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文化部青年联合会美术委 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吉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名誉理事,吉林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吉林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长白山画派艺术研究 院副院长,吉林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吉林市画院院长,吉林市美术馆馆长,东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一级美术师。
陈华 红网 350cm×300cm
综观陈华先生的写意人物画创作历 程,从《塞外春晓》到《关东春潮》, 均为探索北方农民形象的创作,别出心裁 之处不胜其数;然而就《冬捕》系列人物 画作品而言,其创作风格出现了巨大的变 革。如果说其早期以刻画关东地区各色形 象为题的写意人物画是基于传统人物画创 作模式,在画面中着眼于大型器械与人的 互动,那么《冬捕》系列作品就是融会与 吸收后的,面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主 题所进行的大胆创新。
《冬捕》系列作品对于内容进行了 刻意的省略。画面中,除却作为主体的 冬捕人物之外,便是捕鱼所需的工具。在 人物塑造方面,该系列中的人物形象有别 于传统写意人物画中的独立静态样式,而 是无论单人还是群像,都以动态的方式进 行塑造,劳作的动感跃然纸上。就人物与 工具的互动而言,捕鱼用的网紧绷着,捕 鱼者拉扯着,好似能望见水下的网承载着 的丰收;开凿冰眼的锤子正落在凿子上, 凿子正扎在冰面上,开凿冰面者所使用的 力量观赏者一望而知。
陈华 冬捕系列之七 300cm×200cm
而人与人之间的互 动则更多体现在群像中:捕鱼者们凑在一 起,或是共同拉网,或是互相协助,辛苦 劳作与纯朴性格同时呈现在互动之中,其 创作手段也并非传统群像画面中个个独立 的个体,而是互相关联、你呼我应,在接 触碰撞中和谐地构成了一个整体的画面。 在早年的人物画创作中,陈华多以 低饱和度、高对比度塑造单一色调下的和 谐画面。
陈华 冬捕系列之九 300cm×200cm
如在《烽火少年》中,统一了各 种用色的丰润质感后,画面以低饱和度的 绿色作为主色调,在大量运用色彩的同时 通过人物留白构成对比,颜色素雅又不失 亮点。
在《冬捕》系列创作中,他更加强 调视觉冲击的色调对比,但又有别于前文 所提及的润泽且大面积设色的风格,而是 继续进行带有实验意味的设色尝试,削弱 颜色在画面中的整体占比,形成了特殊的 视觉效果。陈华大面积运用黑白灰三色, 并以此作为该系列作品的色彩基调。
这种 极度朴素的画面色调,佐以干笔渴墨,在 极具动感张力的画面中,同所表现的艰苦 捕鱼的劳动者形象极为契合,既有“饱经 风霜”的质感蕴于其中,又能使观者感受 冬捕环境之恶劣。与之匹配的,是对画面 不同位置质感的特殊处理。以人物衣着为 例:大量灰色的运用,使得衣服以色块的 方式呈现;与此同时,浓墨勾勒褶皱有效 打破了不规则色块铺陈带来的僵硬,赋予 其动感与生机;穿插其间的皴擦或留白, 兼顾了衣着的厚重与朴素,更满足了寒冬 环境下对大雪披身的质感的特殊要求。 而在这种大面积的单一设色中,作 为亮点呈现的,是对冬捕人面部的特殊 设色。
在整体由黑白灰构成的画面中,人 物面部的细节性刻画和敷彩方式,为画面 在明暗交替中带来了生机,成为画面的焦 点。该系列创作在写实与写意间自如游 走,赋予了画中人物特殊的神韵。 陈华《冬捕》系列作品中的人物, 或群像或单人,都未经矫饰美化。风雪与 辛劳,在冬捕人的外套上、脸上留下的斑 驳痕迹,经由陈华的艺术加工,成就了有 深刻艺术家烙印的现实风格的写意人物画 创作。这种偏向真实的人物形象,在单一 的颜色赋予的艺术感与非真实感中,自带 视觉张力。 《冬捕》系列作品设色的别出心 裁,并非画家的一日之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ChenHuaDongBoXiLieXieYiRenWuHuaZuoPin.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