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马(远)夏(圭)对南宋画坛影响

书画艺术网书画赏析2017-06-03 12:4144270
马钦山,艺高超,山水嶂,画一角;笔劲拨,用墨焦,树叶茂,风萧萧。踏歌图,人欢笑,柳岸图,绿树娇;对月图,楼台高,俱名作,闪光耀。马一角,夏半边,两大师,名相连;夏圭画,取自然,长江图,万里远。岸上马,江中船,虽一半,风貌全;显生机,往来繁,大手笔,精提炼。 马钦山,即马远,字遥父,号钦山。原籍河中(今山西济西)人。生长钱塘,曾祖责、祖父...

马钦山,艺高超,山水嶂,画一角;

笔劲拨,用墨焦,树叶茂,风萧萧。

踏歌图,人欢笑,柳岸图,绿树娇;

对月图,楼台高,俱名作,闪光耀。

马一角,夏半边,两大师,名相连;

夏圭画,取自然,长江图,万里远。

岸上马,江中船,虽一半,风貌全;

显生机,往来繁,大手笔,精提炼。 

 马钦山,即马远,字遥父,号钦山。原籍河中(今山西济西)人。生长钱塘,曾祖责、祖父兴祖、父世荣、伯父公显、兄逵,都是画院画家。他继承家学在光宗(赵淳)、宁宗(赵扩)朝(1190一1224年)历任画院待诏,到理宗(赵昀)朝可能还活着。他擅长山水,取法李唐,能自出新意。下笔遒劲严谨,设色清润,山石以带水笔作大斧劈皴,方硬有棱角,树叶有夹笔,树干用焦墨,多横斜曲折之态,阁楼大都用界尺,而加衬染,多作“一角”、“半边”之景,构图别具一格,有“马一角”之称。

     后人认为这是表露他对南宋偏安一隅的写景照。他的代表作《踏歌图》,是写农民欢娱的歌舞活动,他不是歌颂“村野粗俗”,而是借这些愉悦、轻快和安适的农夫形象,表现“丰年人乐业,陇山踏歌行”(宁宗赵扩诗句)的生活境界。画的上半部还有代表帝王都城的建筑物,抓住了都城郊外的翠竹红梅、老柳清溪,和风拂面的自然景色。马远的画手法概括,布局险奇,用笔简练;雄奇,善用苍劲有力的大斧劈,显得非常痛快淋漓。 

 马(远)夏(圭)对南宋画坛影响 马钦山 即马远 字遥父 号钦山 夏圭 字禹玉 《踏歌图》 山水十二景图 第1张

马远 《踏歌图》轴,绢本设色,纵192.5厘米,横111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

 马(远)夏(圭)对南宋画坛影响 马钦山 即马远 字遥父 号钦山 夏圭 字禹玉 《踏歌图》 山水十二景图 第2张

 马(远)夏(圭)对南宋画坛影响 马钦山 即马远 字遥父 号钦山 夏圭 字禹玉 《踏歌图》 山水十二景图 第3张

 马(远)夏(圭)对南宋画坛影响 马钦山 即马远 字遥父 号钦山 夏圭 字禹玉 《踏歌图》 山水十二景图 第4张

《踏歌图》 局部

夏圭,字禹玉,钱塘人。是宁宗(赵扩)朝的画院待诏,工山水人物,尤善山水,取法李唐,用秃笔带水作大劈斧皴、称为“拖泥带水皴”,简劲苍老而墨气明润,树叶有夹笔,阁后不用界尺,随手为之。景中人物点缀而成,多作“半边”、“一角”之景,构图别具一格,有“夏半边”之称。与马远并称“马夏”。他的《西湖柳艇图》、《长江万里图》、《江城图》、《风雨图》等画作,均显出他的精炼概括的本领。  

 夏圭画法,取自天然。《长江万里图》,写万里长江,浩浩荡荡,江上行船,岸边走马,往来繁忙,一派生机。虽往往是“一半”风光,而代表了全貌。南宋画山水成就很大,超越前代,启发后人。经李(唐)刘(松年)开其端,马(远)夏(圭)集其大成,影响了南宋画坛百余年。

 马(远)夏(圭)对南宋画坛影响 马钦山 即马远 字遥父 号钦山 夏圭 字禹玉 《踏歌图》 山水十二景图 第5张

 马(远)夏(圭)对南宋画坛影响 马钦山 即马远 字遥父 号钦山 夏圭 字禹玉 《踏歌图》 山水十二景图 第6张

山水十二景图 宋 夏圭 绢本设色 尺寸不详 (美)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ma-yuan-xia-gui-dui-nan-song-hua-tan-ying-xiang.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