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八大山人、石涛名画赏析

书画艺术网书画赏析2017-05-30 23:2389110
清代名家八大山人、石涛名画赏析清 朱耷 鱼石图 水墨纸本 58.3x48.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作品鉴赏《鱼石图》为八大山人朱耷晚期代表作。以简练的笔法,画怪石一块、鱼一尾,无背景。其中怪石取岌岌可危之势,鱼的眼珠点在眼眶的上方。笔意冷逸,构图大胆、新颖。《鱼石图》造型...

 清代名家八大山人石涛名画赏析

八大山人、石涛名画赏析 朱耷 八大山人 四僧 《鱼石图》 石涛 原济 《游华阳山图》 第1张

八大山人、石涛名画赏析 朱耷 八大山人 四僧 《鱼石图》 石涛 原济 《游华阳山图》 第2张

八大山人、石涛名画赏析 朱耷 八大山人 四僧 《鱼石图》 石涛 原济 《游华阳山图》 第3张

八大山人、石涛名画赏析 朱耷 八大山人 四僧 《鱼石图》 石涛 原济 《游华阳山图》 第4张

朱耷 鱼石图  水墨纸本 58.3x48.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        

作品鉴赏

《鱼石图》为八大山人朱耷晚期代表作。以简练的笔法,画怪石一块、鱼一尾,无背景。其中怪石取岌岌可危之势,鱼的眼珠点在眼眶的上方。笔意冷逸,构图大胆、新颖。《鱼石图》造型十分简练,笔墨浓淡处理却十分考究。画中的鱼儿翻着白眼,一副“白眼看他世上人”的冷漠表情,透露出一种藐视现实的孤傲狂气。

看过八大山人画的人,就会知道他所画的鱼和鸟,寥寥几笔,或拉长身子,或紧缩一团,倾是而非。特别是那对眼睛,有时是个椭圆形,都不是我们生活中所看的鱼、鸟的眼睛,生活中鱼、鸟的眼睛都是圆圆的,眼珠子在中央也不会转动。八大笔下的鱼、鸟的眼珠子都能转动,有时还会翻白眼瞪人。八大山人笔下的鱼、鸟、花、草和山、树木,意境纯粹、意蕴丰富,那是一个奇崛清凉的世界,其中随处可见特立独行的人格和悲天悯人的情怀,足以让人反复咀嘱,回味无穷。

画家简介

朱耷(约1626-1705),明末清初画家,明朝宗室。清初画坛“四僧”之一。号八大山人,又号雪个、个山 、入屋、驴屋等,入清后改名道朗,字良月,号破云樵者,南昌(今属江西)人 。明亡后削发为僧,住南昌青云谱道院。绘画以大笔水墨写意著称,并善于泼墨,尤以花鸟画称美于世。在创作上取法自然,笔墨简炼,大气磅礴,独具新意,创造了高旷纵横的风格。他的大写意花鸟画受徐渭影响,以简洁孤冷的画风,而自成一代宗师。


八大原名朱耷,中国清代(公元1644—公元1911年)著名画家,清代早期画坛“四僧”之一,八大山人是他的名号。他出生于公元1626年,死于公元1705年,是明朝(公元1368——公元1644年)皇族后代。19岁时国破家亡,心情悲愤的他便装哑扮傻,不和任何人说话,23岁出家当了和尚。八大的身世使他内心非常痛苦,然而他又不能将心情宣泄给外人,于是他将它转化,最终以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八大的画古怪,气氛冷漠,大多数是隐喻画,主要传达一种心绪。这种心绪隐喻画与有所指的政治隐喻画有所不同,它更富有美学意义。八大喜欢写诗,他的诗常题在画上,八大有一次画画题诗:“墨点无多泪点多”,这句话正是他对自己隐喻画的美学概括。八大将中国绘画美学中重写神、重写意、重文学趣味的传统发挥到了极限,使隐喻画真正成为中国一个新的画种。

他的山水画主要是水墨作品,他学习董其昌的笔法来画山水,但有自己的特色。八大山人的用墨与董其昌不同,使用干笔能画出滋润的效果。他的花鸟画成就特别突出,也最具个性,他用象征手法表达寓意,将物象人格化,寄托自己的感情。他的花鸟画风,可分为三个时期:50岁以前当僧人时属于早期,主要画蔬菜、花卉、松梅一类题材,画面比较精细工致;50岁到65岁是中期,画风逐渐变化,喜欢画鱼、鸟、动物形象,用笔挺劲有力;65岁以后是晚期、艺术逐渐成熟,造型比例夸张。他画的鸟有些显得很倔强,一副受欺压不屈服的情态,这些形象塑造,无疑是画家自我的写照。

八大山人的画在清代早期影响并不太大,但他对后来画坛影响是深远的。他的艺术成就,没有俗套,自有创造。清代中期的“扬州八怪”,晚期的“海派”以及现代的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李苦禅等大师,都深受他影响。

八大山人、石涛名画赏析 朱耷 八大山人 四僧 《鱼石图》 石涛 原济 《游华阳山图》 第5张

【名称】清 原济(石涛) 游华阳山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清代 
【简介】纸本设色,纵239.6厘米,横102.3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画面虬松苍劲,山石以曲屈灵动、转折有致的线条皴出,并直接施以浅绛,给人以明快、亮丽的感觉。自识“一峰剥尽一峰环,折径崎岖绕碧湍。咫尺诸天开树杪,潆回万壑起眉端。飞梁石引烟光度,负担人从鸟道看。拟欲寻源最深处,流云缥缈隐仙坛。游华阳山中作拈□□。清湘石涛济,津门道上”。钤“苦瓜和尚”、“石涛”白文方印,“小乘客”朱文长方印,“冰雪悟前身”白文长方印。按华阳山位于安徽宜城县南七十里,跨宣、泾、宁、旌四邑之境,周数十里。


《游华阳山图》

清代画家石涛(原济)作。立轴,纸本,设色,纵239.6厘米,横102.3厘米。此图写华阳山景,近景巨石压阵,虬松居中,高处重山复岭,山间飞流直深涧水长廊,迂回盘桓,屋岸人物隐置松石丛林之中。浅绛设色,淡雅中见沉厚,丛林中用朱红圈叶,使画面更为绚丽夺目。该幅布局上突破了传统的景在下、山在上、云在中分明隔做两段的阵式,远山与近景之间,留有若隐若现的空白,虚实相见,无画处皆成妙境。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ba-da-shan-ren-shi-tao-ming-hua-shang-xi.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