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峰,字山翥, 号引岚斋。1945年10月10日生于四川省简阳市。现为《重庆晨报》业务总监。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中国书法研究院常务理事、四川省二届书协副主席,四川省三届书学会副会长,重庆大学特聘教授,重庆书画艺术院副院长、重庆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大学书法研究所名誉所长。

毛峰 中堂 陈毅诗 136cm x 68cm

毛峰先生在书法创作中将简书的书写融入了今草,并且能随意的得心印手变化,显示出他对简牍书法的体悟能力。从毛峰作品中看到,他汲取了简牍中的大小错落,汲取了今草书中的用笔,形成了简书式的行草书风格,成了他书法的一种独特的基本样式。然而,毛峰先生书法的最大突破就在于他能将简书与今草书融为一体进行书法创作,这在当今书坛可谓是绝无仅有的。简牍隶书与今草书各有鲜明特点,在用笔、结体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而毛峰先生则从章草中得到体悟,将今草中那种侧锋取妍之笔截去,多用圆转中锋之笔,借助隶法使今草书与简意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而展示出来的作品,决不是拼凑之作,而是融为一体、让人觉得很有新意。这期书画艺术网给读者带来毛峰先生的书法和大家交流。

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初,书法热正当兴起,大家都在寻求书法创新之路,毛峰先生也热衷于此。他常常拿出新作来征求朋友的意见。那是他写的字大体在楷、隶、行、草、汉简书体中徘徊,曾经有名家让他写汉简,后来朋友们都建议他不妨专攻汉简,大概这个建议与他平时的想法相吻合,他便定下心来,开始对汉简进行专攻和创作。时日一久,我们不呼其名,而戏称他为“毛汉简”。

 毛峰 横幅 李白诗 180cm x 68cm 局部

说到“汉简书画艺术网给读者先普及下这个知识。中国两汉时代遗留下来的简牍。早在北周时代就有人在居延地区发现过汉竹简书,北宋人也曾在今甘肃等地获得过东汉简。最著名的汉简有敦煌汉简、居延汉简和罗布泊汉简(楼兰汉简)。介绍完这些那我们就继续欣赏。由于汉简书法不断地出土,随之出版物也大量印行,简书的率真、质朴、原始的自然美引起了无数书法家的关注和喜爱,因而书坛就涌现了一股取法汉简的热潮。潮水涨得快也退得快,30年过去了,当年热衷于汉简书法的作者大都不见踪影,至今还在醉心于汉简书法,钻研并热情不减者,国内寥寥数人而已,毛峰先生即是其中的佼佼者。

毛峰 横幅 李白诗 180cm x 68cm 局部

这个现象值得深思:“汉简”是书法艺术取之不尽的宝库,它以古朴的气息,多姿的风采,率真的自然美吸引人、感染人,但它毕竟只是书法创作的原材料而已。至于如何把这些古老的实用性的文字改变成现代欣赏性的书法艺术,还得有个艰苦的提炼和漫长的探索过程。如果只是对它进行简单的模仿和拿来即用,徒具汉简的躯壳,自然会浅尝辄止。就像一批挖掘井的人,挖了一定的深度还不见出水,便纷纷放弃而去。而毛峰却仍在深挖不止,一挖就是30几年,最终能得以清泉涌现。我想,这里除了需要有勤奋而外,还需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毛峰 条幅 《书自撰联语》/《金佛山石板沟即兴》 136cm x 68cm

书画艺术网创始人张卫村先生曾言:“毛峰先生在追求书法上偏向于自己的内心,他取法简书,更将简书倾向帖学的变化,是很自然的一种尝试。”当然,毛峰先生面对简书的取法,并非持之保守的态度,而是以开放的视野,建立起自身简草风格的艺术史价值坐标,他试图在创作中强调简草的宏大叙事,强化简草内在的节奏、张力和笔法的紧致,既大气张扬,而又不流于空泛虚浮。他尝试将简草的宏大与内在的张力结合起来,这成为他建立个体超越性简草书风格的阿基米德点。由此,明清草书也自然地纳入了他的审美视野,他吸收更多的是明清草书的内在节奏性与线条张力表现方面,他常把简草放大竖写,追求明清草书的酣畅淋漓气势。

毛峰 扇面 《咏曲靖》 64cm x 21cm

毛峰先生本身具有较好的书法基本功,幼时在家庭的熏陶下学颜柳楷书,青年时代,又在四川美院冯建吴和黄源二位教授的指导下学习行草、汉隶。以十几年的功力来写汉简,自然与基础较差的取巧者不同。他用楷书的技巧去临汉简,使其临作具有严谨平稳风貌;用隶书和章草的技巧去临汉简,其临作具有浓厚的隶意又不乏率真的意味;用行、草的技巧去临汉简,使其临作保持着萧散飞动的意趣。最关键的是他本身具有独特的审美鉴赏眼光,在他独具的审美目光下,从数万计的简牍书法里面,能选择出最符合他的审美趣味的简牍去重点学习,如东汉武威《樊石二分木牍》、敦煌《马圈湾木牍》《旱滩坡医药木牍》及西汉《尹湾汉简·神鸟传》等,这类简牍书写风格完整,用笔精熟老辣,点画生动而有节奏,墨法清晰而有变化。能有意识去临习这些技术含量高而艺术感染力强的简牍,自然使得毛峰先生的汉简书法创作占据了一个高的起点。但最终的目标必须找到自己创作的艺术语言,这对艺术家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它往往能决定艺术家一生创作的成败。我想,毛峰先生为此大概动了不少的心思,作过无数次探索,最终选择了“破体”书法的创作形式。  

毛峰 扇面 《自撰句》 64cm x 21cm

所谓“破体”,即是打破字体和笔法的界限进行书法创作。“破体”发端于东晋王献之,继后,唐朝的颜真卿、金朝的任询、元朝的杨维桢、明朝的赵宦光、傅山、清朝的郑板桥吴昌硕等书家在此方面进行了顽强的探索而取得了成就。而毛峰最终能选择上“破体”的形式,我认为最直接影响是他的老师冯建吴先生(1910年-1989年)。冯先生是吴昌硕的再传弟子,他的书法把篆、隶、楷、行、革融为一炉,是典型的“破体”书法,以其书风雄强拙厚而享誉书坛。毛峰从此受到了启发,师其心而不师其迹,即把汉简中的隶书和隶草与帖学中的小草和大草融在一起,来进行创作。在其作品中,表现出结体既严谨又萧散,用笔既稳健又飞动,墨色既浓润又淡燥,在矛盾对立中又能统一协调的一种新的简书风格。它自问世以来,在书坛独标一帜,得到了同行的关注和首肯。这已有公论,就毋庸书画艺术网多言了。 

西方人说:“科学是我们,艺术是我。”中国人说:“欲工独诣,不擅同能。”其意思都相近,艺术是创造个性而非创造共性。书法艺术是辉煌的事业,也是艰苦的事业,其中淘汰率很高,对于有志于学书的年轻人,若要想取得一番成就,能否从毛峰先生的学书历程中,特别是从那种“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不拔的精神中得到一点启迪呢?  

毛峰先生已过七旬多了,我相信处于思想成熟而思维活跃的毛峰先生在书法的创作中绝不会就此止步。书画艺术网期待着他在书法艺术探索上有更大的突破,向世人奉献出更加瑰丽的简书艺术。相信毛峰先生会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呈现给喜欢他的读者。最后送上祝福!艺祺!

更多精彩的书画内容,更多的书画人物介绍,请关注:书画艺术网 也可以搜索“书画艺术网”。

书画艺术网您身边的字画朋友。欢迎互动,欢迎探讨!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