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明清篇(之十八) (62)

书画艺术网书画广角2017-07-24 13:0815570
梁同书余杭丽水枉幽居,笔底无奇俗有余。任有高名还鹤寿,一般模样清人书。【阐说】梁同书行书七言联 梁山舟出仕为官的时间并不长,大半生则幽居在余杭的老家。江南的灵山秀水,在他的笔底被消磨成甜熟的风气。然而,他的这种书风在有清一代却很流行。他也因此博得很高的时誉。他的生父梁诗正,官拜东图阁大学士,书法是一派雍容典雅的“馆阁”之风。家学如此,梁山舟是很难跳...

梁同书

余杭丽水枉幽居,

笔底无奇俗有余。

任有高名还鹤寿,

一般模样清人书。

【阐说】

明清篇(之十八) (62) 王文治 梁同书 第1张

梁同书行书七言联

 梁山舟出仕为官的时间并不长,大半生则幽居在余杭的老家。江南的灵山秀水,在他的笔底被消磨成甜熟的风气。然而,他的这种书风在有清一代却很流行。他也因此博得很高的时誉。他的生父梁诗正,官拜东图阁大学士,书法是一派雍容典雅的“馆阁”之风。家学如此,梁山舟是很难跳出牢笼的。纵然他有92岁的高寿和习书不辍的功夫,然于烂熟之中,已很难生发出新鲜的东西来。

当然,无论何朝何代,梁山舟这种稳健平实、精熟规矩的书法,最合传统文人中保守一派的口味。它有存在的基础,而且在当世当时,往往还有大到我们难以想象的势力。吴修《昭代尺牍小传》就说梁山舟“负盛名六十年,所书碑版遍寰宇”。

王文治

童伶眷养唱声华,

翻作轻盈淡墨花。

太守偶然心手懒,

蔷薇院落听琵琶。

【阐说】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记载:“国朝书家刘石庵相国专讲魄力,王梦楼太守专取风神,时有‘浓墨宰相’、‘淡墨探花’之目。”在我看来,“淡墨探花”王梦楼的可贵之处,便是勇于在世俗书风之上迈出自己的一步,虽然这一步未必完美,而且招致了“轻佻”之名,但是却成就了一个“我”的存在。

明清篇(之十八) (62) 王文治 梁同书 第2张

王文治行书《唐寅诗轴》

 他对音律、戏曲情有独钟,曾在家中眷养童伶,醉心慢板轻歌。他还笃信佛教,深究禅理,长年吃斋。于书法,他更注重笔端的气韵风神。又由于受董玄宰、张即之的影响,他的书法最终表现出一种蹁跹流逸的风格。这种书风纯以才情取胜,笔法的得失倒在其次。(附图左者为梁同书行书七言联,右者为王文治行书《唐寅诗轴》)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ming-qing-pian-zhi-shi-ba-62.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