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周正良的花鸟画:一种具有 美术史意义的样式探索

书画艺术网书画创作2025-08-30 12:19400
周正良 1964年生,湖南人,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广东画院一级美术师。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 某部美术员,广东画院专业画家,广东画院院长助理,广东青年画院院长,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画学会理事,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名誉理事,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李可染画院研究员,华...

周正良 1964年生,湖南人,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广东画院一级美术师。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 某部美术员,广东画院专业画家,广东画院院长助理,广东青年画院院长,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画学会理事,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名誉理事,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李可染画院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大学客座教授。《硕 果》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展进京作品,《硕果·之一》获第八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晋京作品奖(唯一奖 项),《狙击手》获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唯一奖项),《南海先生》获广东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金奖,《标兵》获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广东展区银奖,《军训日记》获广东省中国画展银奖。作品被中央军委大 楼、广东美术馆、广州美术馆、广东画院等机构收藏。

image.png 周正良的花鸟画:一种具有 美术史意义的样式探索 书画创作

周正良 暖冬 35cm×35cm 2025年

每天,当清晨的阳光射进工作室时,透过光线,墙上 周正良画的《熟秋图》灿烂而又迷蒙。不过我知道,习惯 挑灯夜战的周正良,此时甜梦正酣。 作为一名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在部队从事美术创 作多年,而后转业到广东画院担任专业画家并屡有斩获的 工笔人物高手,大约十多年前,当周正良决定把自己的探 索重点转移到大写意花鸟画上的时候,他无疑需要理性的 判断,也更需要巨大的勇气和自信。 的确,转型之初,甚至在他的新探索已经取得初步 成效的时候,来自美术界,尤其是来自身边质疑的目光, 乃至责备的声音就不断传出。

image.png 周正良的花鸟画:一种具有 美术史意义的样式探索 书画创作

周正良 春风玉洁 35cm×35cm 2025年

虽然中国画自古有“画种不 分家”的说法,我们熟知的李公麟、僧法常、赵孟頫、文 徵明、陈老莲、石涛都是这方面的神一样的存在,晚近的 任伯年、虚谷、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潘天 寿,还有当代的李老十、朱新建、范扬、周京新、李孝萱等人都是很好的范例。

但对于绝大多数只接受过现代美术 院校教育的画家而言,从工笔人物跳转到大写意花鸟,其 跨度和难度可想而知。因此,业界对周正良这个选择的质 疑也就显得再正常不过了。 我没有就这个问题专门问过周正良,但凭我对他的了 解,我认为其中应该有这么几个因素:首先是他对自己个 性的把握。作为一个英雄主义情结很浓的湖南人,周正良 身材魁梧,性格直爽,长期的军旅生涯造就了他不服输的 个性和希望有所成就的事业心。工笔人物画虽然给他带来 了不少荣誉,但“三矾九染”的精耕细作绘画模式,毕竟 与他的气质相去甚远。

他尝试过一段时间的小写意人物画 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个过程可能反而成为助推他彻底 走向大写意的契机。其次,来自他对大写意的深度认同。 周正良认为,大写意直抒血性,最具中国特色,最能够反 映画家的才情、学养、个性,你是什么人,画出来的就是什么画,完全骗不了人;再则,大写意讲究胸有成竹,笔 笔生发,在较短的时间内要完成高质量的线条、造型、色 彩、落款的铺陈,充分发挥水、墨、颜料与生宣的最佳互 动效果,看似简单,实则非常难,极考验画家的功力,没 有几十年的苦功很难运用自如。但大写意轻松、耐品,一 直深受老百姓的喜爱,20世纪大师级的画家几乎都画大写意。再次,虽然历代大写意名家辈出,但仍有很大的发展 余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画进入异彩纷呈的发展阶段, 但与已经取得累累硕果的工笔画相比,大写意的成就很有 限,仍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image.png 周正良的花鸟画:一种具有 美术史意义的样式探索 书画创作

周正良 硕果 水墨纸本 210cm×168cm 2024年 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进京作品

其实,我知道周正良敢于做出这种重大抉择,背后 至少还有三个重要支撑:一是他扎实的基本功和过人的造型能力。他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求学期间,按班主任要求, 每天必须完成不少于十张人物速写。从小酷爱画画的周正 良,课余常常蹲守在车站、菜市场等人流密集的场所埋头 画速写,几乎每天都超额完成任务,晚上经常跑去老师家 当面请益,由此打下了深厚的基本功。对于造型,他有自 己的理解。他特别看重“拙味”,非常追求“概括”“以 形写神”,这些都来自他对八大山人等历代写意大师通天 手腕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二是他在书法上下的苦功夫。他 喜欢书法篆刻,会把自己喜欢的书法、篆刻作品复印下 来,精心编辑成册,以方便日常欣赏、学习。对书法的临 摹,他不走常规路线,只找与自己气质心性相通又有助于 绘画的碑帖,精心分析临摹。他特别偏爱古拙一路的书 迹,不管来自古人还是今人,即便是街头巷尾日常所见的 民间写手的随意书写,只要写得自然而又厚拙,他都会拍 照认真研究。对书法篆刻的关注与临习,占去他很大一部 分时间。三是他对西画和民间美术颇有研究。中国写意画文人画勃兴以后,推崇“墨分五彩”的审美观,设色淡 雅,基本放弃了对色彩的研究。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zzldhnhyzjymssyydysts.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