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鱼象征着“吉祥富裕”,是“年年有余”、“吉庆有余”的“余”字的谐音,故为中国历代画鱼名家所借用。他们通过画鱼来向人们传达一份祝福与祈愿。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王立志也擅画鱼。他笔下的鱼,安闲从容、潇洒活泼、自由自在,有一种欢快、喜庆的气氛。

王立志/作品

 人类对于鱼的欣赏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上古时代的陶器、青铜器上,就刻有用于装饰的鱼形。数千年来,画鱼、观鱼、赏鱼便成了人们对自然美、精神美的一种追求。毕业于山东艺术专科学校,工作后又被学校专门请回来当教师的王立志,自20年前就拜同在艺术学院任教的画鱼名家张鹤云为师,开始了自己的画鱼生涯。

王立志/作品

王立志/作品

王立志/作品

 通过欣赏王立志的鱼画,我们能感受到他是以鱼为媒介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还可以感受到他对儒家“中和”思想的推崇。在其作品的境界体现中,既有描绘真实生活的“写境”,又有传达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造境”。无论是“写境”,还是“造境”,都带有他自己的创造性。在其“写境”之作中,无论是春荷下的鱼、夏荷下的鱼、秋荷下的鱼、冬荷下的鱼,还是大海中的鱼、池塘中的鱼、鱼缸中的鱼,都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而其“造境”之作,则把鱼化作一种文化载体,将人文精神赋予其中,着重表现吉庆有余、畅神怡情、中和和谐的思想追求。

王立志/作品

王立志/作品

王立志/作品

 《得鱼图》(见左下图)是王立志的“写境”之作。画面上,一位戴斗笠的老翁提着刚钓上来的一只鱼,脸上露出微笑。与他表情形成对比的是那只被他钓上来的红黑相间的鱼。那只鱼想挣脱掉,但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济于事。辽阔的水面,寥寥几笔绘出的树枝,营造出一个美的环境。这美丽的景色、田园诗般的意境,给人以无尽的享受。

王立志/作品

王立志/作品

 欣赏王立志的“造境”之作,我们既能感受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崇,也能感受到他借中华传统文化来赞美现代文明、服务社会发展的一种心愿。这正是其画的新颖与高超之处。在《太和之象》中,他将一红一黑两条鱼的畅游之势画成一幅“太极图”,把孔子的“中和”思想融入其中,让人从鱼儿那美丽的游势中体会到“和谐”与“和美”的意境。

王立志/作品

 多年来,从事教育工作的王立志,一直借助画画、借助中国传统文化来服务社会、服务大众,不断向社会奉献着美好的祝愿,向祖国奉献着衷心的祝福。

王立志/作品

 《神游万里 心归一家》也是他鱼画中的精美之作。画中,一红一黑两条鱼在亲密地对话,一只小鱼也凑过来聆听。那美妙的画境,让人们不仅能领略到庄子的“畅游”、孔子的“中和”,而且还会联想到海外游子对华夏大地的依恋。

王立志/作品

 关于画中的“中和”思想,王立志引用了《中庸》中的一句话:“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他还说,当今正提倡建立和谐社会,他画鱼也力求传达这种“和谐”理念。

王立志/作品

对于自己的绘画技法,王立志也认为是一种“中和”。他早年的创作以油画为主,打下了扎实的造型基础。后来,他担任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研究所的所长,因工作繁忙、没有完整的时间画油画而改画国画。他先向张鹤云先生学画鱼,从张老师的“九笔成鱼法”入手,两笔画头,两笔成身,五笔画鱼鳍。

王立志/作品

之后,他又将西画的技法与中国画的精神、意境融合在一起,力求画出自己的特点。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将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和皴、擦、积、染等技法与西方的点、线、面造型打通,形成了中西“中和”的技法。故而其画既有传统的笔墨意趣,又有现代的形式美感。

王立志/作品

王立志/作品

王立志/作品

王立志/作品

王立志/作品

          对于自己的绘画技法,王立志也认为是一种“中和”。他早年的创作以油画为主,打下了扎实的造型基础。后来,他担任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研究所的所长,因工作繁忙、没有完整的时间画油画而改画国画。他先向张鹤云先生学画鱼,从张老师的“九笔成鱼法”入手,两笔画头,两笔成身,五笔画鱼鳍。之后,他又将西画的技法与中国画的精神、意境融合在一起,力求画出自己的特点。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将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和皴、擦、积、染等技法与西方的点、线、面造型打通,形成了中西“中和”的技法。故而其画既有传统的笔墨意趣,又有现代的形式美感。

王立志

 二十多年来,王立志一直以鱼为载体,抒发一种祥和、畅悦的情感。他画的鱼优雅飘逸、精神饱满、活力四射,备受人们的喜爱。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