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赵孟頫名画欣赏

书画艺术网书画赏析2017-05-31 16:3171720
《饮马图》 赵孟俯(1254—1322)元代书坛领袖,一代书法宗师,而他的绘画艺术,不仅以其超迈的绘画技法给人以形象美感,更重要的是,往往在这些母题的绘画作品中,寄托着自...
            

赵孟頫名画欣赏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红衣罗汉图》 《幼舆邱壑图》 《秋郊饮马图》 《江村渔乐图》 第1张

《饮马图》
    赵孟俯(1254—1322)元代书坛领袖,一代书法宗师,而他的绘画艺术,不仅以其超迈的绘画技法给人以形象美感,更重要的是,往往在这些母题的绘画作品中,寄托着自己的思想情绪。
           

赵孟頫名画欣赏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红衣罗汉图》 《幼舆邱壑图》 《秋郊饮马图》 《江村渔乐图》 第2张

《人马图》
    赵孟俯尝自喻为千里马,但他的济世愿望只是一厢情愿,元廷并没有让他施展政治抱负与经世之才,而是让他在发颂词、写经文中消磨岁月,他的行义达道自然成为泡影。

赵孟頫名画欣赏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红衣罗汉图》 《幼舆邱壑图》 《秋郊饮马图》 《江村渔乐图》 第3张

赵孟頫名画欣赏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红衣罗汉图》 《幼舆邱壑图》 《秋郊饮马图》 《江村渔乐图》 第4张

赵孟頫名画欣赏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红衣罗汉图》 《幼舆邱壑图》 《秋郊饮马图》 《江村渔乐图》 第5张

赵孟頫名画欣赏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红衣罗汉图》 《幼舆邱壑图》 《秋郊饮马图》 《江村渔乐图》 第6张

《鹊华秋色图》
       赵孟頫是有元一代的书画泰斗。人物、鞍马、山水、花木、竹石、禽鸟,各种题材,下笔皆成妙品。犹如学习书法一样,他学画也是在复古的精神下博采众长,而后自成一格。尤其是他在书法、诗文、音乐、鉴赏和考据诸方面的学养,以及奔走南北的阅历,对他绘画风格和艺术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赵孟頫名画欣赏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红衣罗汉图》 《幼舆邱壑图》 《秋郊饮马图》 《江村渔乐图》 第7张

《老子像》
                              

赵孟頫名画欣赏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红衣罗汉图》 《幼舆邱壑图》 《秋郊饮马图》 《江村渔乐图》 第8张

《诸葛亮像》
           

赵孟頫名画欣赏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红衣罗汉图》 《幼舆邱壑图》 《秋郊饮马图》 《江村渔乐图》 第9张

《松荫高士图》

    《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著录。设色绢本,画清泉漱石,长松荫坡,二人藉地趺坐,一弹阮咸,一停琴听之,童子盘捧安榴以进。款:延祐七年(1320)三月五日。子昂画。无印。鉴藏宝玺:五玺全。

                    

赵孟頫名画欣赏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红衣罗汉图》 《幼舆邱壑图》 《秋郊饮马图》 《江村渔乐图》 第10张

赵孟頫名画欣赏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红衣罗汉图》 《幼舆邱壑图》 《秋郊饮马图》 《江村渔乐图》 第11张

 局部(1)
                 

赵孟頫名画欣赏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红衣罗汉图》 《幼舆邱壑图》 《秋郊饮马图》 《江村渔乐图》 第12张

 局部(2)
                  

赵孟頫名画欣赏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红衣罗汉图》 《幼舆邱壑图》 《秋郊饮马图》 《江村渔乐图》 第13张

 局部(3)      
   

赵孟頫名画欣赏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红衣罗汉图》 《幼舆邱壑图》 《秋郊饮马图》 《江村渔乐图》 第14张

  局部(4)
                       《萧翼赚兰亭图卷》
    赵孟俯壮志难酬,又难以摆脱元廷的羁绊,宛若和平时代禁苑中的千里马,只能充当“太平盛世”的车卫仪仗,“老向天闲无战功”而已。他的郁郁不得志的自怜之心,乃在《浴马图》、《人骑图》、《奚官调马图》、《秋郊饮马图》等作品中宣泄无遗。
       

赵孟頫名画欣赏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红衣罗汉图》 《幼舆邱壑图》 《秋郊饮马图》 《江村渔乐图》 第15张

 《人骑图》
    赵孟俯的马图用意含蓄深沉,以百无聊赖之形象,巧妙地折射出他怀才不遇、失去自由的内心痛楚,也与其“在山为远志”,秉承母训应召仕元,却遭人猜忌,落得个“出山为小草”的尴尬
       

赵孟頫名画欣赏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红衣罗汉图》 《幼舆邱壑图》 《秋郊饮马图》 《江村渔乐图》 第16张

《调良图》
    此幅白描画一人一马,在疾风中,衣袖与鬃鬚随风飘扬飞动。幅中的人马,用细劲的中锋笔法描绘,生动而传神,呈现豪迈而沉潜的意态,笔意精练,神形具全。画中一种萧疏清远的气息,与汉马的剽悍、唐马的华贵趣味,大不相同。

赵孟頫名画欣赏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红衣罗汉图》 《幼舆邱壑图》 《秋郊饮马图》 《江村渔乐图》 第17张

局部(1)

赵孟頫名画欣赏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红衣罗汉图》 《幼舆邱壑图》 《秋郊饮马图》 《江村渔乐图》 第18张

局部(2)

赵孟頫名画欣赏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红衣罗汉图》 《幼舆邱壑图》 《秋郊饮马图》 《江村渔乐图》 第19张

局部(3)

赵孟頫名画欣赏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红衣罗汉图》 《幼舆邱壑图》 《秋郊饮马图》 《江村渔乐图》 第20张

局部(4)

赵孟頫名画欣赏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红衣罗汉图》 《幼舆邱壑图》 《秋郊饮马图》 《江村渔乐图》 第21张

局部(5)

赵孟頫名画欣赏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红衣罗汉图》 《幼舆邱壑图》 《秋郊饮马图》 《江村渔乐图》 第22张

局部(6)

赵孟頫名画欣赏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红衣罗汉图》 《幼舆邱壑图》 《秋郊饮马图》 《江村渔乐图》 第23张

局部(7)

赵孟頫名画欣赏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红衣罗汉图》 《幼舆邱壑图》 《秋郊饮马图》 《江村渔乐图》 第24张

局部(8)
    《兰亭修禊图卷》
       修禊,源于周代的一种古老习俗,即农历三月上旬“巳日”这一天,人们相约到水边沐浴、洗濯,借以除灾去邪,古俗称之为“祓禊”。后文人饮酒赋诗的集会,也称为修禊。春日踏青有“春禊”,秋日秋高气爽,文人怎能辜负这大好时光,自然会有“秋禊”,时间一般是在农历七月十四。历史上最为有名的修禊,当数兰亭修禊和红桥修禊。兰亭修禊的召集人,则是东晋名士、大书法家王羲之。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名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于会稽山阴的兰亭水边,做流觞曲水之戏。游戏充满文趣,各人分坐于曲水之旁,借着宛转的溪水,以觞盛酒,让盛满美酒的觞顺流而下,置于水上停于某人之前,他就必须即席赋诗。
    他们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也发表一些议论。这天,有二十六人作诗,编成了诗集《兰亭集》。大家推举王羲之写一篇序。王羲之为其作序,千古不朽的《兰亭集序》就这样诞生了。王羲之乘兴作《兰亭集序》,文采灿烂,隽妙雅迪,书法更是遒媚劲健,气势飘逸,被后世推为“天下第一行书”。序中写道:“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赵孟頫名画欣赏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红衣罗汉图》 《幼舆邱壑图》 《秋郊饮马图》 《江村渔乐图》 第25张

《西图雅集图》

    西园为北宋驸马都尉王诜之第,文人墨客多雅集于此。元丰初,王诜曾邀同苏轼、苏辙、黄庭坚米芾、蔡肇、李之仪、李公麟、晁补之、张耒、秦观、刘泾、陈景元、王钦臣、郑嘉会、圆通大师(日本渡宋僧大江定基)十六人游园。元祐年间,京中文人学士围绕在苏轼周围,拥戴他为文坛盟主。史称“西园雅集”,众人认为可与晋代王羲之“兰亭集会”相比。

                  

赵孟頫名画欣赏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红衣罗汉图》 《幼舆邱壑图》 《秋郊饮马图》 《江村渔乐图》 第26张

《吹箫仕女图》
    此图画仕女吹箫,坐于一矮塌上,其描绘细致接近于白描,只头发、衣领、衣带处稍稍设色。背景处以墨色烘染山石。不设勾勒,与前景的白描仕女形成鲜明对比。
  

赵孟頫名画欣赏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红衣罗汉图》 《幼舆邱壑图》 《秋郊饮马图》 《江村渔乐图》 第27张

《洞庭东山图》
    赵孟俯喜画江南山村水乡, 多写文人隐逸的生活情趣。在笔墨技法上, 兼善工笔和写意, 呈多种面貌。《洞庭东山图》画洞庭湖东山之景。东山山势非高,圆浑平缓,山径曲折,云雾迷蒙,岗峦隐约。湖面波光掠影,一叶轻舟,由左方驶向对岸,岸上一人待渡。近处坡石,杂草丛生。描绘了湖中的幽美景色,境界寂静。画上自题:“洞庭波兮岌岌,川可济兮不可以涉。木兰为舟兮为楫,渺余怀兮风一叶。子昂。”
                     

赵孟頫名画欣赏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红衣罗汉图》 《幼舆邱壑图》 《秋郊饮马图》 《江村渔乐图》 第28张

《歐波亭图》

    《欧波亭图》得以完整保存,是经明代皇室晋王府朱棡(朱元璋三子),明末王世贞、王世懋兄弟,清初韩逢禧,后经陈定、毕泷珍收藏,最后由江南大收藏家邵松年秘藏,因之此画流传有绪。民国十九年曾公开发表,轰动一时,后来战乱四起,《欧波亭图》历尽沧桑流传至今。

赵孟頫,1254年生,1322年逝世,元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官道人,中年曾作孟俯,湖州(今属浙江)人。宋宗室。宋亡,归里闲居。元世祖忽必烈搜访“遗逸”,经程钜夫荐举,始任兵部郎中,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朝(1311—1320),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谥文敏。精通音乐,善鉴定古器物,于书法绘画成就尤高。山水取法董源、李成;人物、鞍马师法李公麟和唐人;工墨竹、花鸟,  皆以笔墨圆润苍秀见长,  以飞白法画石,  以书法用笔写竹。力主变革南宋院体格调,自谓“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遥追五代、北宋法度,论者谓:“有唐人之致去其纤;有北宋人之雄去其犷。”开创了元代新画风。能诗文,风格和婉。兼工篆刻,以“圆朱文”著称。传世书迹较多,传世画作有《鹊华秋色图》、《红衣罗汉图》、《幼舆邱壑图》、《秋郊饮马图》、《江村渔乐图》。著有《松雪斋文集》十卷(附外集一卷)。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zhao-meng-ming-hua-xin-shang.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