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古雅多情张季直

书画艺术网书画广角2025-03-07 10:356080
在清代的状元中,张謇(字季直,号啬庵)算是很有名 的一个,这主要得力于他成名后的事业做得很大,一生创办 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在教育和实业领域,拿下了中 国好多个第一,于是青史留名也就不在话下了。 曾读过一篇文章很有趣,文章中先列了两组人名,前一组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棠、王云锦、刘子壮、 陈沆、刘福姚、刘春霖;后一组则是李...

在清代的状元中,张謇(字季直,号啬庵)算是很有名 的一个,这主要得力于他成名后的事业做得很大,一生创办 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在教育和实业领域,拿下了中 国好多个第一,于是青史留名也就不在话下了。 

曾读过一篇文章很有趣,文章中先列了两组人名,前一组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棠、王云锦、刘子壮、 陈沆、刘福姚、刘春霖;后一组则是李渔、洪昇、顾炎武、 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等。读 者大多对前一组的人名闻所未闻,更遑论熟悉了;而后一组 则个个都是如雷贯耳、成就卓著的历史名人。

古雅多情张季直 张謇书法 张謇 南通博物苑 第1张

张謇 行书 因树斋匾跋 52.1cm×82.7 南通博物苑藏

进而作者解释说,前一组人物都是清代 科考中拔得头筹的状元巨 子,当年可是举国仰望、 显赫一时之人物;而后者 则全是落第秀才,科举场 上的失意者。然而历史弄 人,百年之后人们记住的 却偏偏是这批考场“失 意”的真英雄,而曾经红 得发紫的状元们则由于再 也无所创建逐渐淡出了人 们的视野。可见,状元中 真正有成就身后又出大名 的还真不多,而张謇倒算 是一个“例外”。

古雅多情张季直 张謇书法 张謇 南通博物苑 第2张

张謇 行书 29cm×87cm 南通博物苑藏

不过张 謇的科考之路,也并非一 帆风顺。其中也是历经坎 坷,屡考屡败,屡败屡 考。关键的一次转折是在 他33岁(1885年)时,赴 顺天府乡试(俗称“北 闱”)考了个第二,但却 是南人列北榜名次最先 者,俗称“南元”。他 声名渐著,深得翁同龢、 潘祖荫等人的嘉许。

古雅多情张季直 张謇书法 张謇 南通博物苑 第3张

张謇 行书对联 131.5cm×32.6cm×2 南通博物苑藏

自此 后,翁、潘对张謇就萌生 提携之意,以致在后来的 几次会试中,均因拔擢心 切,把他人卷子误认为张 謇而取中会元,白忙活了 几场。如此这般又过了将 近十年,直至1894年慈禧 太后60寿辰设恩科会试, 张謇奉父命再次进京参加 礼部恩科会试,这次终于 时来运转,恰巧收卷官黄 思永与他相识而力助,并 将张的试卷直接交给了阅 卷官翁同龢。这回翁同龢 不至于再出错了,还说服 了其他几位阅卷大臣,将 翁同龢的卷子定为第一, 并向皇上竭力举荐,终于 将张送上了一甲一名的状 元宝座,循例授六品翰林 院修撰。 

古雅多情张季直 张謇书法 张謇 南通博物苑 第4张

张謇 行书四条屏之三、之四 125cm×22cm×2 南通博物苑藏

张謇中状元后,南 通人扬眉吐气,引以为 豪,并将城内的魁星楼,改称为“果然亭”。好在 张謇有自知之明,认为中 状元纯属偶然,亭名“果 然”,未免贪天之功,故 在重修该亭时,张謇便将 亭名改为“适然亭”,并 书一联:“世间科第与风 汉,槛外云山是故人。” 偏爱有时真的是不 需要理由的。翁同龢不仅 喜欢张謇的文章,对其书 法也一样大加赞赏,他在 张謇试卷上的评语是: “文气甚古,字亦雅,非 常手也。”这“古雅”二 字,实乃书艺之至高褒奖 也。在我看来,过去的士 子如能在会试和殿试上胜 出,那他的字就不可能差 到哪里。

古雅多情张季直 张謇书法 张謇 南通博物苑 第5张

张謇 行书四条屏之一、之二 125cm×22cm×2 南通博物苑藏

所以说状元书 法,很难有好坏之区分, 如欲判出高下,则往往唯 以雅俗衡之罢了。张謇的 书法,擅真行隶诸体,楷 书始学诸河南、欧氏父子 和颜平原数家,隶书则得 之《礼器碑》《石门颂》 等,旁涉诸家名碑。他一 生临池不辍,我们在他的 日记中时能看到“读书, 写字”“临××碑”“日 课××”等记载,至老未 歇。可见他的书法,功力 深厚,法度谨严。

我20年 前刚接触张謇法书时,就 觉得他那一手“翰林字” 异常的古朴,沉稳大气, 方正饱满。但随着阅历的 增长,所见日多,又渐渐 对张字感到不够满意了。 我们都知道,张謇书法得 颜字最多,然而,有清一 代,学颜书者高手如林, 卓然成家者如刘石庵、钱 南园、何子贞,还有梁同 书、张廷济、翁同龢、谭 氏兄弟等,均是将颜体书 法演绎到极致的好手。

当 然,张謇也非等闲,但私 以为比起翁同龢的儒雅和谭延闿的洒脱来,似乎还 是要略逊一筹。翁同龢对 张謇有知遇之恩,也许是 受恩师的影响吧,中年后 的张謇为了摆脱“台阁” 书风的影响,不断读帖临 碑,汲取各家之菁华。颜 书是其立身之本,诸如 《臧怀恪碑》的劲挺、 《郭家庙碑》的疏朗、 《麻姑仙坛记》的朴拙、 《自书告身帖》的端秀, 均一一吸纳,行书以颜真 卿《争坐位帖》为宗,参 以东坡、山谷笔意,遂形 成他自己的沉稳深秀、圆 润丰满、外柔内刚以及淋 漓生气的书风。除写字 外,张謇对书外功夫尤为 注重,他喜藏古碑旧拓, 所作题跋笔记也时有独创 新见。

他曾说:“今人于 隶多推邓完白,予谓何子 贞实驾而上之,一则将 气,一则士气,何读书 多,邓读书少也。”从中 也可看出,状元于书艺之 外的审美取向。 张謇晚年虽致力于 实业与教育,但爱好颇 多,除书法外,金石书画 收藏、自然山水、戏曲等 皆有所爱。据说张謇尤喜 观赏梅兰芳演戏,是梅郎 的“铁杆粉丝”,每观一 剧,必有一诗。

如“老夫 青眼横南北,可忆佳人只 姓梅”一句,写得颇有趣 味,也可看出张謇多情的 一面。我忽然想起张謇作 书落款时,总将“謇”字 草写得像“宝宝”二字, 所以人又称他是“张宝 宝”。看来,自古宝宝尚 多情,也是理之必然。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GuYaDuoQingZhangJiZhi.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