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华尔街开始的金融危机在全世界迅速蔓延,全球艺术品市场随之大幅萎缩,我国的文化产业从总体上来讲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但也有例外,不能一概而论。比如说,中国书画产业可能就是一个特例。金融危机挤去了中国书画产业中的泡沫,洗掉了长期困扰中国书画界的浮躁,净化了混乱的市场。可以说,金融危机如同大浪淘沙,淘洗掉了整个中国书画业界的大量泥沙,使中国书画产业迎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潘天寿《雄视》

“没有泡沫的啤酒不是好啤酒”害了市场

一段时间以来,市场火暴带来的浮躁充斥着整个书画界。当艺术品和股票、房地产一样过多地被经济因素左右后,中国书画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辉煌”。经纪人、画廊、拍卖公司等空前活跃,一些本来从事其他领域工作且对书画艺术知之甚少的人也都投身进来。他们投入大批资金,以炒房、炒股之类的经验经营艺术品市场。这种行为,导致了承载能力有限的中国书画市场被无限放大,同时也加剧了市场泡沫的产生。北京华辰拍卖公司董事长甘学军就认为:“艺术品市场巨额金融资本的过分注入在拉高它的指数的同时,也会使它爆满而溃溢。金融家们不能简单地将投机市场的运作方式套用在艺术品市场。在宏观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艺术生产的原创性、艺术批评的独立性、艺术经济的专业化才是保持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诚如此言。金融家们的介入,给书画市场制造了许多泡沫,而且他们还坚持“没有泡沫的啤酒绝不是好啤酒”这个与艺术风马牛不相及的理论观点,自欺欺人,为一些莫名其妙的艺术品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惊人的拍卖纪录。

同样,在这种大背景下,书画家们也难免出现浮躁情绪。当代的书画家队伍十分庞大,甚至可以说是鱼龙混杂。有的书画家水平很差,没有学会走路就开始奔跑,他们自封了许多吓人的头衔,到处瞎忽悠,漫天要价,扰乱市场;有的书画家原本水平不错,却被市场牵着鼻子走,完全被金钱左右,其作品往往是成千上万次地重复着同样的形式和内容。那些动辄数万元、数十万元的作品,在他们手里就如同市场里的萝卜白菜。他们往往是左手拿着电话接订单,右手即刻提笔赶任务,萝卜快了不洗泥,其价值可想而知。有的书画家名利第一,创作第二,以市场为主,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卖字卖画上,少有闲暇深入研究创作。这样做,对个体书画家还算无可厚非,对那些端着国家铁饭碗的专业画家则实在有些主次颠倒了。有的书画家,眼睛光盯着市场,有时仅仅是为了面子,看到别人的作品卖得贵,觉得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就盲目地提价了。当然,也有一些头脑清醒的书画家,他们信念执著,具有社会责任感,能潜下心来研究艺术,做到独善其身。但他们还需具备坚强意志,防止被市场左右。而且,这部分书画家只是少数。

尼玛泽仁《春天的回声》

正因为到处都是泡沫和浮躁,艺术品市场才出现了“你未唱罢我登场”的混乱局面,书画作品泥沙俱下,拍卖纪录却屡创新高,名不见经传的画家一夜之间画价超过了许多名家,令人瞠目结舌;赝品猖獗,市场炒作,拍场假成交,价格虚高……书画界面临着许多危机,失去理智的市场无人能左右。这次金融危机,或许能为当前失去理智的艺术品市场适当地降降温。

对艺术品市场来说,金融危机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当代书画市场,对古代和近现代书画市场的影响比较轻微。古代和近现代书画作品一直有着庞大的收藏群体和消费群体。由于这些作品具有历史价值丰富、文化内涵深远、笔墨功力深厚、存世量稀缺、价位合理、升值速度稳定且理性等优势,市场需求强劲,市场价值一直保持持续稳定增长。收藏这些作品的藏家大都是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业内精英,具有良好且稳定的心态。金融危机对这一领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作品的品质上。比如齐白石的画,原来只要是真迹,就会有众多藏家追捧,因为即便作品不精,也很容易出手。而现在则要看作品的水准,是精品还是普通画作,是变法前的还是变法后的,价格区间也比以前拉大了。与此相反,一些当代书画由于泡沫的存在,会受到较大影响。比如处于探索阶段的当代水墨作品,由于没有经过市场和历史的充分考验,基础不牢,受众面窄,接受度不高,在当前的形势下越来越不被看好。与此同时,那些入行不久且缺乏专业知识的经纪人,实力不够雄厚的画廊和以拍卖假画、炒作画家为主的拍卖公司受到的影响也很大,相当一部分会被淘汰。

徐悲鸿《松鹰图》

记者在北京的潘家园和琉璃厂两个书画市场进行了走访。潘家园古玩书画城总经理赵春宏介绍说,目前书画城并没有商户流失的现象,经营者的心态都比较稳定,不过交易量有一定的下降。琉璃厂也没有出现倒闭的画廊。在这里经营宣纸多年的曹氏宣纸厂厂长曹建勤告诉记者,今年逛琉璃场的人比往年同期要少一些,他们的生意略受影响。另一位画廊老板说,今年春节期间,购书画送礼的客户减少了,他们的生意不如往年。

金融危机给中国书画产业带来生机

从记者的调查走访和相关了解来看,金融危机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冲击确实存在,但并不是毁灭性的,而且这场金融危机也给当前的中国书画产业带来了不少利好。

1、洗掉浮躁,挤去泡沫。在书画市场领域,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是当代部分,产生泡沫最多的也是当代部分。当代书画市场因与书画家沟通自如,数量容易满足藏家需求,增值潜力大而受到市场的青睐。重视收藏当代书画,对于藏家或许将来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2005至2006年的价格飙升,使得一些书画家盲目地把自己的作品价格定得过高,泡沫开始产生,到2007年当代书画市场出现了很大的滑坡,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规律。《中国艺术市场》杂志主编刘心亮认为:“滑坡是正常的。中国的艺术品拍卖市场红火得有些过分,过头了就要出问题。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得艺术市场冷淡;国际炒家在经营多年后开始在波峰处抛盘;一些所谓艺术家、炒家联手虚假交易因为藏家眼力的提升而再也维系不下去;而中国的艺术市场正在向成熟方面发展,市场与收藏家变得越来越理智,虚假的行为终究要被识破而被淘汰。从某种意义上讲,金融危机是一件能让人清醒的事情,也是一件好事,说明艺术市场的各方面人士开始思考艺术市场的深层次问题,毕竟这个特殊的市场卷入了太多的人为因素和复杂的不成熟、不规范的操作。而那些优秀的中国书画家,价格适中且有些偏低的书画家在市场上应该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这次金融危机对于中国书画产业来说,来得正是时候,它正好给还没有完全退烧的书画市场泼了一瓢冷水。它让原本抱投机心理从事短线操作的投资客停下脚步,慎重考虑投资报酬的风险问题;它迫使一批炒家退出市场,使市场恢复理性;它让画廊、拍卖市场重新洗牌,卖假画者将难于生存;它让收藏家回归,以历史的眼光审视作品和艺术家;它让画家去掉浮躁,增强精品意识,潜心创作;它让那些击鼓传花的炒家最后只能花落自家,虚高的伪艺术已没有人接盘,靠制造泡沫生存的画家、经纪人、画廊、拍卖行和传媒将在强劲的金融危机中失去立足之地。金融危机的到来加速了泡沫的破灭,中国书画市场将迎来一片净化了的蓝天。

2、画家增强精品意识。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画家尼玛泽仁说:“金融危机对于书画家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大好事。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书画作为礼品在中国有很大的市场。中国书画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沉寂,改革开发30年来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前几年由于市场太好,画家们情绪沸腾,无法抵御金钱的诱惑,很难静下心来进行艺术创作。曾经火暴的市场让书画家们买了车、买了房,有了大画室,具备了良好的创作条件,完成了原始积累,经济有了保证,眼下金融危机爆发,市场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好了,大家也不用忙着去赚钱了,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时机,艺术家们应回归到艺术的本体,静下心来,严肃认真地对待艺术创作,为这个时代留下具有中国气派的精品力作。”

3、促进书画拍卖业健康发展。针对金融危机,实力雄厚的北京保利拍卖公司作出了“压缩、减量”及“追求每件作品的真、精、新”的经营方针,坚持以精品高价路线来应对目前艺术市场的颓势;力求对每件拍品的背景及来源进行较为细致的挖掘,对本身就具有故事性的作品再做详细论证,希望通过高品质、高价值、合理价位的拍品来调动市场氛围。富彼拍卖公司成立不久就遇到了这次金融危机,可谓生不逢时,但深谙国际金融规律的公司董事长麦金却有自己的独特理念:“富彼在成长初期遇到金融危机,只能使我们更加冷静、更加理性,这不是坏事。我们是以10年或20年的时间来制定经营方案的,而金融危机是暂时的,中国的拍卖业尚属起步阶段,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可最大的问题是经营形式的雷同。富彼公司从成立到首拍,之所以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调研了全世界的拍卖公司,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通过精心策划来展示自己的经营特色”。

4、中国书画更加得到重视。中国书画历来具有庞大的收藏群体和消费群体,他们大都热爱传统中国文化,对艺术有高品位的追求,有收藏实力且具有稳定心态。所以,金融危机并没有使中国书画收藏群体产生太大变化。不过,当代流行艺术的收藏则出现了“崩盘”。这个收藏市场近几年异常火暴,北京的798、宋庄等画家村的一些当代艺术家迅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他们的作品被纳入国际资本运作的范畴,变为“挂在墙上的股票”,在拍卖时几乎是100%的成交率,动辄拍出高于底价10倍到20倍的数字,一直呈现出强劲的涨势,屡创超高价纪录,上千万元已不足为奇。不过,当价格达到某些炒家的心理价位,资本开始退场,造成了无人接盘的危机。2007年市场开始下滑,从司空见惯的高于底价10倍乃至20倍成交,落到底价拍出甚至流拍。而金融危机的到来无疑是雪上加霜,催生了当代流行艺术的崩盘。不同领域的市场以及资金链都是相连的,当代艺术品价值的迅速缩水,促使市场寻找新的艺术形式填补空档。藏家重新将目光投向中国书画这支“绩优股”,于是构成了中国书画新的藏家群体,投资人面对艺术市场的飘摇与暗潮,终于看到了中国书画是一个“避风港”。当代艺术品崩盘对于中国书画起到了拨云见日的作用。

5、精神需求上升。历史告诉我们,越在经济困难面前,人们可能越需要精神慰藉和文化滋养。有消息称,在金融危机面前,社会文化消费需求不仅不会萎缩,反而可能会急剧增加,为文化产业带来发展机遇。在众多的文化产品中,中国书画由于历史内涵丰富,千百年来一直是有识之士认同的艺术表现与欣赏形式,它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深邃的哲学思想必将成为金融危机中大家最好的精神食粮。一位收藏张大千作品的藏家,早年低价藏得作品,涨到200万元时也未见其喜,跌了15%时也未见其悲,每日揽画而顾,怡然自得。博大精深的中国书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延续。

6、市场走向成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书画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迅猛。大大小小的画廊、拍卖公司、艺术博览会、古玩市场星罗棋布,极大地繁荣了书画产业。经济的发展导致了收藏人员的增长,对艺术品的需求量加大。市场的存在使书画变为真正的商品,书画市场初步形成。

中国书画市场从起步、上扬到震荡调整,共经历了三个阶段:以1993年艺术品拍卖会出现为标志,到2003年的10年里,中国的书画市场快速发展,市场初步形成。2004年至2005年由于资本市场的运作,达到高峰。2006年到2007年出现滑坡,目前已基本完成了一个市场变化周期。这期间经历过的亚洲金融危机和“非典”,也为其增添了“抗病毒能力”,市场正在逐步走向成熟。这次金融危机的发生,是对中国书画市场的再次洗礼,必将成为年轻的中国书画市场在成长阶段的宝贵经历。

7、价格空间大。中国书画,特别是古代和近现代书画一直处于平稳上升的趋势,它所具有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是其价值的保障。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书画大师的作品价格还相当低廉,如齐白石的作品每平方尺不过10元;张大千的作品只有100元一幅;徐悲鸿的《松鹰图》1961年售价仅为230元。而现在,这些书画大师们的作品价格已是上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了。《石渠宝笈》收录的画在1995年一件卖十几万元还有可能流拍,但现在好的可以达到上千万元。去年底仇英的《赤壁图》拍出了7952万元,创出了中国古代书画的价格“第一高”。中国书画之所以会在金融危机中脱颖而出,是因为相比较而言,它的价格表现最真实,藏家体系最稳定,收藏风气最端正。

中国书画收藏门槛高,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因此成为资本不易炒作的领域,在国际市场有巨大的上升空间。过去百年里,中国书画都以流向海外为主。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实力买家。他们出重金收购这些流向海外的艺术精品,中国书画的国际市场价格也由此猛涨。即便如此,油画的价格也远远高于中国书画,原因是中国书画基础太薄弱,进入市场晚于油画。目前中国书画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并不能完全反应其应有的价值。有数据显示,中国书画作品与外国油画一样,年增值率在30%至50%之间。业内资深人士、北京真茗阁画廊总经理王跟党认为:“这次的金融危机对中国书画市场的冲击范围是局部的,程度是有限的,时间是暂时的。傅抱石、潘天寿、李可染等大师的作品是不会缩水的,那些对历史有影响的巨匠的精品还会上扬。”当代在世的大名头艺术家比如何家英、冯远等,作品被市场广泛认同,他们的力作同样能够创造佳绩。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