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古玺文字印化方法初探

书画艺术网书画史论2025-10-14 12:54840
古玺文字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印章文字,上承春秋金文,下启秦汉篆隶,繁化与简化交织,异 体与变体并行,是篆刻发轫阶段形成的书法形式,文字形体演变的重要体现,承载着丰富的文化 内涵。留存至今的古玺数以千计,作为印章艺术的重要分支,以其雄奇、古朴、写意的风格,成 为了研究古代社会、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探索古玺文字印化方法,体味印文布局灵活多变的 章法,描绘方...

广告 各位艺友,有需要包装推广发软文的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艺术网创办21周年值得信赖点击❉❉☛ 在线办理

古玺文字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印章文字,上承春秋金文,下启秦汉篆隶,繁化与简化交织,异 体与变体并行,是篆刻发轫阶段形成的书法形式,文字形体演变的重要体现,承载着丰富的文化 内涵。留存至今的古玺数以千计,作为印章艺术的重要分支,以其雄奇、古朴、写意的风格,成 为了研究古代社会、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探索古玺文字印化方法,体味印文布局灵活多变的 章法,描绘方寸之间的灵心妙悟,揭示上古人类最原始的审美追求,可以为丰富当代篆刻创作、 拓展当代篆刻艺术提供重要参考。 

 一、古玺文字印化的内涵 

 “印化”一词,最早由李刚田在 1985 年前后提出。他认为把文字语言转化为篆刻语言就是 一个“印化”的过程。古玺文字形态欹侧错落,线条有粗有细,笔画有长有短,而且不同地域的 古玺文字也有不同的风格,齐系古玺古朴粗犷,燕系官玺坚挺有力,三晋系玺印端庄整饬,楚系 官玺混成古朴,秦玺文字方折中见圆转,富有笔意,把这些元素印化到篆刻中,更能增加印章的 动感和艺术感染力,丰富篆刻艺术的特殊形式美,使其外呈打动视觉的艺术效果,内蕴冶化情志 的感染力,更好地产生古意和印味。如朱复戡创作的古玺“鄞朱方鉨”(图 1),把“鉨”字放大, “朱”和“方”字收缩,“鄞”字左右分开,左部和“鉨”字粘连,大胆留红,线条既充满金石 气——遒劲、饱满,也体现出古拙之气。沙孟海曾评价:“当今书刻,尤以治古玺者,应推老兄 第一。”

古玺文字印化方法初探 当代篆刻 印章艺术 古玺 第1张

二、古玺文字印化的基本方法 

 古玺文字由于文字本身的多样性和可塑性,保证了古玺内在结构和空间品性的独特性和丰富 性。古玺文字印化的过程其实也是对印理探究的过程。古玺特有的高古、空灵、旷达和奇秘的特 征,需要虔诚并锲而不舍地吸收、消化,从而产生裂变。来楚生创作的印章以古玺的章法去布局 小篆印文,或将古玺的大篆糅合于一体,形成一种别致而新奇的风格。齐白石在章法上也取法古 玺,竭尽变化。1985 年孙慰祖在《篆刻构图形式与审美》一文中提出“离合移位”“似欹反正” “错综参差”“因文择形”等印化举例;1986 年汤馀惠先生通过对战国文字形体研究,认为古玺 文字印化应采用挪移、穿插偏旁,或包含、连接笔画等手法的构形方式,对于古玺写意印风格篆 刻创作,具有相当的启发意义。 2013 年,王祖龙《楚玺印风及其印学价值》把楚玺的写意章法形式归纳为六类:其一是均衡 整齐式,其二是错落有致式,其三是萧散疏朗式,其四是紧结密实式,其五是伸缩挪让式,其六是穿插交错式;2016 年,《熊伯齐谈篆刻》则对古玺的布局作了细致的划分:错落法、相对错落、 平行错落、横平行错落、单列错落、一字为主法、一字孤立法、满角虚中法、重降轻升法、递斜 法、外散内凝法、平正法、加界法、圆形玺的布局、长形玺布局,所选古玺案例没有局限于“五 系”当中的某一系,每一“法”都根据特定古玺的印文布局而来。在这些论述的基础上,重点从 线形、边框、字法、章法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1.线形的“印化”:线形是组成印面的重要元素,线条的粗细、正斜、伸缩、曲直、虚实、锐 钝、远近等要素直接制造印面冲突,合理化解冲突才可能达到印面的和谐统一。如当代篆刻家王 丹的作品“知者智自知者明”(图 2),线条质感丰富,方圆相济,既有金石意味,又古韵绵柔。 用竖线界格线条分割空间,似断非断,虚实相生。左部空间线条宽厚结实、雄浑大气,右部空间 线条上下呼应,疏密得当,不仅增强了作品的形式美,也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和意境,非常耐人寻 味。朱复戡则在篆刻中大胆创新使用“肥脚”“梯形”“中鼓”等线条形式,除了使印面具有装饰 性、让文字更好地适应印章的形状以外,还具有视觉冲击效果。

古玺文字印化方法初探 当代篆刻 印章艺术 古玺 第2张

图2王丹刻“知者智自知者明”

2.边框的“印化”:由于先秦时期的文字结构多变,边框的“印化”,可以有效地约束文字, 也可以与印文形成强烈的粗细对比,给人带来审美愉悦。如楚玺“渔鉨”(图 3),四条边讲究粗 细变化,上边右半部分粗狂有力,与上边左部分大块留红相呼应,下边则似断非断,与其上“鉨” 字“金”旁底部相衔接,造型巧妙,使得印面在视觉上更加平衡、和谐。边框的“印化”还有一 个重要因素就是界格的运用,界格进一步细分印面空间,使得点、线、面、块既得到约束又相互 映衬,增强印章的视觉对比效果和秩序感。

古玺文字印化方法初探 当代篆刻 印章艺术 古玺 第3张

图3楚玺“渔鉨”

3.字法的“印化”:古玺字法的基础就是要保持取法的准确,需要遵循地域优先、载体优先、 字源优先的原则,但不管字法如何取,整体和谐统一都是必须高度关注的,需要与古玺的精神面 貌相契合。如大康的篆刻作品“人间正道是沧桑”(图 4),取法金文以及甲骨文,通过对文字印 化,融入古玺的韵味和神韵,使得笔画充满力量感,展现出雄浑高古的艺术风格。

古玺文字印化方法初探 当代篆刻 印章艺术 古玺 第4张

图4大康刻“人间正道是沧桑”

4.章法的“印化”:古玺文字多是活泼不规整的外形,这就要求根据印面的需要来调整字的位 置布局。如战国齐系姓名玺“王倚信鉨”(图 5),布局打破传统四字印章法。“倚”字把“亻”移 到下边,把“大”移置上方,变为上下结构,与左右结构的“鉨”字刚好错开。“王”和“信” 字则较小,因为笔画少,“王”还在两横下面加了一个圆点,与“信”字右边的圆点形成呼应, 避免空间分割过于单调。从印面整体看,“鉨”字左重右轻,偏旁“金”字四点也有所变化,疏 密有致,方圆结合,堪称玺印中的精品。

古玺文字印化方法初探 当代篆刻 印章艺术 古玺 第5张

图5战国齐系姓名玺“王倚信

三、古玺文字印化过程中应把握的关系 

 古玺文字印化过程中包含许多对立矛盾和因素,处理好这些矛盾和因素才能使篆刻作品更加 生动、和谐、富有节奏感,从而增强其艺术价值。 

 一是把握虚和实。虚实一般指印文的笔画和笔画间的间隙,朱文印中朱者为实,白者为虚, 白文印中,白者为实,朱者为虚。虚实相互依存,共同构成篆刻作品的章法和美感。要把握好虚 实,了解文字笔画结构特点是前提,合理安排文字的位置、大小、疏密是基础,灵活运用技法是 重点,通过巧妙的虚实处理,使篆刻作品在平面上呈现出立体的空间感,在视觉上形成节奏感, 呈现个人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二是把握破和立。“印化”过程中的“破”实际上就是要制造矛盾,打破呆板布局,“立”就 是要化解矛盾,化板为活,综合运用字的大小相参、笔画的方圆相合、刀法的轻重相济、线条的 疏密相衬和欹正相生,丰富章法的变化,使画面产生抵牾抗衡之态,让篆刻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富有艺术感染力。 

 三是把握块和面。在篆刻艺术中,块通常指的是笔画密集、实体感强的部分,从狭义的角度 理解,线与线相交形成块,点的放大也可以形成块,一般呈现正三角、倒三角、梯形、方形以及 圆形等形状。面则是由块与块之间的空白、间隙等虚部所形成的整体视觉效果,多个块面在这一 方印中遥相呼应,往往更容易形成视觉焦点和冲击力,使作品更加富有层次性。

四是把握同和异。印化过程中的“同”就是要在布局时统一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的风格 相同,字体的取法相同,印文的笔势趋同。“异”就是要把在布局时所遇到的相同问题做不同的 处理,避免机械的重复,使印面整体呈现变化。要根据字的结势、笔法的走势来安排长短变化, 巧妙处理笔画方圆关系,通过轻重对比来增强作品的节奏感和视觉效果,使篆刻作品在整体上更 加协调、自然。 

 五是把握增与损、残与破、挪与移、镶与合等关系。增损之法大多用在排布整齐的印文中, 增就是将一些笔画延伸或盘曲,把不必要存在的空白填实,增强布局的严实感,损就是减去过繁 字体的笔画,增强整体布局的质朴感。残破在古印中出现,皆为长年风化蚀烂所致,合理运用残 与破,既可增强印章的古意,也可平衡布局的虚实和重心。

对白文印,残破一般用在笔画稠密处, 对横画或直画过多处作适当的并笔,使朱白之间产生活泼之感。在紧靠印边处,遇有与印边平行 的长笔画,可将印边破残,使其通气。还有在近边处若过于空旷,也可用少量大小不同的残点进 行破残,以平衡整体的虚实。挪让主要是通过伸缩印文的所占范围或移动印文的位置,平衡印面 的虚实或重心,移位主要是移动印文部首原定的位置,减少其横向或竖向的复杂之势,使印文形 体阔狭相互适应,产生舒适感。镶与合必须符合传统,镶成一体的两个字应是一个词,排在上面 的字一般将下面的半包围或全包围。

合联在一起的两个字,也应是一个词,一般结构或均简单, 或一简一繁,可以上下两字笔画相连,或两字并排一起;也可上下两字借用同一笔画或同一结构, 目的是有利于虚实调节,增加印文布排的灵动。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GuWenZiYinHuaFangFaChuTan.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