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的国 家级重大文化工程,“中国历代绘画大 系”(以下简称“大系”)的出版,及国 家博物馆“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 大系’成果展”的举办,对于中国画史文 脉的体系建构与系统梳理,起到了重要的 推动作用。无论是在中国绘画史的通史写 作层面,还是在中国当代画学研究与创作 生态层面,“大系”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 作用。
一、通史叙事的学术意义与时代价值
“大系”的图版与文献内容,为我 们提供了一个纵览中国绘画的发展脉络的 契机,可以大致谙知其人物、山水、花鸟 画科逻辑的形成及其对于当代绘画创作的 现实意义。总体发展轨迹上,具有完整体 系的卷轴画成形于两汉魏晋,繁盛于隋唐 五代及两宋,跌宕衍变于元明清,并在百 年以来呈现百舸争流之势。
南宋 米友仁 云山图 绢本设色 46.4cm×194.6cm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而从精神气质 的承变方面,中国绘画从尚意、尚态,到 尚理、尚真,从内发、深化,到开放、综 合,虽在近代以来遇到了外来文化强有力 的挑战、浸化乃至改造,但依然从技法风 格、审美取向等层面延续着中国绘画传统 的精神内核,并伴随时代的发展愈发显现 出这种传统的强大生命力。
南宋 米友仁 云山图 绢本设色 46.4cm×194.6cm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如果将中国历代绘画经典作品集结 起来,从传世作品图鉴的角度梳理中国画 史,我们可以在这一特定题材绘画的神形 关系、表现技法、范式理法及价值评判体 系等方面建构一条相对完整、清晰而富有 自足性的发展脉络。而面对这些作品的图 像集成,更加值得深入思考与探究的是: 其一,从早期人伦色彩的外部影响,到气 韵论、形神观的本体观照,中国绘画的本 土传统是什么;其二,作为具有千年传统 的画种,中国画的人物与山水、花鸟题材 的互渗关系;其三,历代绘画在画面章法 结构、宾主关系、时空逻辑等方面的叙事性与抒情性表达是如何实现的;其四,与 西方绘画,特别是历史、宗教题材绘画相 比较,中国画的文脉体系、发展规律及现 代演进体现出哪些自身特点。
中国画近代 以来的写实变革与面对当代观念的回应, 会在多元、矛盾、综合的格局中走向何 方?相信随着中国画艺术乃至中国文化传 统更为当代书画家、美术研究者及广大艺 术受众所关注、理解与体悟,随着中国美 术在世界文化格局中具有更加广泛深入的 影响力与贡献力,这些问题都会得到更加 有效而精审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DangDaiZhongGuoHuaXueYuJingXiaXiuDianZhiShiDeShiDaiJiaZhi.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