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23 王羲之作品章法构成的丰富变化和绝妙配合,使它们成为极其生动而又高度统一的杰作。他每一件作品都具有特色鲜明的构成,这绝不是在形式层次着意摆弄各种技巧所能做到的。一切无疑都统一在他心中更深的一个层次上,而每件作品不... 书画技法 2017-08-20 13:52 0 1880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22 《姨母帖》是王羲之早年的作品,字体端正、质朴,单字轴线多近垂线,行轴线也趋向于垂线;行轴线断点较多,但错位距离很小。这是作者未形成自己章法风格时的作品。作者不满于工整化,但仍然受到工整化风格的影响。《孔侍中帖》... 书画技法 2017-08-20 13:47 0 1879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21 三、轴线连缀的发展春秋以后,章法构成工整化的趋势有增无减。人们已经能够熟练地做到轴线端正、行列整齐,轴线的承接越来越准确、严密,如侯马盟书、曾侯乙墓竹简、秦律简、马王堆汉墓帛书、武威医简等,轴线吻合良好,很少出... 书画技法 2017-08-20 13:44 0 1762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20 周武王时期的天亡簋铭文(见图一)也是一件保留浓厚稚拙情趣的作品。它的点画不像甲骨文那样平直,结字、章法都显得奇矫粗犷;初看似乎过于散漫,仔细寻绎,可以发现它频繁地使用甲骨文的奇异连结,似乎用一根缰绳把一群天真烂... 书画技法 2017-08-20 13:30 0 1789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19 甲骨文构成的特点也出现在商代以及西周前期的青铜器铭文中。方鼎是1973年于辽宁省喀左北洞村出土的一件周初青铜器,器内铭文四行(见下图a)。这篇铭文尽管各行书写紧凑有序,但行轴线仍然使人产生断裂感和动荡感。如果我... 书画技法 2017-08-20 13:28 0 1821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18 汉字字形很早便已形成分立的个体,单字音义的独立又强化了人们的这种观念,到今天,单字独立已是司空见惯、无须经意的事实。但是,由于汉字有结构组合性极强的特点,在形成汉字独立的强固观念之前,必定有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 书画技法 2017-08-20 13:25 0 2125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17 二、前轴线时期我们对大量作品进行轴线图分析,希望由此发现章法构成的某些规律,但是在研究中越来越清楚地显示出书法史上章法发展的脉络,使我们不能不把对规律的探索依附于对构成历史的探索。汉字在商代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之... 书画技法 2017-08-20 13:23 0 1813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16 轴线图简略而形象地反映了书法作品各组线条(一般每字自成一组)之间的内在联系,人们可以据此方便地判断一件作品在连贯性方面的得失。从来难以言说的“行气”,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下图为南宋吴琚《七言诗帖》)。图为南宋... 书画技法 2017-08-20 13:11 0 1869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15 第二章章法的构成一、轴线与轴线圈在随意书写的任何一个汉字上都可以做出这样一条直线:它的位置表示这个字倾侧的方向,同时把这个字分成感觉上分量相等的两个部分(见图一)。如果要检查直线位置的准确性,可以转动纸张,使直... 书画技法 2017-08-20 13:08 0 2538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14 书法很早便成为一门自觉的艺术,但审美要求的真正解放始于楷书的形成。这是我们从笔法发展原因的讨论中产生的最初的思想,但是接着便出现了两点疑问:其一,隶书与楷书的形成同是字体简化的环节,为什么前者促使笔法丰富而后者... 书画技法 2017-08-20 13:06 0 1767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13 六、笔法的发展与字体的袭展对现象的考察已经告一段落。但是现象之下似乎还隐藏着一些更为深刻的东西,比如笔法发展的主要原因到底是什么?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主要原因是否发生过变化?笔法发展的推动力来自两个方面:实用要求与... 书画技法 2017-08-20 13:01 0 1984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12 书法艺术形式因素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主次高下,既有作品之间的区别,又有作者之间的区别,更有观赏者审美习惯的区别。如果不把这种关系放在历史的运动中来考察,恐怕永远也理不出头绪。对任何一种艺术来说,各种形式因素... 书画技法 2017-08-20 13:00 0 1523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11 形式是统一的整体,似乎不应区分各种形式因素地位的高下,但是书法之所以能成为一门艺术,首先是由于毛笔书写的线条具有表达感觉与情绪的无限可能,因此自从书法成为一门自觉的艺术以来,控制线条质感的笔法始终处于最重要的地... 书画技法 2017-08-20 12:57 0 1711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10 五、笔法与章法相对地位的变化从前代取用笔法来丰富运笔的空间形式,而时代的变迁会造成许多困难。为了使讨论深入,我们想提出两个概念:形式因素的自然进程与形式因素的自由取用。形式因素的表现形态随着历史的流动而变化,逐... 书画技法 2017-08-20 12:14 0 2020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9 提按对草书的威胁远甚于行书。《书谱》云:“草书以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草书连续性强,要求线条流畅,留驻及端部、折点的夸张与草书的基本要求格格不入。因此,随着楷书影响的扩大,草书似乎遇到了不可克服的... 书画技法 2017-08-20 11:48 0 1750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8 清代“馆阁”书体盛行,提按所具有的潜在缺点好像在这时一起暴露了出来:点画严重程式化,线条单调,缺乏变化;点画端部运行复杂,中部却枯瘠疲软。于是,包世臣大声疾呼“中实”:“用笔之法见于画之两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 书画技法 2017-08-20 11:42 0 2070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7 四、楷书笔法的流弊及补救唐代以后,楷书作为一种工具被长期使用着,但作为书法艺术史上的一种现象,却似乎随着其历史任务的完成,逐步褪去了夺目的光环。在此后漫长的岁月中,楷书再也不曾取得能与唐代时期相匹敌的伟大成就了... 书画技法 2017-08-20 11:31 0 2101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6 用笔的重心移至笔画端部及折点,是楷书形成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它能很好地适应楷书方折分明的结构。夸张端部及折点,既能使点画更为醒目,也能弥补因绞转减少、笔画平直所带来的审美损失。另一方面,用笔重心移至端部及折点,使... 书画技法 2017-08-20 11:20 0 1725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5 三、楷书笔法的形成隶书经过章草发展为今草的同时,沿着另一条线索发展为楷书。这方面的墨迹资料非常丰富,我们找出几个例子,以见楷书字体和笔法形成的大致过程。早在鸿嘉二年牍(见图一)中便出现了少量类似楷书的点画(如“... 书画技法 2017-08-20 11:14 0 1982
中国书法的布局和笔法4 东晋,在王羲之的《初月帖》《十七帖》等作品中,章草发展为今草,同时绞转笔法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如《初月帖》,假使我们不把作品中的点画当作线,而是当作各种形状的块面来观察,便可以发现这些块面形状都比较复杂。块面的边... 书画技法 2017-08-20 11:09 0 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