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画艺术网)今天和各位书画爱好者朋友谈谈一个书画中的术语也可以说是中国画技法名。那就是颤笔,颤笔书法术语之一,又称“战笔”,指颤动着行笔,以取得线条遒劲的效果,作画时画出一种抖曲颤动的墨线。

元代夏文彦《图绘宝鉴》谓:“孙尚子善为颤笔,见于衣服、手足、木叶、川流诸处,皆若颤动。”画水流、木叶、衣服用颤笔,线条须力求流畅自然、曲折有致,不可流于折若锯齿、曲如蚯蚓。颤笔出自*金错刀法,北宋《宣和画谱》谓:“后主(南唐李煜)金错书用一笔三过之法,晚年变而为画,故颤掣乃如书法。”

黄庭坚苏轼寒食帖跋

画家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通过对线条忽大忽小的颤抖来改变线条的圆滑和书写的流畅度的形式,是书画艺术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段,它的对象可以是汉字,也可以是国画的线条,使其扭曲或者带涩,甚至丑拙,从而让作品在审美上有古拙,苍劲等符合美学的表现让欣赏着有奇崛的效果。

黄庭坚书杜甫寄贺兰铦诗

在书画的创作中,“颤笔”是一种自觉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古代时候就已经倍感推崇,在清末对“颤笔”的手段已经被书画家认可接受,在书法的审美中崇尚以古拙加以强调,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说:“余见六朝碑拓,行处皆留,留处皆行。凡横、直平过之处,行处也;古人必逐步顿挫,不使率然径去,是行处皆留也。”留得住笔,就不会犯“率直”的毛病。但是,逆势往复与纸面磨擦要协调自然,动作不可过大,不要出现做作的扭屈之态。要保持线条的整体感,在流动的线条中含蕴一定的涩感,不要为毛而毛,为涩而涩,使边缘产生生硬的齿牙状。所以,战笔的运用,不能只注意线条表面的形状,更要注意内在的神采、气韵、笔势和力度的表现。“颤笔”是对上古时期甲骨、金文。汉代隶书书风的渗透,也正是因为这样吸引很多碑帖书法喜爱者的学习,碑学大家李瑞清,胡小石、游寿等,一直对“颤笔”涉足延续,而影响当下很多学习书画的朋友,“颤笔”的运用从很大方向来言壮大了碑学,让碑学势头很好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

《廉颇蔺相如传》(局部) 黄庭坚

书写着在“颤笔”在运笔的“徐”、“疾”问题。用笔过快,动作浮滑,势不能涩;用笔太慢,容易做作、板滞,势不能疾。所以,必须通过中锋用笔,控制好运笔的速度,达到势要疾,行而不滑,留而不滞的效果。战笔是笔力、笔速、笔势、顿挫等的结合运用。结合得自然,协调一致,才能写出笔势生动,而又笔力遒劲的点画来。清代文艺理论家况周颐在其《蕙风词话》中曾提出作诗三要是“重、拙、大”, 刘熙载又在《艺概》中对这样一种重要的美学原则在书法艺术领域做了重申,从而使其在理论视 域内的地位得以确立。而书法家对“颤笔”的表现正是对这一崇尚壮美的美学原则在具体实践上 的证实。从这个意义上说,“颤笔”的运用对崇高之美的呈现起着非常必要的补充作用。   

“颤笔”对线条在形态上的顿挫和扭曲,直接颠覆了传统欣赏,似得人们在欣赏作品时候充满了挑战,作品在解读时候对于线条和流畅的众说不一,似得“颤笔”蕴含着独特的美学。

《李白忆旧游诗草书卷》黄庭坚

我们从文中黄庭坚作品可以看到,在“颤笔”的运用上,宋代四大家之一的黄庭坚是比较成功的一例,黄庭坚的颤笔法不会让人感到刻意,或者是将刻意性减到最少的程度。在黄庭坚的草书笔法中,他的颤笔法往往随着笔势而动,随着锋毫的使转而动,也就是将毛笔的颤笔融入到笔法的流动性中去,这样就不会让人觉得有所唐突。并且颤笔法的短处一旦被隐藏,那它的长处此时也就凸现出来,所以黄庭坚的草书笔法多变而灵动,对后世的王铎、于右任等人都有很大影响。读者朋友可以尝试下黄庭坚的方法去试试,可能会有收获。但需要提醒的是,黄庭坚的颤笔法是建立的似有似无的状态下的,切不可为了颤笔而颤笔。

我们还从上古的钟鼎彝器款识,或者秦汉残存的篆隶刻石,从上面的线条的完整,然后经过了时间的淘汰,水火,风雨,风化,和兵燹等自然和人为的破坏才使得这些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艺术残缺剥落丑陋的样子,被这样破坏后光滑大打折扣,线条也不是很完整了。我们在运用“颤笔”中也是存在一定的风险,“颤笔”如果运用过头会让欣赏者产生厌恶,影响其审美,而走上创作的极端,极端可能表现在“颤笔”的浅,滥用,和丑陋,浅是因为在运笔的不熟练掌握的火候不够好,而滥用是说刻意或者过度的去运气“颤笔”人为痕迹很明显。丑是说“颤笔”的使用上不加选择,任情恣性,一任其狂怪、丑恶、粗鄙而不加控制, 在分量的考量上又毫不收敛,致使作品面貌丑陋不堪,大大影响到欣赏者的审美趣味。这些都是破坏了书法作品的效果。

结尾,书画艺术网要说的是“颤笔”的发现是反映了书法家的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有着非常重大的和积极的意义,我们应该去继承和发扬到也不可以去太滥用“颤笔”反而使其不美。总而言之,我们需要认真去对待。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