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红颜枯骨 象罔玄珠 ——读张友宪老师《歌云梦雨》

书画艺术网书画广角2025-09-07 12:33180
张友宪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曾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名誉理事。《庄子·天地》中有个故事:“黄 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 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 朱索之而不得,使吃诟索之而不得也。乃 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 罔乃可以得之乎?’”[1] 大致意思是:黄帝在赤水北岸游...

张友宪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曾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名誉理事。

《庄子·天地》中有个故事:“黄 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 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 朱索之而不得,使吃诟索之而不得也。乃 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 罔乃可以得之乎?’”[1] 大致意思是:黄帝在赤水北岸游 玩,登昆仑山巅南望,返回而失落玄珠。 派才智超群的知去寻找未果,派善于明察 的离朱去亦未找到,派善于闻声辩言的吃 诟去寻找也未能找到。

红颜枯骨 象罔玄珠 ——读张友宪老师《歌云梦雨》 张友宪 南京艺术学院 第1张

张友宪 歌云梦雨

于是让无智、无 视、无闻的象罔去寻找,而象罔找回了玄 珠。黄帝说:“奇怪啊!为什么象罔能够 找到玄珠呢?”象罔得珠旨在说明得道的 方法,靠分辨形状、颜色,靠辩论道理不 能得珠,要靠无所思虑,若亡若存的意境 才能得到,所以象罔才能得珠。 “玄珠”在道家被比喻为形上本体 之道,即“道之本”。寓言以“知”“离 朱”“吃诟”“象罔”四个虚拟形象喻 四种不同的求“道”方式。

“知”,同 “智”,是思虑的智者。“离朱”,传说 中明察秋毫者,是视力极好的人。“吃 诟”,郭象注“聪明吃诟,失真愈远”, 成玄英疏“吃诟,言辩也”,是聪明而善 于言辩的人。“象罔”是无思虑、无明 目、无言辩,若有形、若无形的人。只有 无思虑、无明目、无言辩,若有形若无形 的“象罔”才能得道,此“象罔”为得道 的方式。

“象”若有若无、昏昧不清,是 一片混沌,因此得道最自然的方式只能是 以气合气,方能在有无、虚实相生中同于 大道。 之所以不吝笔墨讲述这个故事,是 因为我看到《歌云梦雨》这幅图的瞬间, 想到了八个字:红颜枯骨,象罔玄珠。画 中主体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她执花轻嗅,寂然欢喜,貌似主题是鲜花美人,但是美 人的椎骨却全然外显,更兼腿骨、肩胛骨 都裸露在外,有一枝花甚至攀缘在脊椎骨 上。如花娇艳的美人,瑰丽奇幻的花朵, 与森森白骨并列,让人悚然一惊,红颜枯 骨的意象跃然纸上。整个背景的颜色,用 了诱惑十足的粉色,而粉色象征着温柔、 可爱、甜美、娇柔、纯真、美好,充满了 梦幻般的诗意与浪漫,此时却如同一个 温柔的陷阱。

那森森白骨又时时提醒着观 者,不要陷进去,温柔乡亦是英雄冢。由 此我想起法国Christian Dior公司出品的 毒药(Poison)香水,毒药香水充满着诱 惑与迷人的气息,一种叫人无法不为之心 动,无法不为之吸引的浓郁芬芳,带着十 足的蛊惑与性感妩媚,蕴含着各种层面的 微妙欲望,如同少女、鲜花、情欲、诱 惑、陷阱、白骨、虚无…… 其实这幅画很难解释,因为它是意 识流,那些来自外界或艺术家个体内部 的无意识的信息、情感、欲望以连续运动 的方式进、出意识,始终在“流动”,完 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既具超时间 性,又具超空间性,是一种不受客观现实 制约的纯主观的产物。

画面中的花朵有荣 有枯,体现出花的生命过程,有含苞待放 的,有绚烂绽放的,有花瓣凋零只剩几片 的,而那些凋零的花朵中,又幻化出少女 的粉面桃腮或妖娆的体态,甚至有公孙大 娘凌空舞剑器。画面中的题字也颇为意识 流:“古墨含嫩新,犟腕追花神”“花残 犹为忠魂舞”“公孙大娘舞剑器”“残花 枝头抱香死”,这些内容之间几乎没什么 联系,非常自由,非常率性,想到哪题到 哪,切实以画面的形式诠释了意识流。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DuZhangYouXianLaoShiGeYunMengYu.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