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聂振文泼墨泼彩的几点思考

书画艺术网书画创作2017-12-03 20:5040310
聂振文 号不老书生、天沐堂主人。祖籍山东蓬莱,1966年出生于辽宁丹东,现定居南京。国家一级美术师,张大千再传弟子。现 为辽宁国画院副院长、四川大风堂画院副院长、辽东国画院院长、扬州八怪研究会副会长、扬州八怪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书画艺术 网艺术顾问、港澳台中华文化艺术协会名誉顾问。书画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重大展览中入展、获奖。在韩国及国内多个展馆...

聂振文  号不老书生、天沐堂主人。祖籍山东蓬莱,1966年出生于辽宁丹东,现定居南京。国家一级美术师,张大千再传弟子。现 为辽宁国画院副院长、四川大风堂画院副院长、辽东国画院院长、扬州八怪研究会副会长、扬州八怪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书画艺术 网艺术顾问、港澳台中华文化艺术协会名誉顾问。书画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重大展览中入展、获奖。在韩国及国内多个展馆举 办个人画展。出版《中国当代艺术名家——聂振文(泼墨泼彩作品集)》《万壑凝烟》《大风流韵》《大风溢彩——聂振文画集》 《聂振文画集》《中国山水画名家——聂振文》《大风飞扬——聂振文作品集》等。

聂振文泼墨泼彩的几点思考 聂振文 中国山水画 书画艺术 第1张

聂振文 渔乐图 50cm×50cm

艺术生命的“过程论”,是我定义振文 先生泼墨泼彩一个重要的审美风向标。这是 一种文化特质和存续意义的解读、还原和再 现方式。中国绘画精神,历来是偏重于简雅 平和、圆融洞达的境界,所谓绚烂至极复归 平淡,这是艺术生命的“终极论”意识。当 然,矛盾的另一种情形,是还原性的“过程 论”意识,即重视生命的个体性关怀,重视 现实“生命痕迹”的存在感。振文先生无疑 属于后者。其作品无论从构思经营、语言符 号、色彩象征等个性传达和自然释放来看, 都是酣畅淋漓、气度宏达、自然成趣,始终 传递着一种激情奔放的生命活力。其成因在 于,振文先生来自社会底层,命运多舛,但 有着积极的入世情怀,其心性、生理正处于 朝气蓬勃阶段。当身处价值多元化、功利化 时代,生命的本真、灵魂的归属自然成为他 思考艺术人生的一个重要命题。按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画家潜意识中会沉淀来自其生命 成长中的一些轨迹,不自觉地把它还原在创 作上。因此,从创作本身而言,振文已经跳 出绘画本体性“小我”的浅薄和传统审美一 般性、叙述性的羁绊,以生命“过程论”意 识,把艺术与生命进行了有效的“对接”。

聂振文泼墨泼彩的几点思考 聂振文 中国山水画 书画艺术 第2张

聂振文 烟迷山上寺 60cm×243cm 局部

聂振文泼墨泼彩的几点思考 聂振文 中国山水画 书画艺术 第3张

聂振文 烟迷山上寺 60cm×243cm 局部

塞内卡说过:“生命如同寓言,其价 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振文先生作品具 有一种“在场性”意识。其“介入性”“精 神性”的核心,发于中而形于外,表现了主 体精神强大的现实拥抱感和对生命自由的彰 显。他通过泼墨泼彩这种语言形式,运用比 兴手法和比德思维,极尽所能地发挥无限想 像和无限幻化的艺术表现力。如在构图上侧 重形式的归纳、集约和概括,强化黑白、冷 暖的对比,在视角上采取以小观大的方式, 对局部进行重点刻画,突出图式的“镜像” 效果。《泉和万籁生》《秋山论道》《清江 云生》在外在语言和视觉张力上,绚丽张 扬、幽深玄秘,美如圣境,把振文对生命的 向往、寄托、敬畏之情跃然于画面中,这是 生命“在场性”意识“正在进行时”精彩情 境的转述。当然,这种表象的背后,恰恰是 画面反复传递的,一种闲适的、象征的、内 敛的精神图式结构。比如说,其幽深玄秘、 旷远飘渺的场景描绘,其闲情逸致、隐逸超 迈的高人逸士就具有强烈的“澄明”性诉 求,这是振文先生把生命的悲情忧伤、脉动 快感、幸福充溢融入到具体的现实情境和细 节感悟中,对主体人格进行了“在场性”的触发与碰撞,在审他与自审中,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进行 了实质性的感悟和沉淀。所以,宗白华先生说:“美的源泉是 人类最深心灵与他的环境世界接触相感时的波动。”当然,振 文先生对这种来自世俗伦理的、现实潮流的、意识形态的理念 维度,并未做直抒胸臆式的批判和直观性的、政治式的解构, 他是以一种“精神性在场”的介入方式,有意曲曲折折、隐隐 晦晦、恍恍惚惚,似乎在强大的现实“话语权”面前,以一种 象征性的、内敛性的精神特质作为艺术终结。因此,其形式上 的张扬性、自由性和强烈性则是格外醒目,而精神维度是非直 接性的,不是那么强烈。

聂振文泼墨泼彩的几点思考 聂振文 中国山水画 书画艺术 第4张

聂振文 醉秋图 42cm×42cm

振文先生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还在于“冲突”意识的建构 上。他把画面形式构成上的墨彩淋漓、大气潇洒、憾人心魄与 语言提炼上的幽远旷达、虚幻玄妙、灵动超然之“澄明”心 境,表现为一种动与静的矛盾对立,一种阴阳的和谐统一。 这是人格纠结、心理矛盾的强烈体现。如《幽谷滴翠》《胸壑 起云烟》《泉源万斛自飞流》等作品,其动为势,墨彩酣畅 淋漓、纵横开阖,似乎涵摄着生生不已的气韵,其静则为“虚 无”“因应”之亭台舟楫、持仗老者等。这种动静观照、融外 化内的心物空间的转换,在形式和内容上明显进行了审美理想 化、浪漫化的对立和并置处理,是以一种时空观照和历史检视 的方式,把“历时性”的游观和“共时性”的意识介入到创作 中,因此,其表象是“冲突”的,而内在本质是圆融的。一方 面,体现主体精神与现实“骨感”之间,作为一个时代和历史 的穿行者,现实中的一切无时不在叩问振文先生的心灵与感 官。一方面,振文先生以“散虑”“乐天”“逍遥”“遁世” 的精神去飘渺云烟、洗涤灵魂,把物欲世界里的羁索,把人生 的痛苦本质内化到创作中。因此,我们看他的作品,构成元素、审美形式通常整饬成C型、Z型、之型等,这是冲突化、 矛盾化的处理方式,是一种非表象化、非逻辑性的语言,气 场、节奏感很强。其表象是纵横大气、酣畅淋漓,而“内美” 境界、精神意蕴的本质是“圆融洞达”的。这种“冲突”性, 一曰世俗,一曰神性,既是出世的又是入世的,既是超越自然 的又是切近自然的,既是矛盾冲突的,又是对立统一的,正是 主体人格、世俗人格矛盾化、反常化、冲突化的集中反映。

聂振文泼墨泼彩的几点思考 聂振文 中国山水画 书画艺术 第5张

聂振文 华池浮香 65cm×38cm 2016年 

聂振文泼墨泼彩的几点思考 聂振文 中国山水画 书画艺术 第6张

聂振文 霁天欲晓 136cm×62cm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nie-zhen-wen-po-mo-po-cai-de-ji-dian-si-kao.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