价值存在, 同时也确立了中国画以线造型的艺术形 态。

“线质”基因对当下中国画创作生态的鉴知 中国画 线条创作 王醒 第1张

王醒 清泉之一 纸本水墨 100cm×25cm 2023年   王醒 清泉之二 纸本水墨 100cm×25cm 2023年

以东晋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为 代表的古代绘画,已经向世人展示了中国 画线条艺术的表现力。唐朝,经济文化空 前繁荣,唐诗亦显现出其巨大的影响力, 并逐渐对中国画发展产生影射作用,文人 士大夫开始追求性情与诗意的表达,文人 画从此开始兴起。五代、北宋时期,各种 皴法完备,人物、山水、花鸟三科分类更 加明晰,题材也丰富多样,为中国画的后 续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南宋时期,迅 速发展的江南经济也促进了中国画的欣欣 向荣,尤其是“南宋四家”的出现,让 中国画的品评标准在“诗书画印”的统 一上更进一步。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这 一时期,还出现了以水墨写意为主的文 人画,这一分支,格高气清,诗书画一 体,独领风骚,深刻影响后代中国画的 发展进程。

时至今日,中国画对笔墨趣 味、格调气韵的追求也没有摆脱南宋画 风的影响。从以上对中国画发展史的简 单回溯,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论断,就 是“线条”在中国画发展中始终是造型 的基本元素,在中国画所有的造型语言 中,是“骨”的存在。

一、以线为骨,浸透东方美学特质 

从几千年前洞穴壁画中的人、兽、 鸟、草那稚拙、夸张的造型,到佛教文 化盛行的人物壁画,再到唐宋时期的文人 画兴起,直至元明清诸代乃至近代的水墨 画,对线的要求不但没有减弱,反而越来 越高,它与中国书法艺术的连接也愈加紧 密,甚至上升到开始追求线条本身的韵味 与文化品格。

“线质”基因对当下中国画创作生态的鉴知 中国画 线条创作 王醒 第2张

王醒 南山印象 纸本水墨 68cm×68cm 2021年

正所谓“书画同源”。“曹 衣出水,吴带当风”,这两位大家的线条 如春风中的柳丝、荷塘中的波纹水线,游 丝牵引,起转行收,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 境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虽是一幅 描绘中国12世纪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 封)的城市风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生 活场景的风俗画,但在对画中人物、楼 阁、舟船、牲畜、桥梁、树木、水道等 具象场景的描绘中,直线、曲线、折线 诸线并用,行笔自如,转折有度,虚实相 生,以高质量的线条构建了整幅画的“骨 骼”。千年之后,今人再次凝视,无不惊 叹,叹其实为神来之笔。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XianZhiJiYinDuiDangXiaZhongGuoHuaChuangZuoShengTaiDeJianZhi.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