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里:改革开放以来,因为国门打开,美术家受西方影响,存在一些金钱化、市场化、自由主义的倾向以及“去思想化”“去历史化”“去主流化”等思潮,为此,通过一些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弘扬英雄精神,描绘时代楷模,使这些不良的局面得以扭转,美术创作回到正道。艺术的精神力量是灵魂,而宏大叙事的表现才是正道。美术家应当从深邃的历史当中,从生动的现实生活当中表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创作具有中国价值观的优秀作品,在艺术理解和艺术表现方面,要对过去的历史主题绘画进行超越和发展。细数起来就会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美术界在主旋律、主题性、重大历史题材创作方面硕果累累,而且参与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这些作品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美术界存在的创新发展问题、有高原无高峰问题,解决了创作中如何表现当今时代的问题,也很好回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界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这些创作活动,美术界紧紧团结在为国家中心工作服务的大局中,匡正了美术界的创作导向,更重要的是为国家留下一批精品力作,同时也促进了美术教育、美术创作、人才培养。
徐里
记者:对于每一个创作个体而言,创作这样的大型作品所获得的经验是尤为珍贵的,能否谈谈作者都经历了哪些过程?
徐里:创作是个体行为,但要有高远的追求。在创作之前作者要实地走访、体验生活,到现场去了解历史,这对于美术家来说是一种难得的收获。比如,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精神的发扬,深入具体的场景,身临其境,深受感染,才能让革命情怀随画笔倾泻而出,让创作的思路深入到历史和思想的深处,作品的精神也随之得到升华。作为时代的艺术家,我们有幸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记录者,也为之高扬手中的笔,让思想淬火,艺术精进,为了人民而创作。一部作品的完成,要经历看稿、审查、提高的过程,一次次的理解与修正,最终臻于精品。
创作中的徐里
记者:参与审稿的专家团队有多少人?作者如何选择?
徐里:至少50人。作者有时候可能会在创作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通过组织专家看稿为作者提出一些不足供参考,从而完善提高作者的作品,除了避免历史画中的硬伤外还要在艺术上进行提升,对意识表现和表达能力不足的地方进行提高,待这些都完成才能体现出当代精品的民族性、时代性、个性。
专家团队中有中国美协主席团的老一辈艺术家,也在中青年中选一些代表性的艺术家,邀请美术理论界、各断代史的权威,还有中央党史办、文献办、军科院来介入,参与审稿。无论是纪念长征、纪念建党或是描绘时代,这些主题性绘画都需要这些专家的介入。所以一部作品的成功背后凝聚了很多人的智慧和心血。
作者的选择是全国遴选,全国的美术家都可以来报名,最终根据作者的创作草图审定是否具备创作主题性大作品的能力和实力,同时还会邀请国内一流美术家进行创作。为国家、为民族创作作品,艺术家们都十分积极,很有责任和担当。
记者: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可以说是一个常画常新的主题,当代美术家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节点的表现,与过往同类型作品比较有哪些发展与开掘?
徐里:比如中国美协去年组织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作品展,虽然长征作品创作是个老话题,但是在新时期如何更好地理解长征精神,表现长征精神,是我们这一代美术家与上一代的不同之处,我们既要把长征精神表现好,同时又要在艺术性上体现我们当代美术家的水准,要将今天的美术语境与主题性绘画创作结合在一起。
飞渡泸定桥(油画) 井士剑 郭健濂
长征主题展一共展出十二幅巨作,以《飞渡泸定桥》为例,画作中的人物虽然形象不是特别具体,但作品中的浪漫主义色彩尤具感染力,红军这种不怕死、勇往直前的状态,表现十分到位。
草地铁流(油画)
罗奇、孙佳兴、黄福昌、翁润鹏、林海东
过去美术家表现过草地“红光亮”的基调颇多,但我们表现的是灰色的调子,《草地铁流》中红军战士相互搀扶向着前方一缕曙光走向草地深处,虽然深陷沼泽,但为了理想信念坚定不移,作品非常压抑、低沉。作品中展示的场景与过去的创作有所不同,只有真实地表现沼泽地里的随时牺牲,才能凸显夺取胜利的来之不易,所以长征题材也可以是悲情深沉的,这就是当代美术家所理解的长征精神,这种具有悲剧色彩的画面呈现令长征精神更加博大,闪耀光芒。
记者:近些年美术界重启重大历史题材创作,能否谈谈其历史意义、艺术价值?
徐里:在西方国家,历史性的主题绘画比比皆是,欧洲一些重要的美术馆、博物馆,像卢浮宫、大英、大都会等等都陈列着本国的历史巨作,国内虽唐宋时期便有记录市井阶层生活和皇帝出行、大典的绘画,却鲜成规模。主题性绘画有着以图证史的特殊功能,尤其进入新世纪以来,历史画和历史题材创作的条件获得前所未有的改善,也有优秀之作出现,但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我们现在有义务也有责任把主题性绘画创作做好,为中国艺术史注入金戈铁马的艺术精神。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通过这些历史画卷了解我们国家的灿烂辉煌,同时也是为了向党的十九大召开献礼。
峰高气清 120x90cm 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